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帶著生死關頭的真誠懺悔,“東陵大盜”孫殿英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再看看自己的兒女,給他們講講自己的過去,讓他們代父補過。
四十年后,孫殿英的遺愿應驗,他唯一的兒子孫天義果然走上了“代父補過”的道路。
提起孫殿英,后人對他盜掘清東陵的歷史頗為熟悉,從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兩座陵墓中,孫殿英盜取的珍寶文物足足裝滿了20多輛雙套馬車。消息傳出后,全國上下一片嘩然,紛紛要求嚴懲盜墓者,滿清皇室的遺族甚至將孫殿英告到了蔣介石那里。
為了平息眾怒,逃脫罪責,孫殿英開始四處托關系。他將一柄九龍寶劍托戴笠送給蔣介石,將慈禧口中的寶珠送給了宋美齡,包括宋子文、孔祥熙在內的國民黨上下各級官員,都受到了孫殿英的賄賂。
國民政府表面上要“查辦”孫殿英,但最后還是不了了之,沒有受到任何懲處。
1930年中原大戰開始后,孫殿英率部鎮守亳州,令蔣軍損失慘重。大戰結束之際,孫殿英卻搖身一變投靠蔣介石,被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五軍。抗日戰爭爆發后,孫殿英率軍抗日,1943年卻投降日軍,當了漢奸和平救國軍。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孫殿英又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先遣軍”,被蔣介石編為暫編第三縱隊,率部進占湯陰城,自此長期駐守于此。1947年豫北戰役打響后,劉鄧大軍對湯陰實施“圍點打援”的作戰方案。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解放軍攻占湯陰外圍重要據點張莊,令孫殿英向蔣介石緊急求援。蔣介石派出四個半旅馳援湯陰,結果被解放軍打的全線潰退,再不敢北援。孤立無援的孫殿英眼看解放軍步步逼近,急電蔣介石求援,結果蔣介石卻回復:“望兄以當年守亳州的精神頑強堅守!頑強堅守!”
這一封充滿諷刺意味的電文,讓孫殿英明白蔣介石不會再派援兵,只有死守城池,坐等“時機”。至于是什么“時機”,孫殿英自己也說不清楚,為了給弟兄們一個交代,孫殿英讓人在湯陰城南大街筑起神壇,供起他那把從不離身的“子龍劍”,請神明指點神機。
解放軍的總攻開始后,湯陰城墻被大炮轟出一個大豁口,解放軍很快控制了全城局勢。孫殿英自知大勢已去,向解放軍繳械投降,除了隨身攜帶的配槍外,那把“子龍劍”也被解放軍繳了去。
按照劉伯承的指示,軍法處對孫殿英特別寬待,特準他帶一名衛士照顧其生活。孫殿英吸食鴉片幾十年,被俘后深受煙癮折磨,經上級批準,軍法處派人冒險潛入敵占區買來鴉片,孫殿英當即跪地磕頭:“我的八路爺,您可給我弄來大煙啦,我咋感謝您呢?”
通過逐漸減少煙膏、增加桂皮含量的摻合辦法,孫殿英不知不覺戒除了煙癮。知道真相的孫殿英再次跪地失聲痛哭,高呼:“共產黨是我的再生父母,解放軍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自此,孫殿英開始進入痛苦的反思,為自己的過去作了真誠懺悔,但他終究還是因中毒太深,病情越來越重。彌留之際,他日夜盼望著能活到鄭州解放,這樣他就能夠再見親人一面,給兒女們講講自己的過去,讓他們代父補過。
孫殿英生前育有多名子女,但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孫天義。孫天義出生的時候,距離父親盜掘清東陵僅過去了三年。由于孫殿英常年在外奔波,孫天義對于父親的印象更多來自于母親。
孫天義的母親劉清貞雖然是孫殿英的妾室,但對于孫殿英盜墓的行為卻深惡痛絕。盡管孫天義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教導他不要觸碰那些“盜來”的文物,但孫天義從來沒有擺脫過“盜墓賊兒子”的身份。
好在劉清貞經常開導兒子,讓兒子擺脫苦惱,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并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新中國成立后,孫天義長期在西安外國語學院工作,是新中國翻譯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不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外語人才,還翻譯了大量西方經典著作,被譽為我國“翻譯界的泰斗”。
在孫殿英病逝40年后,時任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的孫天義出任陜西省文教委員會主任,分管的工作中包括保護歷史名勝和文物古跡。1992年,陜西省成立黃帝陵基金會,孫天義出任首任會長。
孫天義主導的黃帝陵整修工程歷時近10年,期間他自費前往海外講學募集資金,拒絕使用基金會經費出國。孫天義曾坦言,自己投身文物保護工作,既是對中華文明的熱愛,也是為了給父親盜墓行為的“贖罪”:“父親破壞文物的污點是抹不掉的,正因為如此,更增加了我保護文物的責任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