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的白酒,最著名的無疑是茅臺,即使是幾千元一瓶的價格,也依舊受到追捧。
但有這樣一種酒,賣的比茅臺還貴,功效更是吹得天花亂墜。
結果去年就被央視點名,可僅僅過了1年,它就再次卷土重來,開始遍地打廣告。
只不過雖說是“復活”了,但日子并不好過,不僅業績拉胯上不了臺面,就連母公司也被公開譴責了。
那么這個卷土重來的白酒是什么?復蘇后的它又能“走多遠”?
2020年年底,一款定位非常高端的白酒開始在市面上流行,它的標準裝定價5860元,精品裝更是高達58600元。
這樣的價格在白酒行業里算是相當少見的,而這款酒就是聽花酒。
盡管價格不菲,但它的營銷策略卻相當獨特,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
一開始聽花酒并沒有大規模鋪開銷售,而是先在部分高端渠道試水。
它在一些航空雜志上投放廣告,還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繁華商圈豎起了醒目的廣告牌。
這種精準投放的方式,讓它在短時間內就在目標消費群體中建立了知名度。
到了2021年,聽花酒的推廣力度明顯加大。
除了線下廣告,它還開始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精準廣告,用戶點擊后可以直接跳轉到購買頁面。
與此同時它的精品裝還特別標注“僅供出口”,雖然在國內不直接銷售,但消費者仍然可以通過申請品鑒名額來體驗。
這種策略既保持了高端形象,又避免了過度營銷可能帶來的爭議。
聽花酒的營銷之所以能快速見效,和它的產品故事有很大關系。
創始人張雪峰曾公開講述了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研發經歷,稱他是在夢中受到“太上老君”的啟發,最終研發出這款酒。
雖然這個故事聽起來有些玄乎,但在營銷上卻起到了不錯的效果,讓品牌迅速被記住。
聽花酒還強調自己采用了“定向菌發酵”“老酒再釀造”等創新工藝,試圖與傳統白酒形成差異化競爭。
再加上喝白酒的一般都是男性,聽花酒的另一個宣傳賣點就是可以“保障男性功能”。
雖然不一定有用,但既然宣傳有這個功效,不少男性也愿意為此買單。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聽花酒的銷量也出現了一定增長。
有數據顯示,2022年它的白酒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268%,雖然基數不大,但增速確實很快。
之后聽花酒依然在持續擴張,陸續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了體驗店,讓消費者能近距離感受產品。
然而它的快速擴張在2024年悄然停止,因為央視3.15的一次曝光,幾乎給了它“致命一擊”。
聽花酒被央視315晚會曝光這件事,在白酒行業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這款酒之前一直以高端定位和特殊功效作為賣點,價格高得讓人咋舌。
但問題就出在它的宣傳上,銷售人員聲稱這酒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甚至還能增強男性功能,聽起來簡直像保健品一樣神奇。
然而按照廣告法的規定,普通白酒是不能宣傳這些保健功效的,除非它拿到了專門的保健食品批文,但聽花酒顯然沒有。
所以央視記者暗訪時發現這些宣傳后,直接把它列入了違規名單。
更關鍵的是,聽花酒一直強調自己的“國際專利”,但記者查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記錄,發現它申請的那個專利還處于“國際公布”階段,根本沒被正式批準。
也就是說,它拿一個還沒生效的專利申請當噱頭,這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
事情曝光后,反應最快的是電商平臺。
線下門店也沒好到哪兒去,成都、北京、上海等地的體驗店要么關門歇業,要么被市場監管部門突擊檢查,有的店門口甚至被布蓋住,生怕被人認出來。
聽花酒的母公司青海春天很快發了聲明,承認宣傳有問題,表示會整改。
最終2024年被罰沒合計430萬。
但他們一邊認錯,一邊又強調自己的專利雖然還沒批下來,但也沒造假。
可問題是既然專利沒生效,就不該拿來做廣告,這個解釋顯然沒能讓公眾買賬。
其實聽花酒的問題還不止這些。
它之前就因為不正當競爭被茅臺和瀘州老窖告過,原因是消費者在百度搜“茅臺”時,跳出來的卻是聽花酒的廣告。
法院最后判它賠了50萬,這事兒在當時也鬧得沸沸揚揚。
再加上創始人張雪峰之前講的那個故事,聽起來更像營銷噱頭,而不是正經的產品研發背景。
這次曝光對青海春天的影響不小,尤其是創始人張雪峰對于白酒似乎格外執著。
即使聽花酒被央視點名,然而最近它似乎又卷土重來了。
經過2024年3·15晚會曝光后,聽花酒一度陷入困境,線下門店關停、線上渠道下架,母公司青海春天的股價暴跌近90%。
然而僅僅兩個月后,聽花酒就調整策略重新回歸市場。
2024年5月,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實施限量供貨政策。
盡管官方渠道管控嚴格,二手平臺上卻有不少聽花酒流通。
閑魚上有賣家以“公司福利”“已停產”等名義低價出售,價格多在1200-2300元之間,遠低于官方定價。
聽花酒在2024年5月逐就步恢復門店運營,并在電梯廣告、團購渠道加大推廣力度。
招商經理表示,公司主要做團購市場,不向經銷商壓貨,也不允許店內銷售其他品牌。
不過線上銷售恢復很慢,微信小程序店鋪近半年僅有一條好評,銷量顯然還未真正打開。
聽花酒甚至還在2025年春節期間重返央視廣告,這種高調回歸的做法,在業內較為罕見。
之所以會如此,還是因為聽花酒的母公司不愿意放棄,畢竟在這款酒上虧了不知道多少錢了。
聽花酒的母公司青海春天,近幾年的財務狀況并不樂觀。
從2020年到2024年,公司連續五年虧損,累計金額超過12億元。
2024年青海春天預計虧損1.45億至1.74億元。
雖然營收勉強達到3.11億至3.39億元,暫時避開了退市紅線,但上交所對其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并要求公司說明情況。
青海春天原本以冬蟲夏草業務起家,結果之后核心產品“極草”被叫停,公司隨后轉型白酒行業。
2018年收購聽花酒業后,青海春天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營銷,2022年銷售費用達1.23億元,其中廣告宣傳占比超60%。
然而高昂的推廣成本并未帶來穩定盈利,酒水業務長期虧損,2023年營收僅4641萬元,同比下降44%。
2024年3·15晚會曝光后,青海春天股價一度暴跌,市值蒸發近28億元。
盡管公司在第四季度通過恢復廣告投放、激勵經銷商等方式實現營收增長,但年審機構仍對其財務數據持保留態度,認為可能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今年6月上交所更是因青海春天未及時更正業績預告、未充分提示退市風險,對公司及高管予以公開譴責。
目前青海春天仍面臨退市壓力。
按照退市規則,如果2025年公司繼續虧損或營收不達標,可能會被強制退市。
聽花酒目前仍處于導入期,主要依賴差異化營銷吸引消費者,但長期發展仍需依賴產品品質和品牌積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