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草/口述素材,伊河生活/整理,為閱讀順暢故事有合理虛構】
1982年11月份的一天,當兵4年的二哥退伍回村路上遇見爹,二哥不僅沒有喊聲“爹”,反而操著一口南腔北調四不像的語言和爹說話,哪料到爹抓起一根木棍對
二哥就是一頓暴揍。
1982年我12歲,二哥在部隊上當兵,十一月份二哥給家里寫信(我是二哥和家里的信使),說他近些日子就退伍回來了。
11月份的一天下午,我跟著爹下地干活,爹在犁地,我在地頭玩耍,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爹收拾好犁,點起了他那旱煙袋,扛起犁頭往家走,而我則趕著老牛跟在后面。
我們走出嶺下的自留地,慢慢走上坡路,走上回家的那條長長的土路。
深秋的夕陽沒了夏日的狂躁,有的只是懶洋洋的暖意,照在身上暖暖的。
土路,老牛,踩著地上飄落的樹葉,父子三人一聲不吭往家走,田野里的這一幕沁人心脾。
我們在前面走著,突然身后傳來腳步聲,我扭回頭一看,頓時驚喜地大叫起來:“爹,你快看,二哥退伍回來了!”
爹停下腳步,用他那渾濁的眼睛看著漸漸走近的二哥。
二哥手里提著一個大大的提包,肩膀上還背著一個背包,身上的軍裝沒有了神奇的紅領章。二哥微笑著,用手撫摸著我的頭。
令我意外的是,那一會兒二哥竟然沒有喊爹。
二哥這人很怪,當兵走時還一直和我們一樣喊爹娘,可他當兵的第二年起,在寫給家里的信中,就不再稱呼爹娘,而是改稱“爸爸、媽媽”,爹看過他的信之后,自言自語地說道:剛當了兩天兵,就嫌爹娘這叫法太土了……
二哥看了爹一眼,用一口南腔北調四不像的話問爹:“老頭兒,你扛這個稀奇古怪的東西是啥玩意,干啥用的……”
沒想到爹聽到二哥這樣說法,嘴里頓時罵到:“你個混小子,當兩天兵話家鄉的話都不會說了?”爹隨即放下肩上的犁頭,順手從路邊撿起一根粗木棍,揮舞著朝二哥的腿打去。
二哥沒防備爹會打他,連忙躲藏,但腿上結結實實挨了兩根,痛得他丟掉了半土不洋的普通話,直接用我們老家的話大聲求饒:“爹,我錯了,您別打了,恁痛啊……”
爹住了手,二哥搓著被打痛的腿,還在一個勁地吸溜……
回家路上,二哥悄悄對我說,剛才咱爹打我的事情,回家后誰也不要說啊,我笑
呵呵地看著二哥,并沒有立即答應,哪曉得二哥眼睛一瞪:你要不答應,看我回去咋收拾你!我連忙點頭答應。
二哥和我們一起回家后,爹一聲不吭把犁頭掛到了院墻上,然后坐在院里的一排石頭上,“吧嗒吧嗒”吸著他的煙,不時傳來咳嗽清痰的聲音……
但是,爺爺、奶奶和母親以及妹妹卻格外高興,他們圍住二哥問這問那,二哥從提包里掏出了給全家的禮物,家里成了團聚和溫暖的海洋。
晚飯后,母親把二哥安排到了我的房間。其實,我現在住的房間以前就是二哥和我一塊住的,他當兵走以后,這間屋子就成了我的房間,我們的房間同時還是家里囤糧食的地方。
由于房間里只有一張床,晚上我和二哥就擠在一張床上。
我很好奇地問二哥,你當兵后和當兵前變化很大,除了長高和長胖之外,最明顯的變化是說話和我們幾個都不一樣了,話里有我們聽不懂的地方,而且洋氣了不少,你咋變化恁大啊……
二哥望著頂棚上糊著的報紙,給我講述了他入伍后因方言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令我大開眼界。
二哥當兵的地方在距離我們家1600多里,部隊講五洲四海,他們連隊的干部戰士來自全國二十多個省份,而他們班的戰士就來自河南、湖南、四川、廣東四個省。
他剛到連隊時,班上兩個湖南益陽桃江縣的兵說話時,他們根本聽不懂,而二哥
他們講話,雖然說班上的同志能聽懂一些,但經常是耳朵、嘴巴一起上才勉強聽懂一半,剩下的連蒙帶猜。
當兵要站崗,因為方言不通,二哥和湖南兵因站崗交接班鬧了誤會,睡夢中的二哥沒聽明白桃江兵說的啥,結果繼續睡覺,造成空崗一個小時的嚴重情況(夜里一點至兩點)……
事情發生后,那個桃江兵和二哥各說各有理,最后竟然當著排長的面吵了起來,鬧得很不愉快。
結果他們兩人都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并在班務會上做了檢查。
還有更嚴重的,連隊的河南兵和四川兵因方言不通造成誤會,差一點引起兩個地方的戰士打群架!
后來,連隊覺得戰士都講方言嚴重影響訓練和生活,于是就提出了“一定學會講普通話”的要求,提倡在日常交往中不要講方言,而改講普通話,時間一長,盡管二哥他們的普通話很不標準,但總歸能和各地來的戰友正常交往了……
二哥退伍回來了,和村里人說話時,時不時地會冒出一兩句半洋不洋的普通話,他的話一出口,總會招來村里人的笑話。
后來,二哥十分注意說話的對象,戰友們來看他,他們就講部隊里的普通話,而和村里人說話,就講當地方的方言。
有意思的是,二哥回來后,我們當地方言從他嘴里說出來,也變得半土半洋、四不象,以至于二哥接連相了三次親都沒了下文,據說女方家長嫌二哥“不著調”!
后來,還是二哥中學同學為他作媒,我才有了二嫂。
1990年我考上省里的一所大學后,我們班的學生不僅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方
言又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問題,但有二哥的前車之鑒,我盡可能“保持本色”。
大學畢業后,我分市里一個單位工作至今,但一直鄉音未改。
方言是一個人的聲音符號,是堅守還是融合,都無可厚非,但為了走得更遠,最好還要會說普通話!
【素材來源于提供者,文章根據真實事件和人物采寫,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