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聊聊《當孩子的心事沉入海底》這個話題。
先說說這“沉默的潮汐”。你知道嗎,孩子那些小舉動,就像藏著大秘密。放學路上突然緊緊攥著書包帶,吃飯時筷子敲出怪節奏,這些小動靜啊,其實就是孩子心里的“海嘯”。有個叫朵朵的六歲小姑娘,下雨天把蠟筆涂成歪七扭八的樹,樹枝間還藏著三個哭唧唧的太陽。原來啊,她是看到爸媽吵架了,這畫就是她心里的“宇宙”。壓抑可不是一動不動的石頭,而是像潮水一樣,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咱得像用貝殼聽海一樣,好好聽聽孩子的心聲。
再講講“解壓的萬花筒”。在游樂場的旋轉木馬上,我看到過超神奇的解壓法。有個12歲的男孩,把積木搭成快倒的高塔,然后又笑著推倒重新來。藝術治療可不是非得畫出完美的彩虹,它就像顏料在紙上洇出亂糟糟的漩渦。在沙盤里,恐龍骨架和糖果屋都能待一塊兒。孩子用身體說話的時候,咱別忙著糾正,就當他們情緒的忠實粉絲就行。
接著是“對話的暗語”。孩子問“媽媽,為啥云朵會哭”,這可是珍貴的邀請呢!真的是,咱別著急回答,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看螞蟻搬家,讓聊天像藤蔓一樣自然地長起來。有個爸爸發現女兒折紙飛機時老咬嘴唇,就每天放學陪她比賽扔飛機。那些歪歪扭扭的飛機,最后把孩子心里的委屈都帶走啦。
然后說說“日常的錨點”。在超市貨架那兒玩“顏色找茬”,用樹葉拼秘密地圖,這些小瞬間就像心靈的救生圈。有個媽媽在餐巾紙上畫情緒溫度計,讓孩子用不同顏色標心情。當壓抑成了生活里的一部分,化解它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然。
最后是“成長的潮間帶”。真正的疏導不是把沉下去的島嶼撈起來,而是教孩子建個會漂的花園。青春期的男孩把日記本鎖在樹洞里,女孩用舞蹈跳出月亮的變化,這些自己給自己療傷的辦法比啥技巧都管用。咱要做的,就是守著孩子心里那片海,讓壓抑變成滋養生命的潮水。
所以啊,各位寶爸寶媽,多留意孩子的小世界,讓他們心里的煩惱都隨風去吧!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主要咨詢領域為兒童與青少年、工作職業、心理成長等,特別擅長兒童青少年學習與心理問題、職業發展與人際關系問題、性格分析與應用等,解決了大量的疑難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為社會提供了專業的服務。解決從幼兒、小學、中學、大學、職場青年大量疑難心理個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