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54歲,是一個做了三十年生意的70后大叔。做生意三十年,我和許多生意人接觸,和許多成功的大老板打過交道。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我發現勤勞致富的觀點是錯誤的。
你瞪大眼睛看看,為了賺錢,很多人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每天加班到深更半夜;在街頭,許多個體戶起個大早就打開門賣早點,到了夜里還做宵夜。
可是你發現沒有,這些勤勞的個體戶,80%的人都沒有致富。許多人連養家糊口都困難。他們當中,50%的人,半年之后就“旺鋪轉讓”。
不得不說,勤勞致富的觀點是錯誤的。做生意三十年,我從沒有見過一個人僅僅是勤勞,就能發大財的。一個人僅僅是勤勞,能做到的只能養家糊口,最多就是達到小康。要致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老祖宗早就總結出致富的鐵律:
“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局努,不在力耕。”
而我長期觀察和研究了許多成功的老板,突然發現,一個人要想發大財,還得有以下三個特質。大家品鑒。
02
要富口袋,先富養“腦袋”,要舍得花錢花時間富養“腦袋”。
同樣是擺燒烤攤,有人想著如何變成燒烤店;有人想著邊燒烤邊做自媒體,懂得去變通的人,最后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老祖宗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此話不假。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做到了極致,哪怕是一個很不起眼行業,如果你鍥而不舍地做到了極致,那么你也能混成千萬身家甚至是億萬身家的大老板。
“二八定律”告訴我們,任何一個行業,都是20%的人悶聲發大財,80%的人都是陪跑。這是鐵律。
所以,出來社會闖蕩,你想富口袋,就要先富養“腦袋”,要舍得花錢花時間去富養“腦袋”。一個人如果“腦袋”富起來了,口袋富起來只是早晚的事。
03
富養“眼界”,找到財富的風口。
有一位億萬富豪說過一句令人深思的話:“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確實如此,對創業和做生意的人來說,“風口”實在太重要了。能站在風口上,就會運來鐵成金,而錯過了“風口”,往往就是運去金成鐵。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二十年前,報刊剛開始自辦發行的時候,我認識一個老板,每天開著一臺“寶馬”,從廣州一間報社批發出來萬份報紙,馬上走廣深高速抵達深圳,將當天剛出的報刊賣給零售商,短短兩年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這就是“運來鐵成金”,顯然,這個老板就是找到了當時社會的風口浪尖,站在風口上,很快就實現了財富自由。而能做到這一點,關鍵是“眼界”。
所以,一個人出來社會闖蕩,要想悶聲發大財,一定要學會富養“眼界”,培養自己的“洞察力”,很有用。
04
富養“嘴巴”,學會和氣生財,就成功了一半。
廣東人做生意,講究的是“和氣生財”,是有道理的。
比方說,兩個人在同一條街開便利店。對方看到生意旺,就過來搶客、斗平、打嘴仗,這生意是沒辦法做的,到頭來一定是兩敗俱傷,兩個人都會破財。
若是你和對方協商,達成默契,大家推出不同的品牌,搞出自己的特色,不打價格戰,做生意,你有你的定位和客源,我有我的定位和客源,大家只求財,不斗氣,凡事講究雙贏,那就會吸引更多的人氣,生意會更好。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同樣,你出來社會闖蕩,也要學會好好說話,和氣生財。你能和得住人,讓大家都來支持你的事業,你就成功了一半。運氣也不會太差。
05
做生意三十年,我突然發現,一個人悶聲發大財的最好方法,就是富養自己。
學會富養“腦袋”,創富的時候,你就會懂得畫餅、畫圈、畫叉,實力不夠的時候,你就會懂得借錢、借勢、借雞生蛋;學會富養“眼界”,你就懂得看趨勢,在正確的時候去做正確的事情;學會富養“嘴巴”,你就能做到好好說話,和氣生財,自帶財氣。
當然,窮時要懂得藏窮,即使窮得叮當響,對人也要大大方方,不要有窮酸相,只有這樣,別人才會高看你一眼,愿意給你合作的機會。富時要懂得藏富,有錢之后,就多買一套房多置一塊地,還要巴不得別人不知道。
另外,還要對金錢充滿著敬畏,因為金錢的反噬能力太強了。一個人如果對金錢沒有敬畏,伴“金”就如伴虎,一不小心就會被“大老虎”吃掉。
大朝首富胡雪巖臨終遺言:“金子是老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不可不察。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