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魏忠賢627年被崇禎殺死,大明朝十七年后就滅亡了,不少人都認為,魏忠賢的死是大明快速崩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魏忠賢生前壞事做盡,為什么他的死能加速明朝滅亡?是因為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從來不對這類人下手。
和袁崇煥交好?
人人都知道魏忠賢是明朝末期的大奸臣,但僅僅知道這個,說明對他的認知還是不夠全面的,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魏忠賢和袁崇煥關系還不錯。
天啟六年,袁崇煥曾經多次上疏稱頌魏忠賢,把很多功勞都歸給他。
這些也不是野史胡說八道,而是出自官方史料《明熹宗實錄》、《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所以說是確有其事。
袁崇煥為什么這么做呢?
因為在許多事情上,魏忠賢曾大力支持袁崇煥,袁崇煥軍中需要各種物品的時候,魏忠賢也多次予以支持。
有分析認為,正是有了魏忠賢在背后鼎力相助,袁崇煥在寧錦的筑城屯田計劃才得以順利推進。
在一些人事的任命上,魏忠賢的許多做法也和袁崇煥不謀而合,所以兩人之間的確是有過比較融洽的一段時期。
因此天啟7年四月,袁崇煥才上書奏表,希望可以為魏忠賢建造生祠。
不只是袁崇煥,另外一名明末時期著名的“愛民尚書”郭允厚,也曾經上疏懇請為魏忠賢建生祠。
不管是袁崇煥還是郭允厚,他們這些在歷史上評價偏于正面的人物,和魏忠賢交好自然不可能是因為魏忠賢“奸臣”的一面。
事實上梳理魏忠賢把持權力的大半生,有些事情他做的確實還不錯。
魏忠賢也有功勞?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袁崇煥,作為守邊大將,各種軍需用品自然需要大量花費。
如果沒有朝廷當中強有力支持,就憑明朝末年朝廷嚴重的財政危機,大量的守邊將士極難堅持下去。
當時魏忠賢對于袁崇煥守邊非常支持,當然不排除,這是因為魏忠賢要拉攏袁崇煥這位大將軍。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的行為確實使袁崇煥以及守邊將領受益。
魏忠賢對于工商稅、海稅大力征收,盡力穩定了財政收入,才可以為袁崇煥提供足夠的軍需,同時稅收的主要征收對象集中在工商和海事上,就減少了對農民的負擔。
沒錯,相比之下,魏忠賢對農民稍微表現出來的寬厚,也是明朝末年能“茍延殘喘”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畢竟農民、農業是國家之本,古代排序“士農工商”不是沒有道理的。
只有農民能活下去,不被苛捐雜稅逼得沒法過日子,才不會去造反。
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那句臺詞:造反的從來都是種地的,商人能翻出什么天來?
所以在魏忠賢當權期間,明朝基本上沒什么大規模的叛亂起義,這一點對一個國家的政權穩定非常重要。
也就是在魏忠賢去世的這一年,天啟七年,明朝全國各地開始出現不斷的農民起義。
當然,當時出現農民起義的原因也不只是因為“苛捐雜稅”,還有接連不斷的天災。
總而言之,這些因素摻雜在一起集中導致明朝的毀滅。
當然,說這些也并不是要為魏忠賢平反,認為魏忠賢是個被誤會的大好人,他當權時期所做的惡都是客觀事實。
魏忠賢做了哪些惡?
人人都知道魏忠賢獨斷專權,殘害忠良,光是心腹太監就有30多個人,這些太監把持著宮中的大小事務。
在外面認的“干兒子”更是數不勝數,當時全國上下都把任魏忠賢當做干爹為榮,為了討好魏忠賢竭盡所能,各種奇葩舉動三天兩頭的出現。
比如有一個叫做陸萬齡的監生,就上書陳情,說魏忠賢功比孔子,應當享受和孔子一樣的供奉待遇。
因為只要攀上魏忠賢這根高枝,不管做什么惡都能得到魏忠賢的庇護。
但對于那些和魏忠賢不是一路的人,他則用盡一切手段打壓。
魏忠賢還實施非常嚴酷的管控輿論,誰但凡說魏忠賢一個不好,就要被抓起來治罪。
這些監控的手段滲透在全國各個角落,有一個名叫武長春的男子去逛妓院,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就被抓起來蹲大牢。
被他害死的忠臣左光斗、楊漣等等數不勝數,這些罪行也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總而言之,對于魏忠賢這個人應該用更加全面的角度來判斷分析,畢竟只有正確的認識歷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參考資料:
明朝滅亡是因為崇禎誅殺了魏忠賢?
澎湃新聞2017-11-17
魏忠賢和他的閹黨集團 群文天地2011第11期 知網論文
「青未了」馬學民|愛民尚書郭允厚“依附”魏忠賢齊魯壹點
2021-09-26
魏忠賢百科
袁崇煥與明天啟朝黨爭
2024-08-08 作者:王榮湟,暨南大學文學院講師 來源:原載于《學術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