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遼寧一個叫普蘭店的地方發生了一件怪事。
那天早上,當地一大爺早起晨練,可他剛出家門就發現沿街馬路上爬滿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螃蟹。
看個頭,有點像河蟹,可是一般河蟹上岸不應該是雨過天晴的時候,彼時當地一直是晴天,怎么會有這么多螃蟹上岸游蕩?
之后,大爺也顧不得晨練,趕緊把老伴喊出來一起撿螃蟹了。大爺說,這種螃蟹個頭雖然不大,沒什么肉,但是油炸起來巨香。
很快,老兩口在街頭撿螃蟹的舉動引起了附近其他居民的注意,大家也都提著桶拿著塑料袋加入了撿螃蟹的行列中去了。
突然,人群中一個大媽隨口問了一句,“該不會是要發地震了吧?不然怎么這么多螃蟹?”
一石激起千層浪,地震屬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誰也不希望發生,但很快,就有人反駁說,專家是說過發地震、海嘯前,會有青蛙、老鼠等動物大體量遷徙,可沒提到螃蟹啊!
可能是大家從沒見過這么多螃蟹,也可能是這些螃蟹太誘人了,人們嘴上雖然討論著地震的事情,手頭卻忙不迭地撿著螃蟹,畢竟這是白撿的便宜,傻子才不要呢!
這邊的居民撿螃蟹是撿開心了,但村子里一個叫徐剛的男子可遭了殃……
那天并非所有人都上街撿螃蟹了,徐剛一家便是沒有參與撿螃蟹的住戶之一。
徐剛不是不想撿螃蟹,是因為他和妻子根本不知道這事兒。
頭天晚上,徐剛和幾個朋友在家里打麻將,一直打到下半夜才散場,過程中,他妻子端茶倒水、煮夜宵,幾乎也是陪著熬了大半宿,所以兩口子第二天多睡了會兒。
徐剛是村里的養殖大戶,那幾年一直養著一種很名貴的古蓮花,據說這種古蓮花還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發現的。
當時一支科考隊在普蘭店意外發現了一些古蓮子,經生物化學分析發現,這些黑黢黢的蓮子竟是一千多年前的產物,可以說是個“古董”了。
按理說,這么長年份的種子應該早就沒有生命力,也不可能生根發芽了,但事后有專家試著培育這種古蓮子時,竟成功發芽長葉,之后還開出了艷麗無比蓮花。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蓮花與普通蓮花不一樣,它的花瓣不多不少,有12瓣,并且顏色是那種罕見的紅紫色,屬于稀缺物種。
后來郭沫若同志知道這事后還專門為這種蓮花作了詩,以吟詠它的美麗。
再后來,國家又拿出其中一部分種子分給了當地一些養殖大戶,讓這種蓮花得以生長傳播下去。
在此之前,徐剛是專門養魚的,后來考慮到養殖生態循環以及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徐剛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從朋友那要到了一些古蓮子,之后便在自己的魚塘內養殖這種古蓮花。
蓮花盛開季節,隔著大老遠就能看見徐剛家的魚塘,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本來只是過去觀賞蓮花的,結果發現徐剛養的魚也不錯,就順帶買了些魚。
可以說,有了這些古蓮花之后,徐剛家的魚一直都很暢銷。
那么說了這么多,大街上人們爭相撿拾的那些螃蟹跟徐剛又有什么關系呢?
因為,那些螃蟹就是徐剛魚塘里養的!
原來,前幾年的時候,上徐剛家來買魚的客戶中經常有人建議徐剛養點螃蟹,說總吃魚容易膩,反正是做養殖的,養什么不是養。
一開始,徐剛不以為意,后來說的人多了,他就硬著頭皮養了一些,只不過徐剛比較低調,螃蟹是他在魚塘里偷偷混著養的。
也因此,村里人基本都知道徐剛家養了螃蟹這事,所以那天看著滿大街的螃蟹,那些人自然也不會聯想到徐剛。
可徐剛一家不知情啊,直到那天下午有個鄰居上徐剛家串門,徐剛這才發覺了事情的不對勁。
當時那個鄰居是聊天時無意間提到的,說早上去街上撿到了好多螃蟹,味道很好什么的。
一開始,徐剛沒在意,可過了一會兒,有人過來買魚,徐剛上魚塘邊撈魚時就發現了不對勁……
以往,只要徐剛往魚塘邊上一站,岸邊水草豐茂的地方總會有魚受驚后翻騰,可那天,這種現象并沒有發生。
等徐剛伸出網兜在魚塘里撈了好半天卻一條魚都沒撈著,更讓徐剛感到詫異的是,魚沒撈著也就算了,關鍵每一網兜上來,里面一個螃蟹都沒有!
這時,徐剛立馬想到了那個鄰居的話,一種不好的預感瞬間襲上心頭:難道村里人早上撿到的那些螃蟹是他家魚塘里跑出去的?
看到這一幕,旁邊的客戶也是忍不住和徐剛開起了玩笑,“怎么,難道你魚塘里的魚都躲起來睡大覺了?”
徐剛當然知道這是玩笑話,也沒理會,但是他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村民們撿到的那些螃蟹真是自家魚塘里的?可是魚塘里的魚又去哪兒了呢?
徐剛不服氣,又沿著魚塘撈了好一會兒,仍舊是一條魚一只螃蟹都沒撈起來。
仔細檢查了一下魚塘的兩個進排水口,發現并無異樣,難道是魚塘底部有什么漏洞或者魚塘里的魚都死了?
這時,旁邊那個客戶也看出了端倪,魚塘里好像真的沒魚。
“奇怪,魚都去哪了呢?活要見魚死要見尸,可是縱觀這魚塘的各個角落都沒有發現有死魚啊!”徐剛小聲嘀咕了一句。
“不會是趁著黑夜,有人將你魚塘里的魚都偷走了吧?”客服提醒了一句。
徐剛則一擺手表示不可能,魚塘就在自家屋后,雖然沒有裝監控,但是從屋子里通過窗戶直接就可以看到魚塘的全貌。要是晚上有人偷魚,多少都會有點動靜和亮光,可徐剛一家并沒有發現什么異樣。
送走客戶后,徐剛妻子見他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便問他發生了什么事,怎么客戶空著手走了。
徐剛一邊嘆著氣一邊將魚塘里撈不到魚蟹的事告訴了妻子,妻子聽后也覺得不可思議,他懷疑是不是魚塘里的水質受到了污染,以致于魚蟹都死了。
徐剛倒也聽勸,第二天一早就將魚塘水樣送到了專門的檢測機構,但是結果顯示,徐剛家魚塘的水質一點問題都沒有。
“那就奇了怪了,既然水質沒問題,那魚都去哪了?螃蟹為何集體出逃呢?難道魚跟螃蟹一樣自己逃走了?”
那兩天,徐剛幾乎茶飯不思,在魚塘岸埂邊一坐就是大半天,看著滿塘的古蓮花,徐剛卻沒有心情欣賞。
他實在想不明白,那些魚又沒長腳,它能去哪呢,螃蟹又為何會逃走?
徐剛妻子見丈夫這個樣子,也是焦急的很,魚塘里的魚蟹不見了,她固然難受,但她更擔心丈夫的身體。
那天中午,徐剛依舊在魚塘邊踱步,他妻子則是給他做了幾道可口的菜,飯熟后,她便去魚塘喚丈夫回家吃飯。
然而,當徐剛妻子來到魚塘岸邊時,也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彼時,徐剛家魚塘岸邊依稀栽了幾棵柳樹,原本這些柳樹都是筆直生長的,但那天徐剛妻子來到魚塘邊叫丈夫回家吃飯時,卻發現其中一棵柳樹竟然是歪斜的。
“好端端的,也沒刮大風,樹怎么歪了呢?”徐剛妻子帶著疑惑,將這事告訴了徐剛。
由于徐剛心里一直想著魚的事情,他并沒有注意岸邊柳樹的情況,被妻子這么一說,他立馬過去查看,果然發現柳樹歪了許多。
“好家伙,原來是柳樹底下被打了洞,你快看!”徐剛正愣神,妻子又有了新的發現。
順著妻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徐剛也發現了柳樹底下那些拳頭大小的洞,像是什么動物挖的。
徐剛又查看了一下其他幾棵樹,幾乎每棵樹周圍都有一兩個這樣的坑洞,柳樹歪斜的原因找到了。
那么這些洞是什么東西打的呢?這與魚塘里的魚莫名消失有關聯嗎?
疑問越來越多,徐剛心亂如麻。
盡管如此,飯總是要吃的,妻子便招呼徐剛先回去吃飯,回頭再研究魚塘的事。
可就在這時,徐剛看到魚塘水面上隱約漂浮著一些綠色碎末,仔細一看發現那是古蓮花的根莖!
看到這一幕,徐剛的血壓一下子上來了,先是魚塘里的魚和蟹不見了,現在連里面的古蓮花都遭了殃,徐剛氣得不行。
就在這時,一鄰居路過,見徐剛夫妻倆愁眉苦臉的樣子,那人便問徐剛發生了什么事。
徐剛倒也沒隱瞞,便將這幾日來的幾件蹊蹺事都說了出來,誰知鄰居聽后猛地一拍大腿:
“你這塘子里不會進了水猴子吧?我們隔壁村有個養魚的之前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年前明明放了幾千尾魚苗,到第二年打魚時所剩無幾,最后把水抽干才發現里面有水猴子……”
所謂的“水猴子”就是水獺,專吃魚苗,別說魚塘了,就是水庫里有這東西,要不了多久,里面的魚就會被這東西吃個精光。
聽鄰居這么一說,徐剛不禁脊背發寒,如果真是水猴子作祟,那必須要將其揪出來,否則就別想好好養殖了。
之后,徐剛也顧不得吃午飯,當即就把家里的抽水泵拖了過來,他準備將塘水抽干,活捉水猴子!
大概抽了4個多小時,魚塘里的水終于見底了,徐剛也死心了,因為里面果真沒有魚和螃蟹,但是也沒見到什么水猴子。
徐剛打算再多抽一會兒,然后直接下塘一探究竟。
這時,旁邊也多了許多看熱鬧的村民,他們也都想看看這水底下究竟有何方神圣,讓徐剛夫妻蒙受如此委屈。
“快看,那是什么?滑不溜秋的……”
突然,圍觀人群中有個人指著塘底淤泥大喊,徐剛一看,卻愣住了,只見淤泥里有七八只像貓又有點像松鼠之類的動物在到處穿梭,靈活極了。
徐剛趕緊拿起網兜,準備下去將那東西捕撈上來,可他前腳剛下到淤泥里,那野物速度極快,竟不約而同向另一個方向的岸邊跑去,眨眼的功夫就全鉆進了岸邊那些拳頭大小的孔洞里去了。
徐剛定睛一看,那些孔洞和之前在岸邊柳樹底下發現的那些洞一般大小,只不過魚塘岸邊的洞之前有水淹沒看不到,現在水全部抽干了,這些洞也都顯露了出來。
徐剛立馬反應了過來,魚塘底部靠近岸邊的那些洞穴很有可能和柳樹下面那些洞穴是相通的。
換句話說,只要堵住魚塘底部的那些洞,然后順著柳樹底下的那些洞挖掘,就一定能揪出這“幕后黑手”!
事不宜遲,徐剛趕緊招呼妻子和其他幾個村民一起幫著守住岸上的那些洞穴,他自己則拿尼龍袋將魚塘岸邊的那些洞穴悉數堵住了。
做完這些,徐剛便招呼鄰居們一起幫著挖掘岸邊的那些洞穴。
這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當幾人掀開岸邊幾塊磚石后,一些密密麻麻的洞穴網赫然呈現在眾人眼前,有的有拳頭大,有的幾個洞穴距離太近,都出現了明顯的塌方跡象。
很快,徐剛率先捉住了一只像老鼠的動物,只不過它的個頭比老鼠大了許多,長長的尾巴,棕黃色的毛,頭有點像蝙蝠的頭。
“這是什么?”徐剛疑惑地看著眾人,不料,在場竟沒有一人能說出這種動物的名字。
無奈,徐剛只好帶著這種動物找到了當地的動物專家,專家只看了一眼就說揭開了這種動物的身份。
專家表示,在徐剛家魚塘底部及柳樹下到處打洞的這種動物名叫麝田鼠,又叫水田鼠、青根貂,體長30-50公分,體重能長到五六公斤。
罪魁禍首終于找到了,徐剛詢問專家有什么方法消滅麝田鼠,專家表示麝田鼠是一種比較名貴的經濟動物,可以因地制宜,嘗試著人工養殖,其經濟價值不比魚蟹差。
之后,徐剛聽從了專家的建議,先是買了幾只地籠,安放在魚塘和柳樹下,逮捕到一定數量的麝田鼠后,他又單獨找了一個小點的池塘將這些麝田鼠養了起來。
一年后,徐剛靠著這些麝田鼠不斷繁殖,規模竟達到了近千只,有記者知道此事后對此事進行了采訪報道,后來有人找到徐剛,愿意收購他的這些麝田鼠。
徐剛也是靠著這些麝田鼠輕而易舉彌補了先前魚蟹和古蓮花的損失,甚至還賺了更多。
不得不說,徐剛也是因禍得福,因麝田鼠損失了魚蟹和古蓮花,卻意外遇到了新的致富機會,也算是可喜可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