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楊依明 孫宏陽 本報記者 王志強
炎炎夏日,位于通河縣濃河鎮四屯林場的涌泉冷水魚養殖基地內,養魚池的水溫保持在零上十三四攝氏度。在這些梯田般錯落連貫的養魚池中,暗黑色的冷水魚正歡快地游弋著。這個藏在小興安嶺余脈的冷水魚繁育基地正孕育著“小而美”生態漁業的發展樣板。
養魚池。
冷水漁業是我省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省深挖冷水漁業發展優勢潛力,大力發展科技漁業、綠色漁業、質量漁業、品牌漁業。通河縣遵循“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理念,踐行“大食物觀”,以漁養水,以水養魚,實現環境優美、產品優質、資源共用、三產融合、優勢互補。
讓冷水魚歡樂度盛夏
孫修騰是養殖基地負責人孫榮志的兒子,他每日三餐都會精心調配幾大桶不同大小的鮮魚餌,投喂各個魚池。這是他每天協助父親進行養魚工作的日常內容。隨著第一鏟魚餌撒入池塘,黑壓壓的魚群頓時聚攏到一起,翻騰著爭搶新鮮的食物?!皞€體大一些的就給它們喂新鮮小魚,小一點兒的就撒一些顆粒飼料。”孫榮志告訴記者,這是魚兒們每天最歡快的時刻,隔三岔五他還會給塘里的魚群開個“小灶”,喂點鮮活的小魚,以此增加冷水魚生猛的食性。
“山林中有許多泉眼,四季流淌,泉水匯聚成了山下這條河。”孫榮志指著遠處綿延的小興安嶺余脈告訴記者,魚塘依山而建,魚塘之間通過管道相連,獨得地利,水資源優質絕對沒得說,只是水量相對較小,這成為了他們擴大養殖規模的一個“瓶頸”。
2013年,養殖基地剛建成時,面積只有幾十畝。到2021年,隨著池塘的合理化布置,養殖面積擴大到76.5畝,同時,在另一處還建了分場,年銷售商品魚兩三萬斤。
把種質資源抓在自己手里
“除了賣商品魚,養殖基地還賣魚苗?!睂O榮志告訴記者,魚苗受不住嚴寒,必須在室內繁育。魚苗繁育車間占地900平方米,有十幾個養殖池,管理得更精細,每年繁育魚苗50萬尾左右。孫榮志自豪地說,現在已經牢牢將“通河冷水魚”種質資源抓在了自己手里。
時間回到十幾年前,當時孫榮志看準林區水資源,將抓來的野生魚放在山澗溪流和涌泉構成的小池子里飼養?!伴_始覺得好玩,可咋養都不活,于是我就較上勁兒了?!睂O榮志說,隨后他到省水產研究所冷水魚試驗站拜師,臨走時帶回一些魚種開始摸索著干。捧著書本有空就向專家請教,失敗后再來,經過兩年的實踐,他終于成功繁殖出魚苗30多萬尾。
十余年來,孫榮志在魚卵繁育、人工催產技術以及如何提升魚類繁殖期間食欲食量等方面,思路和技術都愈發成熟。他認為,如果將小興安嶺等林地的山間溪流資源釋放出來,對養殖技術、風險控制進行科學合理配置,產能將相當可期。
經過多年的打造,如今,四屯林場涌泉冷水魚養殖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冷水魚良種場,2024年被評定為“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省級細鱗鮭魚和黑龍江茴魚良種場”,每年為國家春季放流提供魚苗20萬尾。養殖基地現有細鱗鮭魚、哲羅鮭魚、黑龍江茴魚、金鱒、虹鱒、美洲紅點鮭魚、柳根等品種,主要繁育品種包括細鱗鮭魚、哲羅鮭魚、黑龍江茴魚等,并持有野生水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闖蕩“北魚南銷”大市場
目前,自駕來撈魚的“回頭客”絡繹不絕,都要親身感受動手捕撈的樂趣。只要有客人電話預約自己動手捕撈,孫修騰都會提前準備好漁網。
山泉水養殖的冷水魚肉質細膩,口感獨特,冷水里長大的魚苗體格更壯。隨著商品魚和魚苗一路闖開市場,“通河冷水魚”聲名鵲起,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熟知。近年來,隨著黑龍江省品牌漁業戰略實施,龍江冷水魚加入“黑土優品”產品矩陣,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北魚南銷”效益與日俱增,也成為孫榮志冷水魚養殖事業發展的動力。
水產養殖被譽為“藍色糧倉”。“通河冷水魚”立足苗種繁育、育苗馴化、商品魚加工、飼料開發等前端技術高地,實現了延鏈、補鏈、強鏈,成為龍江冷水魚軍團的生力軍。
對于未來發展,孫榮志表示,龍江冷水魚是個大IP,以好水、好魚、好牌、好價、好效“五好”為標準,是監測、保護、優化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更是“綠水青山”的活標簽,“通河冷水魚”將借力發揮地理空間生態優勢,提供更優質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