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兒童血鉛事件的曝光,讓全社會為之揪心。233名幼兒血鉛異常,稚嫩的身軀遭受如此痛苦磨難,令人無比憤慨,背后暴露的問題亟待徹查深究。在此,公眾有三問:
一問,辦教育的門檻在哪里?
辦幼兒園絕非易事,絕非開個雜貨鋪那般簡單。依據法規,辦園需要專業資質、合格場地師資,還要經過層層審批??缮媸掠變簣@的園長和投資人卻連基本的常識、基本的人性底線都沒有,竟同意后廚人員使用彩繪顏料制作食品。
這不禁讓人發問,當初他們是如何通過資質審批的?是審批流程本就寬松,還是執行過程中嚴重走樣?把關者的失職,讓無知者登上教育舞臺,孩子們成為無辜受害者。若辦教育的門檻可以隨意跨越,那教育的質量和孩子們的安全又如何保障?必須大幅抬高準入門檻,嚴格審查舉辦者及核心管理團隊的教育背景、專業資質和道德品行,將“懂教育、愛孩子、有基本安全常識”作為不可逾越的從業底線。
二問,有關部門的監管在哪里?
從幼兒園的日常運營到食品安全,教育、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肩負著監管重任,本應是守護兒童安全的堅固防線,可在此次事件中,防線卻千瘡百孔。早在2024年5月便有學生血鉛異常,園方卻持續掩蓋真相,直至今年7月群體性中毒暴發。
涉事幼兒園2022年9月28日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主體業態是單位食堂,經營項目是熱食類食品制售,可食材采購、加工流程的監管長期真空,日常檢查報告“一片祥和”,無人揭發顏料摻入的荒唐操作。監管的漏洞,給涉事者提供了可乘之機。這警示我們,監管不能流于形式,必須常態化、嚴格化。要加強對幼兒園的安全檢查,要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打破信息壁壘,形成監管合力,讓監管真正“在線”。
三問,檢測機構的公信力在哪里?
此次事件中,天水與西安兩地檢測結果出現了“平行宇宙”般的巨大差異,同一批孩子,在天水檢測結果被口頭告知 “正常”,而在西安醫院檢測卻普遍超過200μg/L,最高528μg/L,遠超兒童安全閾值。醫學上,血鉛檢測的允許誤差范圍應≤15%,西安市中心醫院作為國家重金屬中毒防治基地,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精度可達±5μg/L。
反觀天水,檢測機構未公開、方法不明,甚至未提供紙質報告,僅以口頭或微信通知結果,其可信度自然存疑。這種系統性偏差不僅讓家長陷入恐慌,更嚴重損害了檢測機構的公信力。血鉛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30天,若無排鉛治療,短期內數值不可能從“重度超標”自然回落至 “正?!薄R虼?,這種“選擇性正?!钡臄祿?,很難用“儀器誤差”解釋,更可能涉及樣本污染、方法不當甚至人為干預。檢測機構必須秉持科學、公正、嚴謹的態度,規范檢測流程,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及時公開透明檢測信息,重拾公信力。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檢測機構的監管,對違規操作的機構嚴肅懲處。
甘肅天水兒童血鉛事件令人痛心,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不容絲毫侵犯。期待相關部門能深刻反思這三大問題,痛定思痛,以刮骨療毒的決心和行動,補齊教育、監管、檢測等各方面的短板漏洞,給孩子們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讓類似的悲劇永不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