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興沖沖去辦退休,領完養老金傻眼:1330.2元,什么情況?來看看核定單
“我本來以為卡著15年交社保,怎么也能領2000多元,誰想到,興沖沖辦完退休,養老金才能領1330.2元,真是讓人欲哭無淚。太少了!這個數字在農村生活還勉強可以,在城市里生活完全不夠花。”
看到這位網友的表述后,我也幫她看了養老金核定單,確確實實是交了15年0個月的養老保險,一個月不多,一個月不少,這種情況是完全一個月一個月數著來的,比較罕見。
這位網友來自于江蘇鹽城,是一位不足53歲退休的女性,剛辦理退休,核完養老金,可謂是新鮮出爐,一時難以接受也能理解。
多繳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不得不承認,如今就是這么一個原則,下面【社保精算師】解讀養老金這么少的原因:
01,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少了一筆過渡養老金
過渡養老金的根源在于當年沒有繳費,但是視同繳費年限,而且計算公式中不僅在基礎養老金的工齡中體現,還在過渡養老金中體現。
更重要的是,剛開始入職參保且視同繳費的年代,工資不高,假如交費了也不會高,但是,退休時卻按照平均繳費指數來算,過渡指數也大于1,以至于這筆錢都比較樂觀。
而這位網友著15年是實打實的自己繳費,當然,也屬于企業職工的繳費形式,沒有任何視同繳費的痕跡,也就是過渡養老金為0,想要突破2000元基本就無望了。
02,平均繳費指數太低,連0.6都沒有達到
繳費指數就是繳費的基數除以當地的社平工資,絕大部分地區是60%-300%之間。
比如說社平工資5000元,如果按照6000元作為社保繳費基數,那就是繳費指數是1.2,相反,如果按照4000元作為社保繳費基數,那就是0.8。
但是,近幾年也出現了40%的檔次,一方面是減輕參保人員的負擔,一方面是有更靈活的選擇。
現在的問題就是,找一個企業工作,公司為了節省成本,那就是不管掙多少錢都按照最低繳費基數參保,如果不找企業工作,自己靈活就業繳費,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的錢全部都自己掏腰包,很多人不舍得,自然而然就選了最低檔。
這么繳費的話,繳費指數就很低,然后堅持15年退休的時候,算一下平均值,才0.5065,這個數字其實很低了,養老金算下來不高,也是沒辦法的。
03,工齡實在是太短了,個人賬戶儲存額才6.1萬
說實話,那些領著低養老金的人,基本上都逃不過2個低:繳費年限低、繳費指數低,工齡如此之短,就卡著15年繳費,真就是數著日子來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為6.1萬,能高就怪了。
由此算出,個人賬戶養老金才337.51元,再加上基礎養老金不足千元,整個養老金也就是1000出頭,非常低。
類似這種退休人員,好在年齡不足53歲,那么,可以通過養老金的上漲達到高養老金,比如說一年漲個80元,10年就能漲800元,等到63歲的時候,養老金就2000多元了。
當然,女性平均壽命比較高,如果活到80歲的時候,養老金就會更高,達到三四千也不成問題。
所以,養老金低有低的原因,高有高的道理。好在這位網友比較年輕,53歲再出去找點工作干干,再賺點錢,兩份工資還能更有保障。畢竟,現在退休延遲年齡的大趨勢下,能早退休就很不錯了,就別想著養老金低了。
大家怎么看?這種情況,你還支持養老金上漲的時候,給這些交錢數少,交年限短,養老金低的人,多漲一些嗎?請說出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