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三次,焦慮就擱淺”,堡鎮長江大堤上,一句略帶戲謔意味的標語成了網紅點位,吸引不少市民游客特地驅車前去打卡,帶動了當地的餐飲等消費。
螺旋槳高速旋轉,“貝爾505”直升機緩緩升空,載著1名飛行員和4名乘客爬升至150米的高度俯瞰長興島,青草沙水庫、上海長江大橋等盡收眼底。
除了“夜經濟”“票根經濟”等文旅業態,你可曾聽說過“星空經濟”?崇明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上半年推出“觀星氣象指數”,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大自然的浪漫。
此外,今年上半年,崇明區還在文旅商體展融合上頗下苦功,推出不少新場景、新體驗、新業態,讓文旅成為提振消費的新增長點。
新場景:治愈系大堤火出圈
在文旅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地都想盡辦法留住“流量”的當下,找到文旅“新場景”成了重中之重。不過,“新場景”并不一定得是“新點位”。與其挖空心思、耗時耗力耗財打造“新點位”,比如在傳統點位上疊加新的文旅服務,一樣可以有“新場景”,一樣能吸引“流量”。
近日,2025上海最佳旅游新場景大賽舉行頒獎儀式。賽事聚焦旅游從“景點經濟”邁向“場景經濟”的趨勢,為上海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與“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提供有力支撐。其中,“生態寶島 綠色采摘”——西沙明珠湖、長興島郊野公園采摘崇明二日活動,成為全市14個“最佳線路新場景”之一。
西沙明珠湖景區和長興島郊野公園,都不是文旅新點位。不過,在全新設計旅游線路和活動后,游客可科學合理地將這兩個相距近百公里的點位在一個周末內玩個爽:第一天,從上海市區直奔西沙明珠湖,看五百羽大雁振翅低空飛過,乘坐水陸兩棲車體驗陸地越野的快感,乘船穿行蘆葦迷宮看白鷺翩躚;第二天,從西沙啟程前往長興島郊野公園,在蓮趣園采蓮,在水中尋找躲藏在淤泥里的螺螄,還能采摘翠冠梨等各色瓜果。
西沙明珠湖景區
長興島郊野公園
上半年,崇明另一個爆火的文旅新場景,是堡鎮的網紅江堤。
“既然生活不能拿捏,那就拿鐵”“偶爾翻到了萬花筒,看到了我的整個童年”……在滔滔江水邊看到這樣標語,你會有怎樣的思緒?在崇明堡鎮,一段彩繪長江大堤長約700米,涂鴉愛好者們精心設計了20多幅作品。
江堤上的標語
人在水邊,往往思緒萬千。崇明將傳統的江堤點位融入文藝元素,打造治愈系的文旅新場景。除了讓江堤變得“文藝小清新”之外,崇明還在江堤上疊加了“花”元素。2025崇明咖啡文化生活節暨首屆堡鎮江灘夏夜生活季啟幕之際,精心打造的“長江花岸”讓游客們流連忘返,通過花卉展示、特色布景等,充分展現長江風貌和江堤的獨特魅力。現場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煙火氣撲面而來,有咖啡市集、有濱江演藝活動,游客可“抬頭看花、坐下飲咖”,感受江風拂面與落日余暉的詩意。
“今年,崇明將花朝節與咖啡文化節融合舉辦,打造符合市場需求、老中青皆宜、傳統與時尚結合的消費場景,為市民游客提供親近自然、感受崇明發展、享受美好生活的好去處。”區文化旅游局副局長馬靜表示,該活動共吸引市民游客9萬余人次。
新體驗:“海陸空”全視角賞生態島美景
上半年,崇明推出了不少文旅新體驗,讓游客能通過“海陸空”等多視角欣賞生態島美景,帶動文旅消費。
“五一”假期后,“水上文旅經濟”在崇明頗受追捧。崇明區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到崇明親水、玩水,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假日選擇。
在綠華鎮綠港村的漫嶼戶外運動營地內,常有不少前去體驗水上運動的游客。該營地毗鄰西沙明珠湖景區,擁有2公里水上路線,推出的獨木舟、平臺舟、槳板等項目備受游客青睞。“我們會開發更多水域的微旅行路線,還會推出水面特調咖啡,根據不同季節的風景,開展不同的體驗活動。”營地負責人說。
在南橫引河廟鎮段,河面上彩色皮劃艇也穿梭競逐,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廟鎮將南橫引河畔的M515文創產業園打造為展示時尚魅力的重要窗口,引入社會資本,利用毗鄰園區的優質水域開發皮劃艇、槳板、帆船等水上運動項目。“未來,我們計劃每年舉辦‘水上馬拉松’等群眾體育賽事,吸引更多人參與。”上海崇明以恒水上運動俱樂部負責人劉雄說。
陸地上,崇明區大力發展“星空經濟”。去年,崇明被評為全國星空旅游類氣象指數定標城市,今年4月,崇明正式發布“觀星氣象指數”與“日出日落觀賞氣象指數”,讓來崇明觀星逐日不再是“碰運氣”,而能提前科學規劃。崇明觀星及日出、日落指數預報每日動態更新,游客可通過“上海知天氣”App、“上海崇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查詢。未來,到崇明東灘、西沙等地露營看星星、看日出日落,將成為更多游客的選擇。
空域中,今年4月25日,崇明區低空旅游項目在長興島太酷未來村啟動。這是崇明首條低空載客直升機游覽航線,為游客提供了空中看崇明的全新體驗,乘客可在直升機上俯瞰長興島郊野公園等崇明標志性景點,在云端感受崇明的秀美風光和長江入海口的波瀾壯闊。
新業態:實現生態資源價值高效轉化
舞臺燈光驟然亮起,樂隊登場,美妙的旋律在草坪上空回蕩,不少熱情樂迷站在舞臺下方,高舉手機記錄精彩瞬間。游客們吹著微風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有人鋪開野餐墊,擺上冰鎮啤酒和小食,還有人支起戶外沙發慵懶地躺著聽音樂。
2025年5月31日至6月1日,“迷笛周末”音樂節活動在崇明區豎新鎮前衛村海上花島激情開演。這是迷笛音樂節的崇明首秀,集結了16支風格各異的樂隊進行為期兩天的演出。
區文化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活動顯著激發了區域文旅消費潛力,通過門票、餐飲、購物、露營等環節形成消費鏈條,直接拉動區域經濟。“尤其是成功吸引了大量長三角地區年輕客群,有效提升了海上花島的知名度,構建了以年輕客群為核心的場景化消費生態。”活動期間,海上花島前衛村景區共接待游客9630人次,景區共實現旅游收入125.48萬元,其中門票收入9.92萬元。
上半年,崇明長江半馬、環島自行車騎游大會等體育活動和賽事,也促進了崇明文旅消費,實現了生態資源價值高效轉化。
比如,5月18日,2025第三屆環崇明島自行車騎游大會啟動,來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騎行愛好者用車輪丈量崇明風光。本次賽事首次將起終點設于崇明萬達廣場,推出“騎游嘉年華”“騎行裝備市集”和“崇明好物”生態市集等活動,使賽事內容更加豐富。崇明萬達還為參賽者提供了優惠折扣,參賽者可享購物專屬特惠,有效促進了“票根經濟”發展。
6月7日至8日,2025“一帶一路”中國龍3X3國際邀請賽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舉行,觀眾除可在“天然氧吧”感受三人籃球的獨特魅力之外,還能參加“非遺‘籃’不住”嘉年華,感受非遺文化、地域美食等。“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的模式下,嘉年華人流量疊加球賽觀眾,共吸引近萬人次,帶動了民宿、餐飲等消費。“我們將打造更多可運動、可休閑、可消費的復合文旅業態,為區域文旅商體展融合注入新活力。”區文化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上觀新聞(茅冠雋)
編輯:焦倩倩
責編:朱競華、陸海華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