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7日,黃河科技學院成功舉辦第八期“應用型高校課程體系開發與建設工作坊”。本次培訓為昆明文理學院專場活動,主題是教學管理與評價。學校執行董事、校長楊保成出席開幕式并作主題報告。本次工作坊特邀河南省教育評估中心副主任張新民教授、荊楚理工學院原校長劉建清教授作專家報告。培訓由教育教學中心常務副主任李高申和教師發展中心負責人亢志勇共同主持。
楊保成致歡迎辭,首先對參加工作坊的領導、專家和教師們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應用型高校要以專業建設為引領、教學管理為支撐、課程建設為基礎,構建產教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體系。他期待以本次工作坊為契機,與各高校同仁深化合作,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發展等領域協同創新,共同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實踐智慧與改革方案。
昆明文理學院黨委書記吳應利在致辭中強調,此次研修對學校迎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深化應用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他要求全體參訓干部珍惜學習機會,對標先進、學以致用,切實將研修成果轉化為迎評促建的實際成效,為加快建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校作出積極貢獻。
張新民從評估工作的新形勢出發,分析了當前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深入解讀了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核心內涵與時代要求。
楊保成以“國際借鑒與本土創新: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考”為題,系統闡釋了世界一流大學質量控制方法及原理,從體制機制改革、產需導向育人、課程體系重構、動態評估優化和數智化賦能等方面,介紹了黃河科技學院的改革創新實踐,為破解教育教學改革難題提供了新視野、新思路。
劉建清以“教務管理的研究與實踐”為題,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與問題,提出了教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學信息化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為高校教務管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在經驗分享環節,教育教學中心副主任李海霞以“課程質量治理:從標準制定到評估反饋的閉環機制構建”為題,介紹了黃河科技學院課程評估體系的構建、實施流程、評估結果反饋與利用等內容,為課程質量提升提供了清晰框架和操作路徑。課程改革核心團隊張涵以“數智驅動·育人重塑——黃河科技學院數字化平臺建設的創新實踐”為題,系統闡釋了通過構建標準化流程架構、運用專業化工具支撐、實施智能化技術賦能、實現可視化成果呈現的創新路徑。黨委學工部部長陸竹棠以“鑄魂育人 賦能發展 探索構建學生終身成長體系”為題,分享了學校構建“思政引領、身心發展、日常服務、視野拓展、職業發展、校友服務”六位一體學生終身成長支持體系的實踐經驗。
結業儀式上,楊保成校長為參訓學員代表頒發了結業證書。
李高申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要以兩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基礎,持續深化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加強全方位合作交流。雙方應著力推進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積極探索應用型課程體系改革與人才培養新模式,共同開創高等教育發展新局面。
培訓期間,參訓教師實地考察了中國民辦教育博物館、數字化展廳、創客工廠、綠色展廳等場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