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特派員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
迎戰高溫“烤”驗 科技撐起“清涼傘”
當前,我市夏玉米處于小喇叭口期、花生處于初花期,均為秋作物管理的關鍵時期。6月下旬,我市出現兩次大范圍降水,補充了土壤墑情;但進入7月后,全市持續出現37℃以上高溫天氣,對秋糧生產造成一定影響。為保障秋作物生產管理順利進行,日前,市科技特派員、市鄉村產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張偉,農藝師王娜前往虞城縣杜集鎮向陽村、林橋村等村的田間地頭,指導群眾開展秋作物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保苗健壯生長等工作,為秋糧豐產提供科技支撐。
在杜集鎮林橋村,張偉、王娜向花生種植戶林士金講解當前花生管理技術要點:“花生已進入開花期,此時的水肥管理尤其是養分供應是否充足,直接決定后期產量及整體收成。若前期底肥充足,可減少追肥,必要時采用根外追肥;若有旺長趨勢,可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旺,避免徒長導致果針下扎困難,同時需加強葉斑病、棉鈴蟲等病蟲害防治?!?/p>
隨后,科技特派員在該村農田邊的樹蔭下向群眾講解花生、玉米等秋作物管理技術。張偉指出,7月初,花生普遍進入開花期,田間管理至關重要?;ㄉ拈_花數量和位置,會直接影響后期果針入土情況,進而決定花生產量。初花期花生對水肥需求量較大,充足的水肥是其正常開花和下針的關鍵。隨著氣溫升高,花生可能面臨葉斑病、網斑病、棉鈴蟲、薊馬及各類食葉害蟲等病蟲害問題。因此,需結合天氣情況做好病蟲防控、加強水肥管理,適時補充水分;同時,花生此階段對磷、鉀等大量元素及鉬、硼等微量元素需求旺盛,需合理補充。
夏玉米是我市秋糧生產的主要作物,目前多數玉米已長出6片葉以上??萍继嘏蓡T在現場向群眾支招:對于高肥水地塊、種植密度較大、長勢較強的玉米品種,可在6-8片完全伸展葉時噴施玉米化控劑,以縮短節間距、增加氣生根,提升抗風災能力。
針對持續高溫天氣,張偉建議:“需重點防范秋糧作物高溫熱害。有條件的可在早晚時段采用小水勤灌方式調節田間小氣候,避免中午高溫時段澆水;同時可噴施磷酸二氫鉀等含磷鉀的葉面肥,加強玉米螟、蚜蟲、紅蜘蛛等高溫型蟲害防控,保障秋作物正常健壯生長,最大限度減少高溫影響?!?/p>
此次技術指導,為農戶在高溫天氣下開展秋作物田間管理提供了實用技術支持,有助于夯實秋糧豐產基礎。
記者 張凌偉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