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是新中國著名的將軍縣,走出了五十多位開國將軍,其中黨內地位最高的是蘇振華,曾出任政治局委員;領導職務最高的是張震,擔任過軍委副主席。
而他們兩人在革命初期,都曾是另一位平江人吳自立的部下,然而在1955年吳自立卻僅為少將,這是為何?
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脾氣。吳自立覺得不對的事情一定會反駁,無論對方是誰、無論有什么后果。
最厲害的是,1959年以后,他還拍了一部電影想要為彭總正名,哪怕被審查批判,他也直言不諱。這個勇氣,著實難得!
吳自立1902年出生于湖南平江,19歲時因生活所迫加入湘軍,北伐之際已成為代理連長,算是一名基層軍官。
但也是在北伐期間,有兩件事情對吳自立影響巨大,一是北伐軍光復南京,在我們自己的領土上遭到英國軍艦的炮擊,造成軍民傷亡。
一些官兵氣憤不過當場還擊,可事后國民黨為討好外國人,竟將自衛(wèi)反擊的士兵槍斃了。吳自立對此深惡痛絕,怒罵:大土匪小土匪總是土匪!新軍閥新軍閥總是軍閥!
二是他在軍中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北伐軍里還是有很多進步人士的,通過與這些人的接觸,吳自立認為救國之道在此。
所以當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他毅然離職回鄉(xiāng),恥于與之為伍。
1928年末,吳自立在平江入黨并參加紅軍游擊隊,不久出任紅五軍第二縱隊中隊長、特務大隊大隊長。
這個特務大隊可謂藏龍臥虎,轉戰(zhàn)鄂東南時收下了一個宣傳員叫王惟允,后改名王平;回到平江作戰(zhàn)之際又有一位叫蘇七生的青年帶同鄉(xiāng)來投,后改名蘇振華。
當然,這兩位后來的開國上將在特務大隊時間不長,倒是有兩位后來的開國中將跟吳自立關系密切——特務大隊宣傳員張震、司號員邱創(chuàng)成。
尤其是張震,兩人在特務大隊是上下級,后來在1師1團也是。張震擔任團宣傳隊長,吳自立在彭紹輝負傷治療后,代理過團長。此后部隊在不斷整編,分分離離。
1932年吳自立出任1師代參謀長,張震因被指是富農,從連指導員降為師部文書,兩人的接觸又頻繁起來。
不過也是在1932年的7月,吳自立同樣遭到撤職。當時部隊里掀起了“肅反”運動,保衛(wèi)干部胡亂抓人,一時間人人自危,士氣受到嚴重影響。
吳自立看不慣這種局面,就找到師政委黃春圃(即江華)吵過多次。可惜沒起到效果,自己還被扣上“反政委制度”的帽子,改任軍團司令部通訊員,黨籍也被開除。
后經(jīng)多次申訴,加上中央察覺到擴大化趨勢太嚴重進行糾偏,吳自立的職務有所恢復,只是很少再有到一線帶兵的機會了。
一般人遇到如此重大的打擊,或多或少會改變點脾氣,處事要更圓滑。但吳自立沒有,只要看不慣的,仍然仗義執(zhí)言。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吳自立被任命為新四軍軍部副官處處長。作為一個走完長征的老紅軍,他非常明白獨立自主的重要性,就很不理解項英對國民黨的退讓。因此在軍部也跟項英吵過,結果再次被免職,直到周總理去新四軍傳達中央精神時,吳自立才被解放出來。
當時項英在新四軍內部權力很大,中央考慮到吳自立在那邊會比較難開展工作,之后就又把他調回延安擔任軍委后勤經(jīng)濟建設處處長。而在延安,他還是有幾次因脾氣跟人起沖突。
八路軍總政治部在1941年曾為老紅軍頒發(fā)過一次紀念勛章,吳自立發(fā)現(xiàn)個怪事,有的老紅軍因職務低沒有勛章,有的級別高并非紅軍卻有勛章。
他立馬去找到時任總政組織部部長的耀邦同志詢問緣由,獲悉是人數(shù)過多、材料不夠的原因后,吳自立火了:
這是紅軍紀念章,只要是紅軍,不管人家是炊事員還是警衛(wèi)員,你都要發(fā);不是紅軍的,職務再高也不能發(fā)。
耀邦同志還想解釋,但吳自立越說越激動:“這樣亂發(fā)的話,還有什么意義?這種牌牌發(fā)給我,我就拴在狗尾巴上去找毛主席。”
最后他還憤怒道出一句:我參加革命的時候,你還在穿開襠褲呢!
兩人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耀邦同志被搞得下不了臺。幾十年后吳自立之子吳東征尋求耀邦同志的幫助,耀邦同志伸出了援手,但也說起了此事:
你爸爸是好人!但你爸爸和我私交不好,盡管那些都是工作上的分歧,但你爸爸罵起人來,有時真讓人受不了,把我罵了個“狗血淋頭”。
而吳自立要將牌牌掛在狗尾巴上這句話,后來運動期間被人張冠李戴,說是吳自立對軍銜不滿,導致多受了不少攻擊。
還有1945年,吳自立在中央黨校二部學習,聽說即將召開七大的消息后,馬上給主席寫信希望能允許旁聽。主席也很快回信“自立同志:關于要求旁聽七大會議問題,我已轉給該會所組織的委員會考慮。”
之后他天天去組織部詢問結果,得到的最終回復是“七大會議沒有旁聽席”,他氣得又給毛主席寫信,一面請求查明自己的歷史問題,一面詢問為什么有的干部可以帶老婆,自己卻連旁聽都得不到批準。
主席再次認真回信:自立同志,你對革命的忠誠沒有人懷疑。至于參加七大會議問題,這是另外一回事。請你不要因這個問題過于精神苦惱。還是吳自立的老首長彭老總來勸說,他才沒有再糾結。
從上述幾件事可以看出吳自立的性格,倔強、較真、認死理,包括建國后也是如此。
因長期在后方工作,起點很高的吳自立,1955年僅被授予少將軍銜。對于這些,他倒不在乎,表示比起犧牲的戰(zhàn)友,自己已很幸運。
但是1959年彭總被批后,他那性子又一次忍不住了。他聯(lián)絡了70多位平江籍的高級將領和地方干部幫助編寫平江斗爭史。趁此機會,吳自立也撰寫很多彭總的貢獻合編在內。
后來他更是力主推動電影《怒潮》的立項、出品,包括創(chuàng)作他都有參與。這部電影看似在講秋收起義,但鏡頭絕大多數(shù)在平江拍攝,幾位主角原型也是出自紅三軍團,實質就是在講平江起義。
吳自立希望用這種方式來隱性宣傳彭總,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徹底正名。
然而,他先等來的是批判。1964年有人給他扣帽子說是“利用編寫革命史為彭翻案,是一個很囂張的反黨分子”。
說想為彭翻案,吳自立承認,可絕不同意強加的“小集團”帽子。只是當年那個環(huán)境,想翻案也受到了影響,隨后他職務被撤銷,履歷遭到?jīng)_擊。
1973年,吳自立確診癌癥,由于身上有不好定性,沒人敢送去救治。兒子吳東征找到了耀邦同志,這才得到幫助。
只是這時吳自立的身體已經(jīng)很不好,1975年還因遭遇車禍早早離世,很是可惜。
假如吳自立圓滑一些,憑借1930年就當上主力團團長的資歷,后面發(fā)展肯定會更順利,55年也不會只是少將。但,總有一些人認為正義和真理,比其他任何東西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