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25年7月4日,印度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遞交了一份正式通報。這份文件猶如一道驚雷:新德里決定對美國價值7.25億美元的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直指美方違背WTO規則的單邊加稅行為。印度選擇在7月9日美國關稅暫緩期截止前五天主動出手,不僅亮出了底牌,更讓華盛頓陷入尷尬境地——此刻白宮還在對外釋放“接近與印度達成協議”的樂觀信號。
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資料圖)
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在這場風暴中心劃下兩條清晰的界限:農業與乳制品是關乎國家命脈的“紅線”,絕無退讓可能。這絕非空洞口號:農業在印度GDP中占據高達16%的比重,更是莫迪政府最為倚重的政治基本盤。美方要求印度對轉基因農產品敞開大門,甚至要求印方放棄對奶牛飼料的嚴格限制(涉及非素食成分),這不僅可能摧毀本土脆弱的農業結構,更可能激化潛藏的社會矛盾。西塔拉曼強調,印度期待一份“大而好、美”的協議,但前提是不能以犧牲農民和民生安全為代價。
美國對印度輸美汽車零部件、鋼鐵、紡織品等產品加征關稅的要求,同樣觸動了印度的深層憂慮。莫迪力推“印度制造”戰略十年后,制造業占GDP比重竟萎縮至14.7%(2024年數據),甚至低于1968年水平。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本就利潤微薄,高額關稅無疑是雪上加霜。一位印度民族主義經濟組織領袖阿什瓦尼·馬哈詹的質疑代表了廣泛焦慮:印度的小型工業和本土制造體系,難道要為美國的固執而犧牲?
巴西總統盧拉(資料圖)
面對談判僵局,莫迪總理的行程悄然轉向南方。7月6日,他現身巴西里約熱內盧金磚國家峰會現場,其發言頗具深意。他將金磚平臺稱為推動“全球南方”合作的關鍵力量,并強調其有助于建立“平衡的多極化世界秩序”。在美印經貿對抗升級的微妙時刻,莫迪顯然希望借多邊舞臺傳遞明確信號:印度并非孤立無援,金磚伙伴是其應對壓力的戰略支點。峰會聯合聲明更是以“嚴重關切”的措辭,直指美國單邊關稅行動破壞WTO規則、擾亂全球供應鏈,這無疑為印度的立場提供了國際背書。
然而,特朗普政府選擇了強硬回擊。峰會當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體發出赤裸裸的警告:任何與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都將被額外加征10%關稅,“不設任何例外”。他同時宣稱,12份載有不同關稅水平的“通牒信函”將于7月7日中午發出,“無論他們接不接受”。這種以貿易為武器的政治脅迫,意圖威懾印度及潛在的支持者,將經濟議題粗暴地推入地緣博弈的戰場。
莫迪(資料圖)
印度的“先發制人”并非魯莽之舉。其貿易部長戈亞爾早已定下基調:印度將以“強者姿態”自信參與談判,國家利益是最高準則。向WTO通報反制措施,既展示了程序合法性,也為后續調整預留了空間。而選擇在金磚峰會這個時間點亮明態度,既尋求聲援,也在測試國際風向——莫迪深知,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時代,多邊平臺的價值正在凸顯。
這場圍繞農業紅線與貿易公平的較量,核心已超越單純的經濟得失。特朗普的“關稅外交”與印度在金磚框架下對WTO規則的堅持,形成了鮮明對立。莫迪訪問金磚并尋求支持,既是為印度談判團隊爭取回旋空間,也是在多極化進程中尋找立足點。7月9日這個懸而未決的關稅節點,將成為檢驗規則與強權孰輕孰重的試金石。無論結果如何,印度此次精準而強硬的出手,已為其在全球貿易博弈中刻下了不容忽視的獨立坐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