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六盤山麓之間的固原,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交匯地帶,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通衢之地。多元文化在此和諧共生、美美與共,編織成一幅絢麗的文明織錦。
象征中原禮制的“稼稷”卜骨、凸顯草原文化的動物紋飾件、中亞制作的鎏金銀壺、西亞薩珊風格的玻璃碗、裝飾著胡人樂舞畫面的綠釉陶扁壺……323件西周至隋唐時期的珍品齊聚上海博物館東館,7月9日起亮相“華彩六盤·寧夏固原文物精品展”。這是固原文物首次以如此大規模、成體系的方式來到黃浦江畔,不僅展示出古代固原地區多元文化交融的壯闊圖景,更以豐富的類型實證中華文明具有的強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
古代中原的戰略要地
步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置于獨立展柜的一件銅簋。它出土自孫家莊西周墓地,腹部兩側飾有半圓形耳,頸部以云雷紋作底紋,并飾一周帶狀獸面紋,足部飾一周帶狀夔龍紋。該銅簋與同遺址出土的銅鑾鈴、獸面紋銅車軸飾等青銅器,證實了西周早期周人的統治勢力已至今天的固原地區。
與之遙遙相望,“稼稷”卜骨聞名遐邇。它由黃牛肩胛骨制成,原為卜骨,后改制成為農業生產工具骨鏟,正面殘存一行豎向五字刻辭:“曰甶稼稷卜”?!凹陴ⅰ痹谶@行卜辭中字體刻寫較大,似有專意突出“稼稷”二字的意味。此“稷”字甲骨文字形首見,補充了“稷”字的古文字演變形態,或為一種種植作物。該卜骨出土自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姚河塬遺址,這是目前所見西周最西北封國的都邑城址,馬車及眾多車飾配件、玉禮器等豐碩考古成果實證了周王朝的禮樂制度在此地的充分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地區以中原文化為底色,也融合了北方草原藝術風格,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動物紋飾牌和青銅短劍。以本次展出的一件子母豹銅扣飾為例,區別于常見的動物相斗題材,它以透雕的手法表現了大小兩豹環抱相親的和諧場景?!坝文炼拥膫鹘y,使得草原居民偏愛以動物作為藝術表現對象,并運用于服飾和日常用具的裝飾?!北敬握褂[策展人、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研究館員王樾告訴記者,同場亮相的鹿形金飾、獅紋銅飾牌、虎噬獸金飾、人駝紋銅帶飾等,都體現了對動物細致入微的觀察,展出的多把青銅短劍,劍首也皆鑄有兩個背向連接的獸頭。
古老的絲綢之路重鎮
固原地區既是古代中原的戰略要地,又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上的交通重鎮,在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展廳中央陳列的兩件重磅展品——凸釘玻璃碗、鎏金銀壺,是絲路華章的生動注腳。凸釘玻璃碗外壁飾以連續的圓形凸起的凹球面,是典型的西亞薩珊風格玻璃制品?!斑@是薩珊王朝時期伊朗高原生產的玻璃器,但當地出土的同類器型鮮少有凸釘裝飾且保存如此完好?!蓖蹰姓f,因為材質特殊,在地下埋藏了1400多年的該玻璃碗在當地也鮮少展出,這是其近6年來的首次亮相。
寧夏固原博物館的三件鎮館之寶,此次來了兩件,另一件是有著極高“曝光率”的鎏金銀壺。其形制規整,工藝水準與圖案內容在世界現存薩珊金銀器中都極為罕見。銀壺頸部的棱狀凹槽樣式與古希臘建筑中的廊柱相近,壺身用立體浮雕的形式表現出三組青年男女人物形象,有研究者認為該畫面表現的是古希臘“帕里斯裁判”和“特洛伊戰爭”故事。它由中亞工匠制作而成,承載著希臘故事,裝飾著波斯紋樣,又通過絲路貿易傳入固原地區,將歐亞大陸上的希臘文明、波斯文明和中華文明串聯了起來。
來自西亞、中亞的舶來品如何傳入固原地區?據透露,這兩件文物出土自李賢墓。他是北周時期頗有影響力的人物,曾長期鎮守敦煌一線絲綢之路要塞,較為容易通過商人獲得這類珍寶。傳承至今,它們以實實在在的器物形態,展現出不同文明之間交流融合的歷史事實,也生動地反映古代絲綢之路不僅是物質貿易的橋梁,更是文化交流的紐帶。
多元文化在此和諧共生
本次展覽中,最奪目的是狩獵圖金方奇。這件隋代器物長18厘米,寬14厘米,厚1厘米,由黃金雕刻,重達850克,置于展柜中發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胺狡妗?,在文獻中意為各地出產的珍奇物品。此件金方奇一面鏤刻細節豐富的狩獵圖像和蔓草紋花邊框,另一面刻82字隸書銘文。仔細看,從內向外分為四重結構,畫面內容細節豐富,體現了多元文化交匯地區文明和諧共生。
據記載,隋唐時期,固原稱“原州”,城內居住著大量入華粟特人。展線末端,以固原隋唐史氏家族墓出土文物為切入點,展現入華粟特人的中國化進程。這是國內首次發現的隋唐時期粟特人墓群,從此次展出的出土壁畫可以看出,人物造型方法為典型的中原式,線條遒勁有力,變化豐富。而面覆金飾、口含金幣的葬俗,又體現出對中亞人部分傳統習俗的保留。
展廳呈現的最后一件展品——樂舞綠釉陶扁壺,則見證了胡人樂舞隨著絲路傳入中原。該扁壺上窄下寬,壺腹中部為一組深目高鼻、身著胡服的七人奏樂起舞的浮雕圖案。據記載,以胡旋舞為代表的粟特傳統樂舞,曾掀起了一陣胡風潮流,到唐代更是風靡一時。
“西周至隋唐時期的固原,以其文化交融之美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洞察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窗戶,從而深化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認知,增強文化自信?!鄙虾2┪镳^館長褚曉波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東南與西北文化對話的橋梁,更是滬寧文旅合作的嶄新篇章。
展覽揭幕之際,固原市農文旅宣傳推介活動同步舉行,向人們發出“清涼夏日·固原邀約”。上海博物館東館戶外廣場,“六盤山下 固原禮·物”大集匯聚六盤山牛肉、蔬菜、水果、藥材等特色物產,吸引眾人駐足品鑒。以“四色固原”為靈感源泉開發的13類200余件文創產品隨文物一同亮相,并在博物館內設專柜展銷,讓固原的千年文脈以全新方式“活”起來,成為爭相選購的文化伴手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