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托萊西單抗注射液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單克隆抗體,憑借其半衰期長、用藥靈活的獨特優勢,以及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方面的“雙降”卓越能力,在成人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和混合型血脂異常治療中脫穎而出,展現出非凡的治療潛力。
近期,一項聚焦中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使用托萊西單抗的療效和安全性的3期臨床研究的事后分析在
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2024 IF:10.6)雜志正式發表 [1] 。為此,特邀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周玉杰教授就該研究設計、研究結果及臨床意義分享觀點,期望能為臨床醫生優化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血脂治療提供寶貴指導。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從LDL-C到多靶點協同
霍勇教授指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癥,因此加強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至關重要。在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上,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HDL-C)、載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和Lp(a)等都是臨床醫生應當密切監測的血脂指標。霍勇教授指出,盡管LDL-C通常被視為首要靶標,但非HDL-C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這是因為LDL-C和非HDL-C水平的升高,都會顯著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進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有效控制LDL-C和非HDL-C水平至關重要。2024年《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就明確建議將LDL-C和非HDL-C同時作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管控的首要降脂靶點[2]。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TG和Lp(a)作為潛在治療靶點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關注。臨床研究證據顯示,兩者升高同樣在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事件的形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3,4]。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時,臨床醫生應當更加全面地關注血脂靶點,以期更為有效地管理疾病。
托萊西單抗,為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治療“破局”
周玉杰教授表示:我國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率高、控制率低,亟需更強效治療方案。在此背景下,我國首個自主研發、全球第三款的PCSK9單抗——托萊西單抗成為破局關鍵。其快速、強效、平穩的降脂特性已獲3期臨床試驗驗證。本次研究希望通過整合包含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的樣本數據,客觀地呈現臨床實際診療中復雜多樣的患者人群特征,從而顯著增強研究結論的普適性與客觀性,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治療依據。
具體而言,本研究旨在對托萊西單抗的三項3期臨床試驗(CREDIT-1、CREDIT-2和CREDIT-4)[5-7]的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進行事后分析。在療效方面,主要終點是從基線到第12周LDL-C水平下降的百分比。次要終點包括:第12周時LDL-C水平低于1.8mmol/L的患者比例;LDL-C<1.4mmol/L且LDL-C降幅≥50%的患者比例;以及從基線到第12周非HDL-C、apoB、Lp(a)和TG水平下降的百分比。在安全性方面,安全性終點為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特別關注的不良事件包括超敏反應、注射部位反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肝損傷和肌肉事件。通過這些綜合分析,本研究為托萊西單抗在我國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中的應用提供新的循證依據。
血脂達標率達97%,且安全性良好
霍勇教授詳細介紹了研究結果,本研究分別納入182例和80例接受托萊西單抗和安慰劑治療的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所有參與者均為中國人,大多數為男性。托萊西單抗組的平均年齡為58.9歲,安慰劑組為58.5歲。
突破性的降脂療效
強效降低LDL-C: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接受托萊西單抗治療后,第12周時LDL-C水平較基線下降68.63%(安慰劑組為5.14%),血脂達標率(LDL-C<1.8 mmol/L)達97.19%(安慰劑組僅9.09%,P<0.001);84%接受托萊西單抗治療的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LDL-C降幅≥50%,且絕對值<1.4mmol/L,而這一比例在安慰劑組僅為1.3%(P<0.0001)。
血脂多靶點全面調控:T2DM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接受托萊西單抗治療后,第12周時非HDL-C水平較基線下降69.54%、apoB降低64.23%、Lp(a)水平下降36.39%(P值均<0.001)。
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安全性良好:托萊西單抗和安慰劑在不良事件發生率上無統計學差異。接受托萊西單抗的9例患者(4.9%)和接受安慰劑的7例患者(9.1%)報告了嚴重不良事件,兩組間無統計學差異。此外,超敏反應、注射部位反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肝損傷和肌肉事件的發生率在托萊西單抗組和安慰劑組中均較低且相似。
免疫原性低:本研究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人血清中托萊西單抗的抗藥物抗體(ADA),其靈敏度(陽性判定閾值為2ng/mL)為同類產品最高。結果顯示,無論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托萊西單抗誘導的ADA發生率均較低,且未觀察到ADA對藥物療效或安全性產生具有臨床相關性的影響。
托萊西單抗全面調節血脂譜,為糖尿病患者筑牢健康防線
周玉杰教授總結臨床價值:
1. 降脂強效且全面:周玉杰教授著重指出,在本項研究中,托萊西單抗展現出了卓越的降脂療效,顯著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LDL-C水平,近97%的患者治療后LDL-C降至1.8mmol/L以下,這一結果達到了2024年《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中對超高危患者的降脂目標。因此,對于基線LDL-C水平較高或他汀治療后仍未達標的患者,早期聯合使用PCSK9抑制劑可迅速實現血脂達標,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不僅如此,托萊西單抗在降低非HDL-C、apoB、TG以及Lp(a)等指標上均表現出色,充分彰顯了其全面調節血脂譜的強大能力。
2. 安全性良好且可靠:與此同時,托萊西單抗還具備良好的安全性,且免疫原性較低,這一特性為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長期應用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有力支撐。此外,與他汀類藥物相比,PCSK9抑制劑無肝毒性及肌病風險,更適合于他汀不耐受或需強化降脂的患者。
周玉杰教授進一步強調,托萊西單抗憑借其對多種血脂靶點的綜合管理能力,在糖尿病血脂管理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有望為高危糖尿病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帶來顯著的長遠獲益,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為這一特殊人群提供更為精準、有效的治療手段,助力他們提高生活質量,提升健康水平。
總結
托萊西單抗作為國內首款原研PCSK9單抗,在糖尿病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中展現出卓越的降脂療效與安全性:最新研究顯示,其可強力降低LDL-C近70%,達標率高達97%,同時顯著改善非HDL-C、apoB、TG及Lp(a)等多項關鍵指標,且安全可靠。這一突破性進展為糖尿病血脂管理提供了全新選擇,不僅貢獻了重要的糖尿病心血管風險管理循證依據,也再次彰顯了國產創新藥物的臨床價值。
專家簡介
霍勇 教授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心內科首席專家
國家衛健委心血管介入管理專家組組長
國家冠心病介入治療質控中心主任
世界華人心血管醫師協會會長
世界華人醫師協會副會長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副會長
亞洲心臟學會主席
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科學院榮譽院士
國家胸痛中心專家委員會主席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專委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院協會心臟康復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主編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院長
專家簡介
周玉杰 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學者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安貞醫院常務副院長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國家臨床研究中心學術負責人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術負責人
衛生優秀科技人才及領軍人才
新世紀國家級百千萬人才
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美國C3(復雜心血管介入治療)終身成就獎
FACC
FHRS
FSCAI
FESC
資深會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候任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介入心臟病協會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慢病防治管理委員會會長
參考文獻:
[1]Qi L, Shen H, Chai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foleci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cholesterolemia: a post-hoc analysis of pooled data from three phase 3 trials. Cardiovasc Diabetol. 2025 Jul 3;24(1):264.
[2]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血管代謝醫學專業委員會.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24,16(4):383-403.
[3]Nichols GA, Philip S, Reynolds K, et al. Increased residua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igh versus normal triglycerides despite statin-controlled LDL cholestero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9 Feb; 21(2): 366-371.
[4]Jin JL, Cao YX, Zhang HW, et al. Lipoprotein(a)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Prediabetes or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9 Jul;42(7):1312-1318.
[5]Huo Y, Chen B, Lian Q, et al. Tafoleci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CREDIT-1): a 48-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3 Sep 28;41:100907.
[6]Chai M, He Y, Zhao W, et al; CREDIT-2 investigators.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foleci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CREDIT-2). BMC Med. 2023 Feb 28;21(1):77.
[7]Qi L, Liu D, Qu Y, et al. Tafolecima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CREDIT-4):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JACC Asia. 2023 Jul 11;3(4):636-645.
“此文僅用于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平臺立場”
醫學界心血管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