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說過:“人到了一定年紀,就像熟透的果子,該摘的摘,該留的留,不必再糾結那些掛在枝頭上晃蕩的青澀。”這話咂摸起來真有道理。
人過五十,日子就像篩子,該漏的漏,該留的留。年輕時總覺得“多個朋友多條路”,啥人都想湊個熱鬧;可到了這歲數,精力不如從前,心緒也經不起折騰,有些“見面”其實是在悄悄消耗自己。
尤其是這三種人,能不見就別見,真要見了,代價可能是好心情、安穩覺,甚至是后半輩子的清凈。
一、總把你當情緒垃圾桶的“怨婦型”朋友,見一次耗一次心神,實在不值當
五十歲的日子,本該是喝喝茶、遛遛彎,心里揣著點暖。可就有那么種朋友,你跟他見面,三句話離不開抱怨:要么嫌兒女不孝順,要么罵老伴沒良心,要么怨單位待遇差,從天亮吐槽到天黑,唾沫星子橫飛,滿肚子負能量能把你淹了。
你勸他兩句“想開點”,他立馬懟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想轉個話題說點開心的,他能硬生生給你拽回他的糟心事里。
老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這心就像塊海綿,吸多了負能量,自己也會變得沉甸甸的。五十歲了,哪還有力氣天天消化別人的爛情緒?與其見一次被他拽進陰溝,不如躲遠點,讓自己的心曬曬太陽,舒坦。
二、總翻陳芝麻爛谷子的舊怨之人,見一次扯一次傷疤,純屬給自己添堵
誰年輕時候沒遇過幾個不痛快的人?可能是當年吵過架的同事,可能是鬧過別扭的遠房親戚,甚至是早就斷了聯系的前任。這些人,本該隨著日子淡了、忘了,可偏有那么些人,見了面就愛翻舊賬。
“你當年那事做得可不地道啊”“要不是你,我哪能落到今天這步”……三言兩語就把幾十年前的疙瘩又拎出來,非得爭個你對我錯。
老話說“舊賬不翻,各自安好”。五十歲的人,早就該明白:過去的事,贏了又怎樣?輸了又如何?糾纏下去,不過是把自己拽回當年的糟心事里,氣的是自己,煩的是家人。不見,不是怕,是懶得跟往事較勁——后半輩子,安穩比啥都重要。
三、只看利益的“勢利眼”親戚,見一次寒一次心,不如不見落個清凈
親戚本是該互相幫襯的人,可就有那么些親戚,眼睛里只盯著“有用沒用”。你混得好時,他三天兩頭上門,一口一個“咱是自家人”;你要是遇著坎兒了,他躲得比誰都遠,見了面都繞著走。
前陣子小區張大爺就犯了這愁:他那表侄子,當年求他幫忙找工作時,叔長叔短喊得親;如今張大爺退休了,表侄子見了面連個招呼都懶得打,反倒總在背后說他“沒用了”。張大爺嘆著氣說:“這親戚,見一次比喝涼水還寒心。”
老話說“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世道,勢利眼的人不少,但五十歲了,真沒必要再為這種人費心。咱圖的是真心換真心,不是熱臉貼冷屁股。與其見了添堵,不如各自安好——你過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互不打擾,反而清凈。
人過五十,就像莊稼到了秋收的時節,該舍棄的雜草就得拔,該留下的果實才珍貴。那些消耗你心神、撕扯你過往、寒透你心的人,本就不該占著你有限的日子。
不見,不是薄情,是給自己的后半輩子減負。把時間留給出太陽時曬曬太陽,留給出月亮時喝杯小酒,留給真心待你的家人朋友——這,才是五十歲該有的通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