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業
多年以來,醫美行業依賴渠道來獲取高額利潤,也苦于渠道在客源方面的局限性。但是渠道銷售依舊被諸多機構捧上神壇,置諸多消費者的體驗于不顧,離消費者越來越遠。
圖源:大眾點評消費者上傳,版權歸消費者所有
掛“三甲”,賣“私立”
近日,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爆出一則標題為中山一院打假廣州美恩整形美容醫院的帖子。
該網友在該帖中質疑到,廣州美恩整形美容醫院為何要利用三甲醫院中山一院進行商業引流?
圖源:小紅書
隨后在7月3日,該網友又發布了一條帖子,稱廣州美恩整形美容醫院用退休醫生冒充三甲名醫,據該機構宣傳稱,對于該網友的項目由中山一院教授主刀,而在事后該網友的調查發現,這位名醫已經退休,并沒有手術權限。
從該網友提供的截圖來看,廣州政務平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明確回復:“市民反映的醫生為退休醫生,2025年未授予我院手術權限,承辦單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圖源:小紅書
根據該網友提供的信息,廣州美恩整形醫院的銷售渠道告知其第二天要到廣州美恩醫院面診,面診的是“許教授”,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該渠道銷售人員所說,“許教授”的手術也可以去中山一院做。
圖源:小紅書
但是“許教授”在中山一院已經沒有授權,又如何可以安排在中山一院進行手術?
圖源:小紅書
至此,深度美業也有疑問,在宣傳中不直接說“許教授”是中山一院的醫生,只說可以在中山一院做手術,這不擦邊嗎?宣傳的醫生明明不能在中山一院為消費者實施手術,僅對手術地點本身,就不算虛假宣傳了嗎?
當然,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自己又沒說,只是渠道銷售的話術而已,如果真的在法律上追責,或許行為主體過于模糊,追責困難,但是該渠道銷售將該消費者引流到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又如何能說不是利益相關呢?
需要深度美業提醒醫美從業者的是,如果銷售人員用三甲醫院做幌子為私立機構引流,甚至有可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即便整形醫院可以在法律上把自己“摘干凈”,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掛“三甲”賣“私立”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利益相關機構又如何逃脫消費者的輿論譴責呢?
未使用項目被核銷
深度美業搜索發現,在社交媒體小紅書上,關于廣東美恩整形醫院的避雷貼并非個例。
今年4月,一位網友提到,自己在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直播間購買了產品,在其沒有給該機構工作人員核銷碼的情況下,該機構居然自動幫助顧客核銷。該網友曬出了聊天記錄截圖,以及訂單證明。
從該機構銷售人員的語氣來看,500元似乎只是小錢,醫美行業暴利可見一斑。須知,無論多少錢,消費者的錢都是消費者的錢,消費者尚未核銷項目,該項目的的消費憑證都是消費者的私人財產,別人的私人財產,無論一分錢還是一個億,作為商業機構都不應該伸手。
這樣的行為不但違背職業道德,還會引起消費者反感,機構的誠信蕩然無存,要求退費已經是消費者最體面的做法,機構也應該在流程上盡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用繁瑣的環節去卡消費者的退款。
圖源:小紅書
該網友的帖子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評論區也有諸多網友對該機構表達不滿。
圖源:小紅書
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至今已有8年,實繳資本1743萬。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廣州美恩整形美容醫院在2021年曾因發布“26年老品牌、省級整形醫院”等虛假廣告 被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59萬元。
該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在經營中存在諸多違法行為。
該機構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發布虛假宣傳內容,具體包括在醫院簡介頁面宣稱該機構是26年老品牌、省級整形醫院、擁有四級手術資質、24家機構授牌、國際化醫師團隊、30篇論文專著等不實信息 。在醫生黃禮頁面虛構博士、國際注射大師等頭銜。在李海丁頁面偽造其是華南美膚中青年代表專家稱號。在穆雄錚頁面使用中國頜面雕刻泰斗等未經證實表述。在沈紹勇頁面標注改臉王、俏鼻王等夸大稱號。在陳宏斌頁面謊稱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并且自封自然派精雕大師。 此外,官網醫生介紹中許揚濱被包裝為鼻綜大師、刀尖上的藝術家。陳宏彬同樣標榜自然派精雕大師,還發布7例無法提供患者手術記錄及身份信息的虛假整形案例。
圖源:天眼查
據資料顯示,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實際成立于2017年6月,2017年8月才取得執業許可。所謂的26年老品牌等表述純屬虛構,所有泰斗、大師等榮譽及資質均無官方認證材料支撐。
該機構在官網及微信公眾號實際發布的廣告內容嚴重超出經批準的廣告范圍,根據廣東省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核準內容僅允許發布醫院名稱、地址、電話及美于形恩于心六字廣告語。但實際宣傳中包含大量整容業務介紹 優惠項目推廣及前述虛假內容,屬于未經審查擅自發布醫療廣告。
該機構還在微信公眾號中使用新年速美開運整形等含迷信誘導內容的廣告用語進行促銷。
上述一系列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十四)項。
圖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空白合同帶來的醫美之殤
如果模糊宣傳給消費者帶來的是信息不透明的選擇失誤,那么,讓消費者簽署空白合同,則會讓消費者的維權變得異常艱難。
2025年5月20日,有消費者在消費保平臺上發布投訴,該消費者稱,自己于2024年11月5日在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被醫助以單眼皮顯老需全切改善為由誘導,使該消費者刷信用卡消費7495元。值得一提的是,該機構與該消費者居然簽訂的是空白合同。
據該消費者描述,在手術之后出現了雙側重瞼線的不對稱,左眼寬8mm,右眼6mm、內眥贅皮矯正過度導致眼角疤痕增生、上瞼下垂且抬眼費力、伴隨有持續性異物感。據三甲醫院診斷說明,這屬于組織去除過多所導致。
因此,該消費者對該機構發起了“違反《廣告法》第28條虛假宣傳,未達到宣傳效果。違反《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11條,未告知手術風險及替代方案。違反《民法典》第1218條,因過錯造成患者損害。”的相關投訴。
圖源:消費保
與此同時,消費保平臺上還存在著諸多消費者對該機構的投訴,2024年6月5日,據消費保平臺上的消費者描述,她在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購買了手部脫毛半年卡和腿部年卡。由于脫毛一次后長了黑斑,消費者不想再繼續脫毛,要求退費。
然而,該機構的銷售表示不退不換,一直拒絕退費。該消費者認為其權益未得到保障,希望監管部門調查此事。
圖源:消費保
多平臺消費者發起投訴
除消費保外,黑貓投訴和大眾點評等平臺上同樣能看見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的身影,如果單一消費者或單一平臺不能說明什么,那么,諸多平臺上的投訴與差評,是否能為消費者帶來參考?
3月20日,黑貓投訴平臺上的該消費者稱,其于2025年2月16日在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進行消費,在該機構未與該消費者確定手術方案的情況下被誘導交款共12萬元。直到2月22日該機構才確定好手術方案,做單頜以及頦成型項目,最后總計費用共106000元。
據該消費者描述,其于2月22日開始住院,此期間詢問退費事宜,該機構回答說要等7天后出院才能辦理退款的14000元。然而當消費者出院后,該機構又說要等15個工作日后才可以退款,但超過15個工作日仍未退款。
該消費者懷疑醫院惡意拖延不愿意退款,且未提供給消費者應該有的檢查資料、合同、收據和發票。該消費者懷疑院方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
該消費者還提到,該院手術價格對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溢價情況嚴重。遂要求該機構立即處理退款、賠償、處罰并道歉。截至深度美業發稿前,該投訴顯示仍在處理當中。
圖源:黑貓投訴
還有一條投訴發布于2023年8月29日,該消費者于2022年8月17日在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購買了雙眼皮去皮去脂的項目,共花費4307元。該消費者指控該機構存在虛假宣傳、違規經營、超出經營范圍等行為。
據消費者描述,她原本想做埋線,被醫院醫生建議做了全切。在做手術時,消費者疑似聽到主刀醫生讓其助理來進行縫線,全然不顧消費者的手術效果。
在手術后一年多,該消費者的雙眼皮出現多層眼皮和肉條感,大小眼變得更加嚴重,寬度大小不一樣,眼皮有時會疼。消費者希望該機構退款,但院方也是拒絕協商不給退款,還否認了手術失敗和對消費者造成的危害。消費者希望有關部門幫忙協商退費。
該投訴至今已近兩年,但是截至深度美業發稿前,該投訴尚未被分配。
圖源:黑貓投訴
在大眾點評上,廣州美恩整形美容醫院的差評多達64條,消費者們紛紛對該機構的服務態度,產品質量,宣傳效果,手術操作規范等發出質疑。
圖源:大眾點評
從2021年因虛假廣告被行政處罰,到2025年掛“三甲”賣“私立”的營銷亂象,廣東美恩整形美容醫院似乎沒什么改變,又似乎學會了一些,比如發布主體,就從該機構轉移到了渠道銷售。這樣的轉變值得消費者思考,也值得監管部門去思考,什么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深度美業多次強調,根據德勤《2024中國醫美行業洞悉報告》顯示,消費者體驗將成為醫美機構客戶留存的重要指標,值得每一家從業機構深思,渠道會枯竭,但消費者的“自來水”不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