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風華(原黃陂觀察、陂人陂事),黃陂原創良心公眾號,用心觀察黃陂,用情推介黃陂
一篇原創文章,小編需要寫2個小時,但那些人要咱刪除或許只需要30秒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小編不再在此公眾號發布原創文章了(要看黃陂觀察原創的朋友,請移步今日頭條,關注“武漢三環外”這個賬號),和黃陂其他自媒體一樣,以轉載官媒的東西為主
5年里,小編寫了3500多篇原創文章,水平或許很差,但精神相當可嘉,各位可以看看黃陂其他自媒體,10年里,他們寫了幾篇(寫原創容易得罪人,因為你的觀點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和贊同)
小編一貫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你如果不原創,你做什么自媒體嘛(即使是門檻最低的抖音和直播,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原創)
黃陂
小編,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回農村生活,可惜現實不允許
首先,農村沒有就業機會,其次,農村醫療條件很差,沒有什么娛樂,回農村生活,除非你能耐得住寂寞,而且每個月有3000以上的退休金
等將來中國發達了,在農村生活應該會是一半以上人的選擇
過去,住在農村,你的身份就是農民(戶籍限制),但將來,中國肯定會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一樣,人民可以自由遷徙,想住哪里就住哪里,未來住在農村,未必等于農民
黃陂
現在的年輕人,開始往農村發展了,下面文字,截取自黃陂官媒:
雨后,黃陂區姚家集街道李家大灣的石板路上泛著微光,遠處山巒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吳荊丹坐在“鄉巴克”稻田咖啡的長凳上,手捧一杯現磨咖啡,眼前是綠得化不開的稻田。
大余灣的村咖。
一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灣。一年后,從這里“長”出來的“鄉巴克”連同山島里的咖啡吧、香溪谷畔的咖啡車、大余灣古村的石屋咖啡館等,共同繪就黃陂“村咖”遍地開花的活力圖景。
吸引年輕的吳荊丹們從會展、金融等行業“逆行”返鄉的,不僅是一杯咖啡的香氣,更是以“年輕力”解鎖鄉村新劇本。
年輕投資者“再造”鄉土空間
“適當的城鄉距離,恰恰是‘村咖’無可替代的魅力,它提供著都市里極度稀缺的松弛感。”1987年出生的吳荊丹是“鄉巴克”稻田咖啡的主理人。
這家開在村口稻田里的咖啡館,距市中心70多公里。
作為黃陂首家“村咖”,“鄉巴克”開業以來單日最高售出200多杯。今年初,吳荊丹又把“鄉巴克”咖啡車開進云霧山的杜鵑花海。
在吳荊丹看來,咖啡是媒介,承載鄉愁與風光的空間才是核心價值,“我們把咖啡館的場景引入鄉村,讓游客能在風景里真正放松下來。”
這個月,是溪谷咖啡開業一周年的日子。伴隨著香溪谷的潺潺水聲,這家咖啡店在旺季能日均賣出100多杯咖啡。
黃陂
無獨有偶,有人也在姚集利用現有的農村民房,開辦了一個“稻田咖啡”
有空,小編會去這些地方走一走,坐一座,觀察后寫文章分享給大家
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去黃陂鄉下創業,黃陂農村,不缺資金,欠缺的是idea和有文化的年輕人
要想年輕人回農村,社會氛圍必須改變,不要給年輕人太大壓力(工資必須過萬,必須買房買車),如果將來你一個月賺3000都沒人在背后議論的話,這個社會就真的適合生活了
歡迎大家加入下面群聊
請對號入座
前提條件是謹慎談論政治
每個禮拜冒泡一次
新黃陂人群,歡迎住在黃陂的新武漢人,黃陂土著居民群歡迎黃陂出生的網友,至于歷史群,歡迎對黃陂歷史和文化敢興趣的網友
黃陂
品讀黃陂
黃陂
黃陂風華
從老百姓的視角觀察黃陂
影響130萬黃陂人的優質公眾號
主編:黃陂散人
此位置廣告合作,有意者請添加小編微信號:mana914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