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寶馬也要造增程SUV了。
最近有外媒報道稱,寶馬正計劃重啟增程動力系統,將搭載于即將發布的第六代X5上,新車綜合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km,并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等市場銷售。
要知道,當初理想造增程車的時候,跨國大廠們可謂是吐槽聲一片,質疑它是一種落后、過渡的技術。
不過如今大家的態度180度大轉彎,當初吐槽得最厲害的大眾也即將推出首款增程車,寶馬也被爆增程車在籌劃中。
看來時間已經替增程技術證明,管他黑貓還是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其實寶馬在增程領域也是個老江湖,早在2013年推出的新能源車型——i3就提供增程版本,比理想ONE(參數丨圖片)還早了幾年。不過這款車由于技術缺陷、成本壓力、市場表現不好等原因,最終在2018年停產。
現在寶馬又“復活”增程技術,最大的原因應該在于想賺錢。現在市場上那些銷量好、能盈利的新能源車企,像理想、賽力斯、零跑這些,哪家不是靠的增程車?
再看看寶馬的財報,2025年第一季度總收入337.58億歐元,同比下降7.8%;凈利潤21.73億歐元,同比下降26.4%。
雖然這兩年寶馬電動車銷量增幅不小,但是對利潤表現沒有什么幫助,反倒還拖起了后腿。
主要是國內價格戰打得火熱,寶馬純電車不得不“打骨折”才賣得出去。經銷商這邊賠錢賣車,寶馬還得給補貼,再加上電動車本身就需要巨額的研發投入,肯定影響了利潤。
而且現在增程車的成本下降了,寶馬再次入局的壓力也沒那么大。就連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都表示:“過去增程車成本太高,現在電池便宜了,增程反而成了劃算的選擇。”
既要保證銷量,又能保證利潤,增程技術或許就是寶馬的那根救命稻草。
不過問題來了,寶馬旗下車型眾多,為什么要選擇X5來推出增程車型?
X5一直是寶馬利潤最高的車型之一,相比X3、3系這些走量車型,X5的售價更高,利潤空間更大,即使增程版定價較高,用戶也更容易接受。
因為一般買寶馬X5的人,大多是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成功人士,像高管、律師、醫生這些,他們不差錢,而X3、3系的用戶可能更看重性價比和實用性,如果增程版價格稍高于燃油車,可能就會望而卻步。
另外,寶馬X5是一款中大型SUV,有足夠的空間布置增程系統。相比之下,寶馬X3和3系等車型的車身尺寸較小,可能需要對車輛的結構進行大范圍調整才能匹配增程系統,開發難度和成本相對較高。
從市場定位來看,X5作為寶馬旗艦SUV之一,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夠高,如果推出增程版本,能比其他車型更快打開市場銷量。
而且理想L9、問界M9這些前輩已經替寶馬X5驗證過了,大尺寸增程SUV有的是人買單。不過寶馬X5被上面兩款車型搶走了不少銷量,如果再不跟進增程車型,后續可能就沒剩下多少市場份額了。
國內增程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不用多說,更可怕的是,小鵬、極氪這些品牌也準備入場,市場早已從“藍海”變成“紅海”。
寶馬這時候進場,壓力可不小。理想L9的舒適座艙、問界M9的鴻蒙生態,都是寶馬短期內難以復制的優勢。
但寶馬也沒閑著,在智能座艙方面早有打算,在今年上半年與華為達成合作,將開發基于鴻蒙系統的智能生態應用,包括BMW數字鑰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內的數字化服務,看來要在座艙上發力了。
另外寶馬也有自己的王牌——操控性和品牌光環,如果X5增程版能提供不錯的續航能力和駕駛感受,說不定能搶回不少高端用戶。
如今寶馬已經有推出增程車的苗頭,那么奔馳、奧迪會跟進嗎?
奔馳大概率會,現在奔馳中國正加碼“本土化研發”,光國內研發團隊就超過了2000人。也就是說,中國有著奔馳老家德國之外,覆蓋領域最全面的研發團隊。而且奔馳中國CEO都換成了中國人,增程這種“中國特供技術”遲早會上車。
奧迪可能還會觀望一陣,畢竟一直以來重倉的是純電車和插混車,也沒有任何小道消息表明它有這方面的想法。
如果寶馬X5增程版真的上市了,國產車也將面臨一定壓力。畢竟寶馬作為豪華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實力依舊強勢。
國產車要穩住市場,或許還是要利用性價比優勢,讓消費者覺得“買國產車比買寶馬更值”。
按照常理推測,寶馬X5增程版的起售價預計為60多萬,那么國產車守住市場也不難,理想L9(40.98萬元起)、問界M9(46.98萬元起)的價格優勢很明顯,足以抵消掉寶馬的品牌溢價優勢。
就算寶馬X5增程版決定咬咬牙,把價格定得再低一點,也不好搶理想L9和問界M9的市場,因為后面兩款車型仍留有降價的空間。
寶馬這次“復活”增程,是妥協也是真香,打臉什么的不重要,只要能賺錢就行。
最后,如果寶馬X5增程版真的上市了,你們會繼續支持寶馬還是選擇理想、問界這些國產品牌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