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玄寧
郵箱 | wangzhaoyang@pingwest.com
表格一直在那里。
自從 1979年,丹·布里克林(Dan Bricklin)和鮑勃·弗蘭克斯頓(Bob Frankston)在蘋果當時劃時代的 Apple II 電腦上做出了第一張可以自動計算和更新的電子表格 VisiCalc 后,表格就成為了計算機用數據方式理解人類世界的基座。不過,在更多的時候,沒人這樣討論它。橫橫豎豎幾個格子,表格無處不在,它看起來太普通了。
然而計算機諸多繁榮的根基,都建立在一張張表格之上,無論它叫 Excel表、SQL數據庫 還是什么其他名字,甚至個人計算機的起點,IBM和王安電腦們,其技術創新的核心也可以認為是“表格”的創新,它就是一切結構化信息的起點與公約數。計算機和人類通過數據互動,在數十年的演進里產生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技術和產品,比如AI,而表格一直在那里。
就像對話框也一直在那里一樣。
對話框作為輸入的天然入口,同樣曾被單調地理解——你要輸入精準的關鍵詞,有時候還得碰碰運氣。但ChatGPT來了,一切變得不同。你可以隨心所欲地輸入你想要的一切,剩下的,交給大模型。
ChatGPT改變了C端產品們的邏輯,它沒有再造一個更花哨的交互界面,而是激活了一個一直在那里的、最簡潔的入口。而在B端場景,釘釘認為,扮演這個“對話框”角色的,就是表格。
就像ChatGPT帶來的交互改變足夠深刻、也足夠簡潔一樣,釘釘的AI表格,正是要為這個日益復雜的企業級市場,提供一個大模型時代的全新解法:強大,卻又回歸簡潔——讓每一張業務表格,都成為AI融入企業工作流的天然入口。
1
無招回歸后的第一個大動作
釘釘AI表格的核心在于,讓企業的結構化數據能夠被AI直接理解和使用,并主動參與到工作流中。
從外部看,這也是釘釘創始人無招(陳航)回歸后重點投入的產品。今年4月,釘釘宣布重要人事變動,創始人無招重新回歸釘釘擔任CEO。他的核心目標,顯然是帶領釘釘搶奪AI帶來的新機會,而AI表格正是其回歸后,我們能看到的釘釘戰略押注的首個產品方向。
釘釘近期通過連續的版本迭代,迅速勾勒出了AI表格的輪廓。
在上個月的一個版本中,釘釘就將AI能力以“字段”形式嵌入表格,用戶可以像添加普通字段一樣,加入圖片識別、鏈接解析、AI生文、AI生圖等能力。到了今天,更是創新性地推出了“表格即文檔”功能,讓表格的每一行都能成為一個信息豐富的文檔。這一系列更新,旨在讓AI不再是飄在空中的概念,而是能被企業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具體感知和使用的工具。
更激進的是釘釘的普惠策略。伴隨功能升級,釘釘宣布將AI表格產品功能免費,包括更豐富的字段類型乃至AI模型調用等高級能力都做了基礎用量免費的開放。這可以極大降低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使用先進AI生產力工具的門檻。
其實包括釘釘在內,在ChatGPT出現后,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嘗試把AI用在更復雜的企業生產力場景,從Copilot到Agent不一而足。這些工具極大地擴展了企業用戶利用AI最新能力的可能。
但如果說它們更多是在嘗試讓企業客戶更好地“使用”AI的新能力,那么以AI表格為核心的體系,則更多是從企業自身本就積累、且仍在源源不斷產生的業務數據出發,讓AI真正“融入”它們——成為業務流程的原生部分,而非一個外掛工具。
這背后是對一個關鍵問題的回答:在AI時代的工作方式里,究竟哪些事情該由AI主動完成?
過往許多AI產品的思路,都強調人類去“投喂”數據給AI,因此需要人類去搭建橋梁或改變習慣。過程中,AI雖然降低了門檻,但用戶依然是一種被動的“使用者”狀態。
隨著AI能力的突飛猛進,讓AI更加主動、無縫地去適配人類的工作環境,成了新的解題思路。在AI表格里,用表的人不是為了AI在改變自己的習慣,而是由AI來主動理解表格中的數據,并驅動工作流。大模型的技術在歷經各種新名詞的包裝后,它最大的能力其實沒有變化——就是對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的巨大進步。這不僅僅是更快的計算,更是理解上下文、收集和處理以前無法處理的數據、并且進一步驅動執行的全新的可能。AI表格就是想把這個本質的技術能力進步,真正融入企業最普遍的數據容器——表格之中。
1
協同之后,表格的演進方向是什么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釘釘在表格上許多具體而激進的創新做法。
表格并不是第一次被基于IM的生產力工具高度重視。過去一個階段,它更多在被挖掘“協同屬性”,讓每個表格單元成為一個更開放的框框,允許多人實時編輯。
Google Sheets是最典型的代表,它革命性地將表格搬上云端,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實時協作體驗。
而后,Airtable將表格賦予了數據庫的屬性,把表格中所有數據連接到一個復雜的網絡中,它也一度被視作最有可能顛覆Excel的產品。但無論是“數據表”,還是“多維表”,多年過去的慘烈結果是Airtable們并沒有跳出拆分Excel功能的邏輯。
表格的天花板似乎到了頂。
AI時代,表格或者說“表格”這種形態,能不能迎來新機會?
但對于釘釘這個擁有最多企業客戶,從最復雜多樣而真實的企業客戶需求里摸爬滾打長大的平臺,它對解決B端企業的核心痛點更在意:如何尋找那個AI能介入企業流程、釋放價值的最佳方式,定義AI時代的工作方式。
表格在過去幾年的另一個發展路徑,給釘釘的AI表格啟發更多一些。
Airtable等產品帶來了將在線表格轉化為輕量級應用的能力,模糊了數據管理與業務應用開發的界限,讓非技術人員也能基于表格搭建簡單的業務系統。這開始觸及企業內部生產力資源的深度挖掘。
那么,表格在AI時代的下一個方向是什么?釘釘認為,關鍵在于讓每個表格的方框都與AI深度結合,在用戶最習慣的邏輯下,讓表格本身成為AI應用的基座。也就是說,每個表格里的格子,都得是一個高效的AI計算單元,整張表格,則是一條AI驅動的“業務流水線”。
在這條流水線上,人通過表格這種最熟悉的方式與數據實時互動。
而AI Agent、workflow等能力也為表格擴展觸角,去用新的方式(如解析圖片、鏈接、文檔)為表格獲取更多維度的數據(電商賣貨數據、社交平臺流量數據、軟件系統數據庫等等),與AI進行交互。
最后,AI在這個天然適合其理解的結構化數據空間里,主動完成任務——分析、生成、通知、流轉。
1
釘釘的野心:釘釘就是AI表格,AI表格就是釘釘
為此,釘釘在最近的版本更新中密集發力:
它提供了AI字段嵌入: 上個月的7.7.0版本中,釘釘將AI能力直接“字段化”。用戶只需新增一個AI字段(如圖片識別、鏈接解析、AI生文、AI生圖等),配置一次指令,后續導入新數據時,AI就會自動執行信息提取、分類、總結、翻譯甚至生成內容等復雜任務。
例如,南昌某服裝公司運營人員,利用“AI生文”、“AI生圖”字段,幾分鐘就能為上百件商品一鍵生成適配不同平臺風格的文案和海報;在工廠,巡檢員只需拍照上傳,AI字段便能秒級識別現場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設備是否異常,并自動創建任務推送給責任人,徹底變革了傳統低效的審核流程。
它還讓AI來搞定公式與儀表盤: 用戶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如“計算每個產品的毛利率”),AI就能自動生成復雜公式。數據分析小白也能一鍵生成專業圖表和儀表盤,將表格瞬間變成“業務數據駕駛艙”。
此外,AI表格里提供自動化流程的功能: 用戶可以設定“觸發條件”(如某單元格數值低于閾值)和“執行動作”(如通知負責人、創建待-辦),剩下的交給AI。一旦數據變動,AI即刻響應,自動完成任務流轉。
比如,申通快遞就利用AI表格搭建了覆蓋近萬名員工的行政報修系統,工單提交后,AI能自動分配任務、推送消息,系統上線首月,74.6%的工單實現了“當日清零”。
似乎,一張表格就能夠完成一個Agent所能實現的效果,并且沒有對話交互的散亂,取而代之的是以這張表的內容為中心,一種更明確的協作與生產邏輯。
表格一直在那里,呈現出來的形態一直在變化,但最本質的東西依然沒變:表格能用簡潔的入口把復雜的信息“藏”在后面,把“簡潔”提供給一端的人,把數據里的豐富信息和處理邏輯提供給另一端的計算機/AI——人喜歡簡潔,AI需要結構化和可計算,表格巧妙地解決了這個矛盾。
在最新的7.8.5版本中,釘釘還提出了一個極具想象力的概念來繼續擴展表格的這一屬性:表格即文檔。
這瞄準了傳統表格長期以來的痛點:非結構化的信息(如詳細的需求描述、會議紀要、圖片素材、長篇的背景介紹)始終游離于結構化的表格之外,只能通過超鏈接關聯,造成信息割裂和查找不便。
釘釘AI表格則將兩者深度融合——表格里的每一行,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功能完整的文檔。 點開這個“文檔格子”,你可以像編輯在線文檔一樣自由輸入文字、插入圖片、視頻、鏈接,甚至進行豐富的排版。
比如,在任務管理表里,點開一行任務,其對應的文檔格里就能容納完整的需求詳情、討論過程、相關截圖,告別散落的聊天記錄和外部文檔。在達人管理表里,一行就是一位達人的“智能檔案袋”,點開即可查看其詳細簡歷、代表作品、過往合作數據。
在釘釘給出的一些案例里,企業用戶也已經在生產環節接納這個概念。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物資管理場景中,過去靠紙質表記錄,每年上百萬件耗材的發放和庫存都算不清。現在,一張AI表格就成了“智能庫存管家”,每一行代表一種物資,點開即可查看詳細信息,庫存低于閾值時AI還會自動預警。
這種設計使得整個AI表格超越了二維的行列限制,成為一個強大的、結構化與非結構化信息深度融合的業務知識庫。所有碎片化信息都能被清晰呈現、輕松檢索,“用一張表管理業務”才真正得以實現。
這也蘊含了釘釘這個產品接下來從交互到各種細節繼續演變的可能。
在AI時代,業務數據的沉淀、高價值信息的構建與流轉,需要一個全新的、融合的載體。AI表格是釘釘給出的答案,也是它想要用來定義AI時代工作方式的關鍵支點。這個中國最大的企業協同平臺,在AI上緊跟C端概念許久后,正試圖給B端市場一個更符合企業邏輯的AI敘事。它希望在AI時代,to B市場可以從“表格”這個最基礎、最普遍的數據載體出發,走向智能化的“一切”。
而在這個過程中,它要做那個定義者——釘釘就是AI表格,AI表格就是釘釘。
點個愛心,再走 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