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賣市場的一場大戰可謂是愈演愈烈,而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騎手們成為了一個特別的受益群體,不少騎手實現了日入過千的“小目標”。
7月5日,淘寶閃購、美團、京東外賣三家平臺單日外賣訂單量合計超2億單。如此驚人的單量,得益于平臺近乎免單的補貼力度。美團發放“滿18減18”“25減20”這類無門檻大額券,淘寶閃購也推出各種優惠,消費者紛紛涌入平臺下單。
在這場外賣大戰中,外賣員們迎來了“高光時刻”。外賣員王先生說,7月5日當天他跑了100多單,賺了1000多元。而外賣員老嚴更是創紀錄地跑了127單,掙了1700多。平日里,騎手們跑一天外賣也就賺一二百元,可在補貼大戰的這幾天,收入直接翻了五六倍。
高額的收入背后,是騎手們在高溫下的辛苦奔命。40度的高溫下,騎手們在馬路上穿梭,電動車上的人影被烤得發晃。為了多接單多賺錢,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取單時,擠在奶茶店門口等餐的騎手排成長龍,取一單動輒卡上半小時。系統里訂單數字不斷往上蹦,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手機發燙的不僅是屏幕,還有他們透支的體力。
然而,騎手日入過千的現象只是外賣大戰的一個側面。平臺燒錢補貼的背后,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對于商家來說,尤其是奶茶店等,訂單量暴漲數倍,可利潤卻被嚴重壓縮。濟南世茂廣場的滬上阿姨店,因為平臺活動一天制作了近3000杯飲品,店員們從早忙到晚,可算下來利潤卻少得可憐,甚至還要賠錢。
消費者在這場大戰中,看似享受著低價甚至0元的商品,薅到了羊毛。但也有消費者擔心,商家為了應對爆單可能會降低服務質量,甚至影響食品安全。
這場外賣大戰,讓我們看到了資本為了搶占市場的巨大手筆,也讓我們看到了騎手、商家和消費者在其中的不同境遇。騎手們在這幾天里確實賺了個盆滿缽滿,但這樣的“繁榮”能持續多久呢?當補貼大戰結束,一切又將回歸平靜,騎手們是否還能有這樣的高收入,商家又該如何恢復正常經營,消費者還能否享受這樣的實惠,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外賣行業的健康發展,不應僅僅依靠資本的補貼,還需要建立一個讓商家有利潤、騎手有尊嚴、消費者得實惠的良好生態。希望在這場大戰之后,各方都能找到一個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