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個國民級別的相親綜藝上,孟非可謂是妙語連珠,幽默風趣,撮合了一對又一對情侶,成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
他的標志性形象和那張會說話的嘴,讓“孟爺爺”成了江蘇衛視的代名詞,可如今打開電視,卻很少再能看到孟非的主持,仿佛從熒屏上“人間蒸發”了。
有人擔心他是不是生病了,也有人傳他早已出國,但事實證明,孟非并沒有消失,他只是選擇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
1971年,孟非出生在重慶,小時候跟著外婆長大,12歲才回到南京和父母團聚。
剛到南京,他一口重慶口音,鬧了不少笑話,有一次在課堂上,他把“鞋子”說成“孩子”,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雖然被同學調侃,但他沒放在心上,反而更早學會了獨立和適應。
高考失利成了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沒考上大學的他,揣著夢想去了深圳打工。
那段日子,苦得讓人心酸,白天在工地搬磚,晚上在工廠擰螺絲,住的是十幾人擠一間的潮濕出租屋,即便如此,孟非沒讓自己閑著,晚上硬是擠出時間自學攝影和剪輯。
命運的轉機出現在孟非進入江蘇電視臺當臨時工的時候。
說是電視臺工作,其實就是打雜,端茶遞水、搬道具,什么活都干,很多人覺得這工作沒前途,但他不這么想,干活時總留心觀察,琢磨怎么把事情做好。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憑借努力,他從雜工變成了攝影師,后來又接手拍攝紀錄片,還拿了不少獎,成了臺里的“小紅人”。
真正讓他走進大眾視野的,是2010年《非誠勿擾》的開播。孟非和樂嘉的“光頭組合”一出場就吸粉無數。
他的主持風格幽默又不失深意,點評愛情時總能一針見血,節目收視率一路飆升,他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江蘇衛視一哥”。
那幾年,孟非忙得像個陀螺,錄節目嗓子啞了,回家倒頭就睡,連軸轉的日子讓他名利雙收,卻也埋下了隱患。
在孟非最苦的日子里,有一個人始終陪在他身邊,那就是他的妻子李雪。
兩人初中就認識,孟非落榜打工時,李雪一直給他鼓勵,戀愛時孟非兜里沒幾個錢,約會全靠“窮浪漫”,騎著破自行車帶李雪逛南京街頭。
結婚時婚禮簡簡單單,連婚紗照都是朋友幫忙拍的,李雪從沒嫌棄,婚后更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孟非事業起飛后,工作忙得幾乎不著家,經常半夜才回來,李雪從不抱怨,默默等著他,給他熬湯、聽他吐槽。
節目收視率下滑時,孟非焦慮得睡不著,李雪就開車帶他兜風,陪他散心,隨著名氣增大,外界的誘惑和緋聞也多了起來,但孟非始終守住底線,對妻子一心一意。
他說:“我能有今天,離不開她。”這份患難與共的感情,是他最珍貴的財富。
2020年,孟非的人生按下了暫停鍵,多年的高強度工作讓他的身體亮起了紅燈,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迫使他推掉所有工作,安心養病。
住院期間,妻子李雪又一次成了他的支柱,每天變著花樣做營養餐,陪他散步、聊天。
看著妻子忙碌的身影,孟非既感動又愧疚,他開始反思:這么多年,自己把太多時間給了工作,卻忽略了家人。
這場病讓他徹底想明白了,健康和家人比什么都重要,康復后,他果斷減少工作量,不再像以前那樣拼命,而是把時間留給生活。
他開始帶著妻子和女兒旅游,分享沿途的風景和感悟,從云南的余村到塞爾維亞的圣薩瓦教堂,他的社交平臺成了旅途日記。
淡出熒屏并不意味著退出江湖,孟非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發光。
他成立了傳媒公司,轉戰幕后,制作了《四大名助》《了不起的孩子》等節目,依然在行業內有話語權。
他還嘗試過餐飲生意,開過火鍋店和“孟非的小面”,但發現不適合自己后,果斷退出,沒有被名利綁架。
他也試水直播帶貨,看到行業亂象后,選擇了全身而退,保住了自己的口碑。
除了事業,孟非還熱心公益,他設立了“孟想非凡”信托,每年捐100萬資助云南貧困生,還在河南暴雨時捐款100萬,幫受災群眾渡難關。
現在的孟非,已經很少出現在電視上,偶爾擔任電視劇《我的后半生》的制片人,更多時候,他在過自己的“半退休”生活。
前段時間,他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余村旅游的照片,穿著黑色短袖,戴著棒球帽和黑框眼鏡,雖然臉上少了笑容,略顯疲憊,但整個人透著一種從容。
他還去看戲,搶不到蘇超的票,就去看傳統戲劇,感嘆小時候和外公在重慶看戲的時光,流露出對過去的懷念。
孟非不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學會了享受生活,成功不只是站在聚光燈下,找到內心的平衡,活出真實的自己,才是更大的成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