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村民盤某因五年前挖的三株"野草"面臨刑事處罰。這三株被鑒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大葉黑桫欏的"盆栽",讓這個普通農民陷入了法律漩渦。大葉黑桫欏是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植物。
野外生長極其緩慢,一米高的植株需要數十年時間。盤某挖走的最大一株已經枯死,這種損失無法彌補。法律明確規定私自采挖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屬違法行為。
不管是否知情,只要實施了采挖行為就構成違法。
廣西近三年已查處17起類似案件。
這些珍稀植物外形普通,與常見野草難以區分。大葉黑桫欏葉背的灰色孢子囊群是專業識別特征,普通農民根本無法辨認。
海南曾有人為藥用砍伐641株桫欏被判刑。珠海破獲的盜挖金豆黑骨茶團伙通過直播拍賣牟利。
這些案例顯示保護力度正在加強。警方建議上山做到"三查四不":查名錄、查區域、查法規;不采摘、不購買、不采挖、不郵寄。手機查詢保護名錄比肉眼辨認更可靠。
桫欏類植物對生態環境要求苛刻。它們需要高濕、遮陰、無污染的原始森林環境,人工培育成功率極低。
野外種群一旦破壞很難恢復。
這個案件引發了對普法教育的思考。在農村地區,很多人確實不了解哪些植物受保護。
但法律不會因為不知情而免除責任。
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
在自然保護區、景區等重點區域設置明顯標識,讓老百姓一眼就能認出受保護植物。農民朋友們要注意了,上山看到漂亮植物別急著挖。先查查是不是保護物種,這個簡單的動作可能避免大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