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小虎)近日下午,在深圳福田街道職康中心,殘聯人士洪智杰邊自我介紹,邊舉了舉手里的手工材料,“用這個扭扭棒可以做小狗、小鳥、太陽花、簕杜鵑等小飾品。”通過職康開設的特色手工培訓課學了一年多后,洪智杰從去年3月份開始,憑著熟練的手工技藝,受邀在深圳市殘聯、福田區殘聯、孖嶺社區、皇崗社區等單位和一些愛心企業擔任手工制作講師。他的殘友兼搭檔黃東紅,也是從職康手工培訓項目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他們在市、區殘聯和街道職康的助力下,通過當培訓講師,做手工藝品義賣,實現了輔助性就業,基本做到了自食其力。
殘友變身手工能人、培訓講師,收獲自信
洪智杰是一名肢體三級殘疾人,曾有16年的互聯網UI設計師工作經驗。跟福田街道職康結緣后,他發現自己熱愛做手工。
2023年3月,他先是通過職康開設的特色手工培訓課學了一年多,然后再將掌握的技能傳授給身邊的殘友,帶著殘友們一起邊學習邊做各類手工藝品。當上手工培訓講師后,又和殘友黃東紅搭檔一起下社區、企業講手工課。
“一個月有幾次課,不上課的時候,我就在職康做手工,或是去社區市集做義賣。”洪智杰說講一堂課能拿到兩三百元的勞務費,一年多來的收入有近一萬元,“我以前很內向,害怕社交,通過做手工、教手工,交到了不少朋友,自信了不少。”
黃東紅也是通過參加手工培訓成為手工能人的,除了扭扭棒,她還會做絲網花、鉤針,尤其擅長做串珠。因為下社區多是給老年人和小孩上課,洪智杰在臺上講授手工制作步驟時,她就在臺下當助教,手把手地示范。
“最開心是下社區看到老人能完成手工,然后和他們一起照相。”黃東紅說,經過多年來在職康的康復訓練,特別是學做手工后,精神狀態好轉了很多,“遇到的殘友都很善良,很照顧我,認識結交了很多殘友”。
殘聯、職康鏈接展銷活動、牽線愛心企業,助力殘友
雖然每月的收入不固定,但洪智杰很知足。“我今年43歲了,到這個年紀很難再找從事互聯網的工作,而且我髖關節受限,上班出行也不方便。”他說相比于在公司上班,在職康要自由開心很多,做手工都是隨自己心意,最開心就是做的手工賣出去,還能幫助到更多喜歡手工的人。
在多功能職業康復訓練室記者看到,不僅工作臺上擺放了很多殘友們的手工作品,展示臺上也擺滿了可供掃碼售賣的各類手工藝品——扭扭棒小狗19元一個,單支柿子編織花18元一支。他們介紹像向日葵小盆栽制作相對比較簡單,20分鐘左右可完成,大木繡球花束復雜點,需要近一周時間。
“這些都是殘友們的小部分作品,還有很多都售賣出去了。”負責照料殘友的社工賴怡暉介紹,目前福田街道職康中心在冊殘友有31名,每周都會來中心做康復、做手工的有十幾位。他們的手工作品除了在社區市集上擺攤義賣,市、區殘聯還會鏈接一些展銷活動,比如迎春花市、助殘日展銷攤位進行售賣,目前還有意向與愛心企業的線上商城進行合作。
福田區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中心的社工麥東英介紹,不單是福田街道職康會接愛心企業的團單,全區10個街道的職康都接團單,“比如大家保險深圳分公司今年直接向我們殘友訂購了一萬元的帆布袋訂單,從去年啟動特色手工項目開始,近一年來團單占比7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