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dāng)提到李世民,我們很多人都會想起他和一眾文臣武將一起開創(chuàng)的貞觀之治,還有他那威震四海,四夷賓服的“天可汗”之稱。不過,李世民也并非神明,他也曾有過擔(dān)憂,有著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
晚年的李世民看著自己新立的太子李治,心中充滿了憂慮,李治雖然有才華,但是卻不像他那樣有著諾大的軍功和威望。沒有這些加持,一些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的老將可能會因此張揚跋扈。
于是李世民就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時期,叫來了李治并且交代道:“如果此人沒有按照我說的去做,而是有所遲疑,你就立刻殺了他。”那么讓李世民有所擔(dān)憂的人是誰呢?他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憂慮呢?
將星璀璨的時代
說起我國歷史上將星璀璨的時代,很多人就會立馬想到唐朝初年那群跟著李世民一統(tǒng)天下,開疆拓土的一眾武將。其中就有我們很熟悉的“大唐軍神”李靖、蘇定方、尉遲敬德當(dāng)然還有李勣。
提到李勣這個人,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說起徐茂公這個人名,很多人就會跟隨著思緒來到隋唐演義里面,想起那個打扮成軍師模樣的徐茂公。而此人的原型就是李勣,不過和隋唐演義不同的是,歷史上的李勣可是一位軍功卓著,軍事能力極強的名將。
李勣最開始名為徐世勣,后來跟隨李密歸降唐朝,被唐高祖李淵賜姓李,也就是李世勣,之所以改名為李勣,是因為李世民繼位稱帝后,為了避諱所以去掉了“世”字,改名為了李勣。李勣此人一開始和李靖一樣,都不是李世民的心腹,而是受到了唐高祖李淵的封賞,早早的就成為了曹國公。
后來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李勣和李靖也都開始效命于李世民。如果說李靖是一位很早就以卓越軍事能力而著稱的將星,那么李勣則是一位在戰(zhàn)爭中不斷成長,最后成為一代名將的人物。
李勣第一次打出傲人戰(zhàn)績的時候,是在貞觀年間李靖奉命率領(lǐng)大軍剿滅東突厥的戰(zhàn)爭中,當(dāng)時,李勣率領(lǐng)大軍和李靖一起相互配合,一同擊潰東突厥的大軍,最終勝利會師。而他的成名之戰(zhàn)則是在剿滅薛延陀的大戰(zhàn)中,當(dāng)時薛延陀統(tǒng)帥聯(lián)軍共計20余萬,襲擾大唐。
剛剛丁憂回朝不久的李勣,立刻就接到了任命,率領(lǐng)精銳唐軍前去征討薛延陀,李勣指揮唐軍長途奔襲作戰(zhàn),以少勝多大破薛延陀聯(lián)軍主力,俘獲5萬余人,戰(zhàn)馬1萬多匹。可見李勣的軍事能力在唐初的一眾將領(lǐng)中,也是非常耀眼的存在。
而此時的李勣也不過47歲,并且其身體情況一直很好,直到貞觀晚年一眾杰出將領(lǐng)紛紛逝世后,他也依舊能夠領(lǐng)軍作戰(zhàn),在軍中的威望也非常高。很快,李世民也因為常年征戰(zhàn),身體也每況愈下,他也不得不為自己的身后之事考慮了。
機敏的李勣
前面提到了,李治雖然是一個有才能的儲君,但是他并沒有什么耀眼的功績,在軍中也沒有威望可言,李世民在位時期之所以不猜忌功臣,一是李世民的軍功已經(jīng)是最高的了,貞觀朝不可能出現(xiàn)功高震主的情況。
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dāng)初的很多將領(lǐng)和功臣,都走到了李世民的前面,亦或是無法領(lǐng)軍作戰(zhàn),只能夠呆在家中,而在軍中威望極高,且能夠領(lǐng)軍作戰(zhàn),軍事能力很強的人,放眼望去只有李勣了。
李勣雖然是凌煙閣功臣之一,但是在面對權(quán)力交接這種敏感的時期,李世民也不得不謹慎起來,他很擔(dān)心太子李治會因為沒有功勞而無法讓李勣心服,繼而有威脅到李治皇位的可能。于是李世民的疑心和擔(dān)憂也越來越重,為了讓這件事情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解決,他開始了布局。
這天,李世民將太子李治叫到身旁,告訴他:
“我將不用任何理由直接將李勣貶官,如果他有所猶豫,我會立刻將他殺死,如果他沒有遲疑,直奔地方而去,那么你即位后可以把他升為仆射(唐朝宰相)。”
可以說,李世民的權(quán)謀之術(shù)是非常高明的,即使會得罪人,也不會讓太子背鍋,如果李勣聽話,到時候太子即位將他升為仆射,就是對其有恩,李勣也會因此效忠李治。
很快,李勣就來到了李世民的面前,李世民并未睜眼,而是冷漠的說道:“李勣,我任命你為疊州都督,即刻上任!”說罷,李世民將自己的眼睛微微睜開,眼神中透露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氣,看著李勣的反應(yīng)。
李勣從軍多年,也經(jīng)歷了權(quán)力更迭見識過為了皇權(quán)的血腥爭斗,他也很快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聽完李世民的話后,李勣沒有猶豫,立刻領(lǐng)旨謝恩,向李世民行禮告別后,轉(zhuǎn)身離開了大殿。
剛剛出門,李勣立刻囑咐隨從跟他去疊州上任,隨從立刻問道:“將軍,要不要回家準備行裝?”李勣聽完立刻說道:“不用,立刻去疊州!”就這樣李勣剛出皇宮,連家都沒有回直接縱馬朝著疊州方向疾馳。
聽聞此消息后的李世民,也終于舒了一口氣。他的心里是不想殺掉李勣的,因為他知道李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將,日后征伐高麗還用的到他。隨著李世民的駕崩,李治即位,他立刻遵從父親的話,將李勣升為仆射,而且任命他率領(lǐng)精銳唐軍征伐高麗。
李勣按照著李世民生前定下的征伐高麗的策略,有計劃的實施,最終滅掉了這個困擾著隋唐兩朝的敵國。李勣也因此立下大功,深受唐高宗的喜愛。
身為大唐的名將,李勣先后輔佐三代君主,屢屢建立功勛卻不居功自傲,他的品德也被后世所稱贊。李勣有感于其他功臣子孫敗壞家業(yè)的事情,告誡后人不得做違法亂紀,敗壞家道的事情,而他在病逝之后,因為忠肝義膽,德才兼?zhèn)洌湎砦涑赏鯊R,被后世稱為“武廟十哲”之一。
信源:
《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