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倆月,廣西、河北等多地農村拆遷動靜大。河南剛調完補償方案,新一輪拆遷要來了。農民盼拆遷到自家,又怕安置出岔子。
拆歸拆,盼歸盼,農民心里有本賬。
整村搬、易地遷、城中村拆,方式各不同。但農民更念新農村建設——不離宅、不離根。老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這話在理。
現在補償有三種:現金、安置房、混合補。怪事來了:越來越多農民不要安置房,只要錢。安置房質量不穩,工期拖半年是常事。
拿現金能去縣城買房,娃上學、看病都方便。
政策也在變:城鎮開發邊界內,新批安置地少了。現金補償可能成主流,慢慢往普通村蔓延。浙江海寧有個例:6個村140戶抽宅基地。
70塊新宅基地,農民自己挑位置,這事兒稀罕。
除了補償,還有四類房要小心——過段時間或被拆。
占耕地蓋的房,去年山東有個菜棚被推平了。亂搭亂建占路的,村口王大爺的門臉要拆。沒審批就蓋的房,補手續來不及,直接拆。
危舊房漏雨墻皮掉,自己不拆,過段時間強拆。
建房得守規矩,該批的批,該拆的拆。河北出政策:縣域統一規劃住房,優化布局。新農村建設好是好,可別光拆房不抓生產。
農民最擔心:拆了房,收入沒保障咋辦?房票安置在試點,不想要能8折賣給中介。
戶口遷出的,趕緊遷回來——安置按人數算。
政策說要尊重農民意愿,聽證會能談安置方式。
拆歸拆,農民要的是“住得穩、日子好”。
現金雖靈活,宅基地安置更實在——根還在村里。咋選補償,農民心里有桿秤:看需求、看政策。未來半個月,多地要發拆遷通知,得盯著點。
具體咋補、咋安置,問村委會最準。提醒:政策有差異,以當地最新文件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