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99元的茅臺快來了?
“不要生肖茅臺酒,這玩意兒上游基本不收了。現在只收53度500ml裝飛天茅臺,價格一瓶在1700元左右。你要是不著急的話,還是先留著吧,等行情穩定穩定再出。”7月初,在北京朝陽區一家名酒回收店,老板王洋對回收茅臺酒已經失去了熱情,反而勸上門咨詢的顧客“先留著”。
2024年,53度500ml裝飛天茅臺酒的市場價接連失守2500元/瓶平衡線、2400元/瓶關口、2200元/瓶酒商底線,直奔2000元/瓶而去。而2025年以來,飛天茅臺酒的市場批發價一度跌破1800元/瓶。
在此輪白酒調整期,其他白酒早已在價格倒掛中想方設法穩價,而作為貴州茅臺乃至整個白酒行業價格最堅挺的產品——飛天茅臺酒(53度500ml裝),今年也面臨挑戰。
6·18大促期間,在京東自營超市,疊加優惠券后,飛天茅臺的零售價在每瓶1800多元。在其他平臺,甚至有更低價的,但是真假難辨。
而近期,北京一家餐廳甚至推出堂食可以買飛天茅臺的活動:如果堂食就餐,顧客可以以1799元/瓶的價格買53度飛天茅臺,“無消費門檻,無限暢飲”。不過,這僅限堂食。
“神壇上的飛天茅臺,在2025年落入了凡間。”有酒友感慨。
這幾個月來,在茅臺酒這條繁復且無限長的“產業鏈”上的人,像黃牛、酒商、回收商、囤茅待漲者等,心情都十分復雜。尤其是近些年在搶購茅臺潮中新增的“茅粉”,本來想從中賺一筆,哪知現在囤的茅臺酒,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
“離1499元越來越靠近了。再跌下去的話,就剩1499元最后一道防線了。”在一些“擼茅”群、“茅粉”群里,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沒有人再討論到處搶購飛天茅臺的技巧,更沒有人分享搶購成功的喜悅了。偶爾有人出來說了一句,“白酒的一個時代過去了”。
7月上旬,多名黃牛、酒商與回收商稱,雖然飛天茅臺的官方指導價每瓶是1499元,但很多人購買的成本在2000元以上,甚至在2100元以上,再加上茅臺生肖酒、1L裝飛天茅臺市場價已經低于官方指導價,所以,今年以來“大虧的多的是”“同行倒閉了一堆”。
前幾年,貴州茅臺很火熱,黃牛從搶購到飛天茅臺的“茅粉”手里高價收貨,動輒加價千元左右。對搶購茅臺的人來說,轉手就是千元的利潤;對黃牛來說,拿貨成本比較高。不過,那時候,茅臺的市場價高高在上,高價接貨的黃牛,照樣能賺到足夠的利潤。
然而,現在形勢大有不同。
多個北京的回收商與酒商稱,“價格不美麗,報價怕被罵”。7月上旬,這些回收商與酒商對飛天茅臺的回收價約為1750元/瓶,而零售價約為1900元/瓶。如他們所言,“只有飛天現在還有點利潤”。對于從平臺以1499元搶到飛天茅臺的人來說,這個回收價與心理預期落差太大。
這些回收商及酒商,要么零售,要么賣給更大的酒商。市場不景氣,他們也賣不到好價錢。于是,出現了奇怪的現象,比如,很多回收商與黃牛都開始勸想要賣掉酒的人:要不先等等。
在飛天茅臺的產品體系里,在“硬通貨”——53度500ml裝飛天之外,其他規格的飛天茅臺,早已不再堅挺。比如,官方指導價為3799元的1L裝飛天茅臺,被酒友稱為“公斤茅”,曾經也是正裝飛天之外的搶手貨,但現在的市場價比官方指導價低,還被黃牛嫌棄。
對于1L裝飛天茅臺,北京有回收商報的回收價為3150元,比官方指導價低了649元。而且,有多位回收商及黃牛明確拒絕回收。王洋稱,“不要,要了就會血虧”。
02、搶到的人不愿去提貨
自6月29日起,1L裝飛天茅臺在貴州茅臺自營的銷售平臺i茅臺開售,指導價為3799元,每日上午9時開始,同一用戶每日至多購買一次,每次購買數量最多為6瓶(1箱),不需要預約。
很多“茅粉”發現,在i茅臺購買1L裝飛天茅臺,不需要憑運氣,只要差不多時間點進去,很容易就能買到,“點進去就有”“9點55進去還能隨便買,試了一下確實可以下單”。這相當于消費者可以敞開買。
而且,很多線下專賣店也可以買。“從i茅臺買了之后,去門店提貨才發現店里也可以買,不用預約,不用搶購,可以整件買,而且是按照原價。”
很快,酒友們發現這事兒不太對勁。“一般來說,輕易能買到的東西,肯定就不可能再賺錢了。”果然,從i茅臺買到的1L裝飛天茅臺,取到貨后賣不出去,黃牛不要,好不容易打聽到回收的,報價還不到3200元。這相當于,從i茅臺買1L裝飛天,付完款就虧了600多元。
不止1L裝飛天茅臺,生肖茅臺酒同樣遭到冷落,黃牛不愿回收。
▲回收商拒絕收蛇茅
6月下旬,有酒友從i茅臺申購蛇年生肖茅臺酒,結果很容易就中了。“問了一下黃牛,回收報價2200元,但是如果我按照原價2499元去提貨,轉手2200元賣給黃牛,我圖什么呢?”所以,雖然他付款了,但是沒去提貨,錢原路退回了。
僅僅一年時間,生肖茅臺酒就不香了。
2024年1月,龍年生肖茅臺酒發布,官方指導價為2499元/瓶,沒多久被炒至六七千元。隨后,茅臺將其上架i茅臺。開啟申購首日,超過858萬人次參與了申購,而申購成功的概率只有0.2%左右,相當于參與申購的1000個人中只有2個人可以搶到龍茅。
在i茅臺申購成功后,“幸運兒”要去線下貴州茅臺門店提貨。彼時,很多黃牛黨蹲守在門店門口,見有人提貨出來,就上前報價問出不出。
這些黃牛中的“門口黨”,被酒友們贈予一個雅稱——“守門員”。那時候,在全國很多貴州茅臺門店門口,基本上都能碰到“守門員”。他們會盯著每一個剛從門店提貨出來的人,上前就問:“3200出不出?3300出不出?3500出不出?”而提貨出來的“幸運者”,有的會賣掉,賺個千元左右的差價,有的神氣十足,理都不理“守門員”。
現在,貴州茅臺店門口早已不見“守門員”的蹤影,生肖茅臺酒也不可同日而語。南京的一位酒友稱,他去年中過龍茅,當時茅臺專賣店門口有人坐著小馬扎專門回收。今年6月份在i茅臺中了蛇茅,去提貨發現專賣店門口連一個人影都沒有。
有上海的酒友則稱,前段時間中了一瓶蛇茅,感覺自己還挺幸運,開開心心去店里提貨,結果工作人員說店里有現貨,不用搶,要的話可以直接拿一箱。“一時之間,我直接破防了。”
▲圖源/i茅臺
很多新“茅粉”不關注行情,只是以慣性在i茅臺申購,中了后以為自己是幸運兒,結果砸在手里了。王洋稱,“蛇茅現在跌爛了,很多人都不愿意收,同行拿貨也不過2100元,我賣的話也不過2150元”。
多位北京的酒商、回收商、黃牛稱,目前已不再回收蛇茅、龍茅等生肖茅臺酒。
“在i茅臺搶到了,但是沒去店里提貨,不提了,提了就虧。”有很多在i茅臺申購中了蛇茅的酒友,都沒去線下門店提酒。按照現在的行情,倒手賺差價的日子已經遠去。
有搶購者發現,他中了蛇茅,i茅臺顯示,對應的門店當天有20個人申購,其中7個人中了,相當于兩三個人搶一瓶。而2024年生肖茅臺酒火爆的時候,可是上千個人搶一瓶的景象。
而且,整箱裝(6瓶)的蛇茅也已在i茅臺開售,與單瓶蛇茅需要申購不同,整箱裝蛇茅可以在規定時間直接購買。
有酒友調侃道,當年i茅臺的上線,讓更多人可以以原價搶到茅臺酒及系列酒,確實也能賺到差價,i茅臺確實是“愛茅臺”,而現在,“i茅臺現在已經變成了h茅臺,h是恨的意思”。
03、白酒行業的關鍵防線
在貴州茅臺的產品體系里,作為系列酒中的核心,茅臺1935也沒有堅守住價格陣地,早已價格倒掛。
自茅臺1935于2022年上市以來,其一直是貴州茅臺主推的“系列酒”。茅臺1935將幾百元的“系列酒”直接拉升到了1188元,與兩大高端巨頭五糧液、國窖1573搶市場。
在“i茅臺”App上,茅臺1935是其主推的產品。帶著茅臺二字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茅臺1935曾引發不少人搶購。彼時,茅臺1935還需要萬里挑一抽取“幸運兒”。
茅臺1935一誕生就被炒至1800元左右。而現在,市場價已經跌到700元左右。有酒友稱,“當初還以1388元買過,最近直接跌到680元,已經跌得六親不認了”。
王浩是茅臺酒及系列酒經銷商,他的門店位于貴陽。7月上旬,他說,1935跌個不停,漢醬匠心傳承賣得也不好。“茅臺1935現在價格更低了,我645元到660元之間拿貨,但是零售還不到700元,一般店都是+20元就賣。匠心傳承最近價格變動不大,但賣不動。”
漢醬匠心傳承是茅臺系列酒的另一款主要產品,定位中高端。2023年的時候,王浩還以480元到520元的價格區間零售過,而現在,終端售價在330元到350元之間,但沒有量。
在目前普遍性價格倒掛的白酒行業,飛天茅臺是穩住價格的關鍵防線。
王浩說,茅臺在嚴控經銷商價格,已經有經銷商被查了,現在經銷商放貨都很小心。不過,“市場是由需求決定的,到一定時候,該降還是得降”。他所在地貴陽,飛天茅臺的行情在1920元左右。
貴州茅臺官方發文稱,6月中旬,茅臺集團總經理王莉率隊赴北京、浙江,拜訪京東和阿里巴巴,并組織召開部分省區貴州茅臺酒傳統經銷商座談會,與各渠道商深入交流,詳細了解近期市場營銷情況,科學分析市場狀態,系統謀劃應對措施,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共克時艱……
這被外界解讀出三點:給經銷商提振信心;拓展合作空間、用戶場景,尋找新增長;穩價,強化平臺管理。
目前,白酒行業深處調整期。也有分析稱,目前的茅臺,也只是曾經的泡沫在消散。
茅臺酒本來就不是年輕人的消費品,金融屬性才使得其這幾年能熱鬧非凡。各個渠道大家都在搶,00后也在搶,但是,很多搶的人并不是為了喝或者真正的消費,而是為了賺差價。前幾年確實讓很多人也賺到了,倒手一瓶就是1000元左右的利潤。
酒友常言道,“人人恨黃牛,可人人恨不得自己賺差價當黃牛”。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茅臺酒,甚至都不喝白酒,但是,在茅臺酒倒手就能賺錢的傳播效應里,大家一起追漲。這引發的搶購熱潮造成了一瓶難求的現象。如果茅臺酒的市場價沒有下跌,現在肯定還是在搶購熱潮當中。但是,現在金融屬性逐漸退去了,大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況且,年輕人不愛喝白酒,也不喜歡酒桌文化以及背后復雜的社交與利益。
只能說,潮水退去后,飛天茅臺的價格最終回歸了理性。
(文中王洋、王浩等為化名)
(作者 | 張向陽,編輯 | 吳躍,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本內容來自財經天下WEEK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