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當年我在山村當民辦教師,因為一件事我決定嫁給農村青年
當年在承德山區當民辦教師,因為一件事我被深深感動,我才下定決心嫁給了和我一起教書的農村青年,同學們都說我是一時沖動早晚會后悔,我父母當時也很生氣,還說再也不認我這個女兒。多年后,不光同學們改變了當初的觀點,我父母也不生氣了,每次我帶著他回娘家,我媽都做一大桌子好吃的,眉毛都笑彎彎了。
有關我的知青往事和婚姻生活經歷,聽我慢慢給大家講述。
我是1969年1月25日和同學們一起離開天津到河北承德地區插隊落戶的,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天是陰歷的臘月初八,天氣特別冷,我們都穿著厚厚的棉衣,還凍得瑟瑟發抖。
圖片來源網絡
火車到達承德后,我們又乘坐汽車繼續前行,最終來到了承德山區一個叫梁家營的小山村,我們七名天津知青被分在了梁家營八隊,梁東林隊長安排我們住在了隊部的兩間土坯房子里。
當年梁家營很貧窮很落后,鄉親們的生活很苦。不說別的,光看看鄉親們低矮破舊的住房和補丁摞補丁的穿衣打扮,就能知道鄉親們的生活狀況。
生活的苦和勞動的苦相比較,我們覺得勞動的苦累更受煎熬,剛參加生產勞動時,大家真的是壓腫了肩膀磨破了手掌。等春耕春播生產結束后,大家明顯曬黑了累瘦了,男生還好一些,我們女生照鏡子看到自己的容顏,心里說不出是啥滋味,我同學張淑香照著鏡子一個勁抹眼淚。好在鄉親們對我們天津知青特別關照,我們才少吃了不少苦頭。
那年初秋,隊里給我們蓋了新房子,成立了知青點,我們的居住條件才有了實質性的改變。最起碼下雨天不漏雨了,冬季屋里也能暖和一些。熬過了兩個春夏秋冬的歷練,我們學會了干各種農活,也漸漸適應了山村生活的艱苦。有了兩年的插隊落戶經歷,我們真正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不容易,也更加珍惜每一粒糧食。
1973年秋天,大隊書記安排我到梁家營小學當了民辦教師。梁家營大隊雖然人口不少,一共九個生產小隊,可學校的規模不大,學校一共五間教室,算上我一共三名老師,四年級只有七名學生。我沒來教書之前,郭校長一個人教三、四年級兩個班的學生,梁兆瑞老師教一二年級的學生。
因為學校距離我們八隊知青點四里多路,冬季下午放學天就黑了,我一個人回知青點還真有點打怵。學校的郭校長就把辦公室間隔開來,外面作辦公室,在里間屋搭了火炕,讓我在學校里吃住。
當時的學校沒有圍墻,四周距離社員家最近的也有幾十米距離,擔心我夜里害怕,郭校長就讓離學校比較近的一名三年級的女生給我作伴,晚飯后我正好能幫她輔導作業。
之前我沒有教書經驗,校長就讓我教二年級的學生。梁兆瑞看我給學生上課很緊張,他就告訴我怎樣給學生上課,怎樣批改學生的作業,還讓我聽他給學生講課。在梁兆瑞的幫助指導下,我慢慢熟悉了教書流程,也慢慢喜歡上了民辦教師這個職業。
后來我才知道,梁兆瑞比我大兩歲,他是全大隊為數不多的初中畢業生,也是梁家營小學的元老,是他和郭校長一起創辦的梁家營小學。梁兆瑞是四隊的社員,他家離學校不遠,經常從家里帶一點咸菜或好吃的送給我,也給我送菜送雞蛋。梁兆瑞老師很和善也很淳樸,我對他的印象很好。
我到學校教書的第二年秋后的一天早飯后,郭校長說讓我幫梁兆瑞代兩節課。事后我才知道,那天梁兆瑞去鄰村相看對象去了。問他看上沒有,他苦笑著說:“人倒是不錯,就是沒讀過書,我想找一個有文化的姑娘……”
后來梁兆瑞又去相看了兩次對象,都沒成,不是人家女方不愿意,是他嫌人家不識字。有一次郭校長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我說:“劉老師,你看梁老師怎么樣?你要是沒意見,我就給你倆當一回媒婆。”“校長,我才二十二歲,不想這么早考慮個人問題……”我嘴上雖然這么說,可我對梁兆瑞并不反感,每當梁兆瑞相親失敗后,我甚至產生過和他一起生活的想法。
后來回天津探親過春節的時候,我側面跟父母說了校長給我介紹對象的事情,我媽很嚴肅很認真地說:“人家都在等機會招工進城,你還想著和農民戀愛結婚,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我告訴你,你要是敢和農民結婚,這輩子就別想進這個家門,我和你爸就當沒有你這個閨女……”
知道了父母的真實想法,我也就打消了和梁兆瑞一起生活的念頭。
記得是1975年秋后,剛上五年級不久的趙成花同學得了痢疾,她暫時不能到學校來給我作伴了。自從在學校吃住以后,一直有學生來給我作伴,趙成花突然生病了,我還真有點害怕,一想到夜里貓頭鷹和山上野獸的叫聲,我心里就打鼓。
圖片來源網絡
那天下午放學后,就在我心慌意亂、六神無主的時候,梁兆瑞突然笑著對我說:“劉老師,夜里暫時讓我嫂子來給你作伴吧,省的你一個人寂寞。”當時我很感動,發自內心地感激梁兆瑞。
記得是第三天晚飯后,天已經很黑了,梁兆瑞的嫂子還沒到學校來。看看四周黑黢黢的,山上還時而傳來野獸的吼叫聲,我心里害怕極了。我趕忙用那根木杠牢牢地把房門頂住,豎起耳朵聽著外面的動靜。
過了不一會兒,我突然聽到了外面的說話聲:“兆瑞,這黑燈瞎火的,你一個人在這干舍哩?”“嫂子,你咋才來,我擔心劉老師一個人害怕,就在這等著你哩。”說話的是梁兆瑞,聲音雖然不大,我還是聽了個清清楚楚。
梁兆瑞話音剛落,他嫂子又說道:“我不是告訴你了嗎,我娘家弟弟趕明娶媳婦,我去幫幫忙,晚點來。這才黑天多大會呀,有啥可害怕的,看把你急的。正事你沒有,閑事你倒是不少管,我娘家弟弟比你小兩歲哩,人家這都娶媳婦了,你連對象還沒找到……”梁兆瑞的嫂子一邊嘟嚕著一邊來到了房門口。還沒等她敲門,我就打開了房門。梁兆瑞看她嫂子進屋了,他的身影隨即消失在夜幕之中。
第二天早飯后趙成花就來學校上課了,她說不拉肚子了,夜里就來給我作伴。
就是從那時起,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我要和梁兆瑞一起生活一輩子。
那年年末,頂著同學們不理解和父母堅決反對的巨大壓力,我和梁兆瑞領取了結婚證,舉行了簡單的婚禮,郭校長是我們的介紹人。當我父母得知我沒經他們允許就把自己嫁人了,我父母寫來一封掛號信,在信里把我痛罵一頓,并撂下了狠話:這輩子也不認我這個女兒了。
婚后的第二年,我和梁兆瑞有了愛的結晶。等孩子滿月后,婆婆幫我們照看兒子,我又站在了講臺上。到了1978年年末,在梁家營子大隊插隊落戶的六十多名天津知青都通過招工招干或病退離開了梁家營,全大隊還剩下了我一個插隊知青。當時我心里雖然很失落,但有兒子和丈夫的陪伴,我心里并沒有很難受的感覺。
1981年秋天,我和梁兆瑞一起到縣里參加了考試,梁兆瑞通過考試取得了到縣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資格,我因為兩道數學題不會做,沒能通過考核,也就錯失了到縣教師進修學校進修學習的機會。
經過兩年的進修學習,梁兆瑞畢業后分派到鄰村的聯辦中學任教,轉成了公辦教師。我接連參加了三年考核,也沒能取得到縣教師進修學校進修的資格,我也就不好意思再去參加考核了。
1986年春天,我轉成了公辦教師,據說是享受了知青待遇。后來想了想,我們小學的郭校長比我教書早,他都沒能轉正,我之所以能轉正,應該是國家對我們插隊知青的照顧。
第二年秋天,因為梁兆瑞平時工作認真表現好,他被上調到鄉教研組工作。在鄉里工作了不到兩年,梁兆瑞又調到了縣里工作,在教育局負責鄉村教育統籌規劃工作,成了國家干部。
1996年秋天,我們的兒子通過一年的復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天津大學錄取。那年送孩子回天津讀書,我沒敢去看望父母,怕父母不讓我進家門。我買了一些禮品,把兒子送到家門口,讓他去看望姥爺和姥姥。
當得知站在面前的是他們的外孫子時,我母親把孩子摟在懷里嗚嗚痛苦。就這樣,我和父母二十年的恩怨終于化解了,我爸說之前多次收到了我們寄的錢物,其實他們早就原諒了我,還讓我帶著梁兆瑞回家來。
我兒子上大學的第二年暑假,我和梁兆瑞一起回到了天津,梁兆瑞看到我媽,親切地叫了一聲媽,我媽上前拉著梁兆瑞的手嗚嗚哭了起來。那次回家,我媽媽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我爸和我媽輪流給梁兆瑞往碗里夾菜,那天我爸和梁兆瑞都喝醉了。我和梁兆瑞結婚二十多年,他那是第一次醉酒。看我找了這么好的男人,我媽都笑彎了眉毛。
退休后和同學們一起聚會,得知梁兆瑞是從教育局一把手的位置上退下來的,大家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也都夸我有眼光,說我的男人是潛力股,當年的泥腿子一下子就變成了金鳳凰。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似乎就在轉眼間,我們已經從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變成了頭發花白的老者,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圖片來源網絡
每當回憶起在梁家營子插隊落戶的那些生活經歷,我心里就感慨萬千,鄉親們的淳樸善良和熱情令我溫暖又感動,梁兆瑞的善良和有擔當陪伴我度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有了他的關愛和陪伴,我的人生才如此美好和快樂。我很知足,我很感動,感謝上蒼對我的恩賜,也感謝當初我對梁兆瑞正確的直覺的信任。我覺得,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里人,不管你多貧窮還是多富有,只要肯努力,人生就會很精彩。
作者:草根作家(感謝劉靜老師真情講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