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到非常高興!
因為有一些問題的答案,基本清晰了很多,譬如:
1.港險和美險,值不值得配呢?全球資產配置在當下這個多事之秋,有什么角度可思考嗎?
2.如果那么多錢,放入保險(指國內的)合適嗎?如果有很多錢,該怎么做配置呢?
3.大漂亮法案為什么會有呢?穩定幣穩定嗎?這些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很多金融銷售難以避免要和客戶交流的,尤其是大家現在專攻的高凈值客戶,或者至少資金不少的。
基本上,我看他們是不會講的:第一,他們輸入頭腦的食糧就是垃圾;第二,輸出的方式也多是強暴。
這怎么行呢?
所以,有一個討巧的方法就是談法商和稅商(面對高客),或者談條款、比較數字收益(面對普客)。這些都屬于一個閉環邏輯,熟能生巧,不需要腦瓜子太靈,能夠解析國際國內的經濟現狀。
以上,是對現在人們作業模式的一個簡單分析。
但是,經濟不明朗,未來各種風險隱患很多,還是需要在理解的寬度和對產品認知的深度上要加強的。否則,沒得聊,自己覺得缺少信心,對方也覺得面前的人純粹就是為了銷售,或者不懂裝懂。
這時候,需要什么呢?
就如讀書一樣,是那顆頭腦,要會讀書,不在于讀書很多。
我剛在春熊讀書會,提出一個觀點:如下圖
很多人在讀書上,是不設防的,任由一本書和其作者對自己的大腦進行涂抹,又賤又蠢又主動。
從沒想過,高級流氓實際上就是先寫書,然后對你耍流氓,這不就是洗腦植入觀念嗎?
我指出這點之后,一群人對我冷嘲暗諷,哈哈
該怎么讀書和學習,就是建構自己的大腦呢?
1.要從三觀做起,來開展讀書和學習。
什么是三觀?環境是怎樣,我是誰,什么是對和錯。這三個弄清楚了,再去讀書,就不會被帶走了。(我這些話不知道是否好懂)
2.培養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
沒有這個,實際上,很容易亂,這是基礎能力。
3.建立思辨的習慣,不輕信,多思考“它媽的故事”,就是探索性思維,如同一個孩子充滿熱情和好奇。
上面這些也許很多人讀起來覺得是個理論,實際上,還是要選擇微環境,一個健康學習和讀書的微環境。
這超越于任何一場單獨的培訓課程和一本書。
這就是我正在努力建設的,它非常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