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的所有患者及家屬姓名等信息,均已作隱私保護處理
本文字數約:6003 字
閱讀時間約:8 分鐘
本文章節:
01、春節期間,她因一件事出現了情緒波動
02、高效、精準地修復心理創傷后,不安全感消失了
03、僅1次3PT,就成功消除了頑固的強迫癥狀
04、罕見的“味覺失調”癥狀是如何形成的?
05、相愛相殺的親子關系是心理創傷導致的
最近,我們持續分享高中生小虹接受3PT(精準精神心理病理性記憶修復)的過程。
小虹被權威精神科專家診斷為抑郁癥(難治性)、雙相障礙、強迫癥,甚至被懷疑是精神分裂癥早期。
她的病情非常復雜、嚴重,國內頂級的精神科專科醫院——北京安定醫院把她收治入院了,最后還是治不好。
與很多精神心理障礙患者一樣,小虹長期壓抑、低落、悲傷,有強烈的自殺念頭,說只要高考完就決定自殺離開人世。
小虹還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癥狀——幻聽,以及頭疼、失眠、喘不過氣的軀體化癥狀。其實,這都是心理創傷導致的。
上一篇案例文章里,我們開始分享小虹接受3PT的詳細經過。
創傷修復師Lucy進入小虹的內隱記憶層面后,發現了大量的心理創傷,并進行了精準、深入、高效的修復。小虹的情緒癥狀、軀體化癥狀都明顯緩解了!
可是,小虹的癥狀、情緒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偏偏又遇到春節過年,她和父母回家了,精準化臨床心理干預暫時停止。
在這期間,她出現過劇烈的情緒波動,還差點兒自殘自傷!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她父母怎么應對?以下繼續分享!
01、春節期間,她因一件事出現了情緒波動
春節期間,小虹和父母回家過年,精準化臨床心理干預暫停了將近1個月。
小虹媽媽一直跟我保持緊密的聯系,她說,女兒在這段時間基本情緒穩定,很少再像以前那樣大發脾氣。
她和丈夫心里很欣慰,覺得3PT的效果很明顯,女兒終于走向康復了,“我覺得孩子已經好了一大半了!”
其實,是小虹的父母想得太樂觀了。有一次,小虹突然又情緒激動了,還拿起刀片就要割自己的胳膊,把父母嚇得不輕。
原來,小虹媽媽的領導給她交代了一個重要事務,她不好意思推脫,就試著與小虹溝通,說能否只由爸爸陪她到廣州繼續接受心理干預。
小虹一聽就炸了,跟上次聽到爸爸說要回家工作、不能陪她接受心理干預時的反應一模一樣。
此圖為AI生成
她滿臉漲得通紅,聲音高了八度,一個勁兒地指責媽媽心里只有工作,根本不考慮她的感受。
小虹媽媽也被整破防了,雖然她能理解孩子想得到陪伴,但工作糊口也很重要啊!
她煩躁地發信息問我,“為什么做了這么久的心理干預,孩子的情緒還是這么不穩定呢?”
她甚至覺得,以前小虹曾在北京安定醫院假裝病情好轉,騙過了醫生及護士,得以出院,那這次小虹是不是也在演戲?在我們面前假裝好了很多?
我趕緊讓她止住災難化思維,別凈往壞的方向想。
其實,小虹的情緒癥狀明顯緩解,這是一家人都有目共睹的。但小虹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只修復了小部分,這時出現一些病情波動,太正常了。
隨著3PT的繼續進行,她的情緒會越來越穩定,認知也會越來越理性。
她和小虹爸爸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克服自身的焦慮和災難化思維,別成為孩子康復路上的絆腳石。
聽我說完,小虹媽媽恢復了一定的理性,放下心來。她說無論如何都要將女兒放在第一位,最后硬著頭皮向領導推掉了工作。
很快,春節假期結束,小虹隨父母到廣州繼續接受3PT。
02、高效、精準地修復心理創傷后,不安全感消失了
創傷修復師Lucy已經1個月沒跟小虹見面了,所以,兩人見面時,她沒有馬上對小虹進行3PT,而是先跟她聊了聊近況,梳理她目前的癥狀和問題。
小虹認為,她還需要解決下面這些難題:
她內心敏感,總覺得別人對自己指指點點;
她有明顯的強迫行為,上廁所時不停地摁馬桶;
她味覺失調,吃什么都像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
她每當在人多的地方就心慌,而且特別警覺,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出門要帶刀,睡覺時枕頭下也放著刀;
她感覺自己心里有陰暗的一面,但又刻意隱瞞;
她花錢時不太理性......
以上的很多問題是小虹一開始就說過的,但此前還沒來得及處理。
Lucy與小虹深入溝通后,決定先處理她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她去到哪都心驚膽戰,總是自己嚇自己,這對她的正常生活影響挺大的。
跟之前幾次3PT一樣,這一次3PT,Lucy深入到小虹的內隱記憶層面后,首先發現的還是一些奇異、玄幻的畫面,比如月球、光線、無數雙眼睛、刀具等等。
Lucy處理了這些凌亂的畫面后,真實的心理創傷事件就浮現出來了。
第一個創傷事件,發生在小虹上小學一年級時,在一次課堂上,同學們都在開心地鼓掌。
而小虹不經意看到窗外有一個穿著黑色衣服的人,眼神邪惡,面目猙獰,令她感到害怕。
第二個創傷事件,發生在小虹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她在教室時突然感到強烈的壓迫感與孤獨感。
她警覺地環顧周圍的同學及老師們,但覺得沒有一個人能夠幫助她,她更感到恐懼、不安了。
第三個創傷,是小虹從小在家就跟著爸媽看央視“法治在線”,里面的血腥、緊張的犯罪情節,把她嚇得不輕。
從好的角度來看,這提高了小虹的自我保護意識,早早就知道了社會的陰暗面;
但這過猶不及了,她過分提防、警覺,總覺得社會上每個角落都有可能發生可怕的事情。
第四個創傷,是小虹在北京安定醫院住院時,她感覺自己是病房里最正常的人,其他人都是“瘋子”。
有些病人的眼神里充滿了驚恐,這令她非常不舒服。她為了早日出院,不得不“演戲”。雖然目的達到了,但她一點都不快樂,甚至對醫生有怨恨。
第五個創傷,是小虹的表哥曾經想猥褻她,這導致小虹非常排斥表哥。
后續,她還經常看到表哥對她曖昧地笑。她又害怕又憤怒,甚至想報復表哥。
創傷修復師Lucy對上面這些心理創傷進行了精準、深入、高效的修復。
這次3PT的效果非常明顯,小虹的不安全感大幅度緩解,不再莫名地感到恐懼,更不用每次睡覺都在枕頭下藏一把刀了。
03、僅1次3PT,就成功消除了頑固的強迫癥狀
很快,創傷修復師Lucy繼續對小虹進行3PT(精準精神心理病理性記憶修復)。
之前我們說過,小虹有明顯的強迫行為——她每次關門都忍不住敲20-30下才能走開;每次上完廁所,她要反復摁馬桶上的沖水按鈕,持續近20分鐘。
小虹也明白這些行為完全沒有必要,但她控制不了,不讓她干的話,她會非常焦躁不安。
此圖為AI生成
小虹以前就診過的一個精神科大夫,認為這是強迫行為,把她診斷為強迫癥。其實不管診斷是什么,消除癥狀、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這個問題,Lucy在小虹的內隱記憶層面找到了下面3個心理創傷事件:
第一個創傷事件發生的時間不太具體,但肯定是在小虹小時候。
那時,她的媽媽特別急性子,只要一想到有什么她認為很重要的事要告訴女兒,就非要馬上說,一刻都等不了。
有時小虹都睡著了,她媽媽還會沖到小虹床邊,大聲叫醒女兒,跟她交代事情。
從小虹視角來看,這真是太嚇人了。她經常被媽媽的聲音嚇醒,一張開眼睛,床邊有個人就在跟前,語氣又急又快,有時甚至沖她大喊大叫。
久而久之,小虹睡覺時總是不踏實,感覺很緊張,甚至心跳加速,十分焦慮。
其實,那時候小虹媽媽內心是非常焦慮的,她有追求完美的強迫型人格。
這對小虹造成了大量的心理創傷,導致小虹看到媽媽時,總會緊張、焦慮。
第二個創傷事件是小虹剛上小學時,她非常看重學習成績,總是擔心作業出錯,寫作業會反反復復地檢查,特別不放心。
第三個創傷事件,發生在小虹上那所軍事化管理高中的期間。
小虹在內隱記憶層面想起來,那所高中的紅墻上掛滿了勵志的橫幅,學校里還裝了很多個監控器。
這給小虹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她感覺學校領導和老師時刻都在監視自己,她幾乎走到哪都拿著課本背書,生怕挨批評。
第四個創傷事件也與小虹的媽媽有關。有一次小虹上廁所后,媽媽問她,“有沒有沖廁所”,小虹說“沖了”。
但媽媽不放心,又反復問了好幾遍,還親自去廁所檢查,結果發現水龍頭沒關緊,馬上把小虹數落了一遍。母親嚴厲的語氣和表情讓小虹很害怕、很自責。
從那以后,小虹每次上完廁所都提心吊膽,反復多次摁馬桶沖水按鈕,反復檢查水龍頭有沒有關緊,心里總是不踏實。
Lucy將上面的心理創傷事件一一修復。這次3PT的效果同樣立竿見影,小虹的強迫癥狀馬上消失了,從當天開始就沒再出現過!
小虹和父母都忍不住覺得,“太神奇了”!
在國內外主流精神科大夫眼里,強迫癥簡直是精神醫學里的“牛皮癬”,很難治、很難根除,患者的癥狀反反復復。
所以,實話實說,Lucy竟然用一次3PT就把強迫癥狀消除了,這確實很“神奇”。
但其實結合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來說,只要精準、深入、高效地找到并修復癥狀背后的病理性記憶,癥狀就消除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是這么簡單。我們在多年的3PT實踐中,對這樣的效果早就習以為常了。
04、罕見的“味覺失調”癥狀是如何形成的?
小虹出現的精神心理癥狀中,最特殊的就是“味覺失調”!
她說,這已經持續好多年了,她無論吃什么美食,到了嘴里都是苦苦澀澀、像海水一樣的味道。她去醫院檢查過,什么軀體異常都沒查出來。
她到底為什么會味覺失調?這跟精神心理問題有關嗎?在接下來的這一次3PT中,Lucy為小虹處理的就是這個問題。
Lucy進入小虹的內隱記憶層面后,找到了背后有3個心理創傷事件。
第一個創傷事件發生在小虹上高中時,還是那所非常嚴厲的“名校”。這所學校的規定實在太“變態”了——學生每頓飯的時間只有15分鐘。
而且,這只是理論上的。小虹發現,就算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步到飯堂,然后第一時間排隊打飯,但最后真正吃飯的時間其實只有幾分鐘!
小虹每天都很焦慮,只要她的動作稍慢點,飯菜就被搶光了,她只能吃點殘羹冷炙,甚至餓肚子。
而且,就算她搶到了飯菜,也只能狼吞虎咽,一邊吃還得一邊看書,根本沒有時間認真品嘗嘴里吃的到底是啥。
回憶起這段時光,小虹心有余悸:“每天都冒著要么被噎死、要么餓死的風險!”
第二個創傷事件發生在小虹在北京安定醫院住院期間。
由于高中被迫“超速進食”,小虹吃飯的速度特別快,經常胃里已經塞滿了,但大腦還沒反應過來,所以特別容易吃得多,攝入量遠超消耗量。
再加上藥物副作用,小虹在3個月內胖了50斤,這對她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所以她開始厭惡吃飯,每次吃飯都有一種惡心的感覺。
第三個創傷事件是自從小虹生病后,晚上常失眠,第二天睡到下午才起床。
起床后,她迷迷糊糊地起來吃飯,整個人渾渾噩噩,完全感受不到飯的味道。
這3個創傷得到修復后,小虹的味覺很快就恢復正常了。美食送到她嘴巴里,她又能嘗出酸甜咸辣、各種豐富的味道了。
不得不說,能品嘗美食,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小虹找回了生活中的小樂趣,她非常高興。
05、相愛相殺的親子關系是心理創傷導致的
在上面幾次3PT中,創傷修復師Lucy快速解決了小虹有強烈不安全感、強迫行為、味覺失調的問題,效果都非常明顯。
小虹對Lucy更加信任了,每次見面都愿意打開話匣子,無話不說。
小虹認為,她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與父母之間“相愛相殺”。
“我覺得跟他們相處時很累,還經常會有驚嚇感。而且,我完全感受不到他倆的改變,他們還是會對我造成心理創傷,我們還在不停地互相傷害!”
還有,小虹很希望恢復學習狀態,但她就是邁不出第一步,非常缺乏信心,就算硬著頭皮打開了書本,也完全學不進去。
小虹還總覺得孤獨、沒朋友,還深陷于被那所軍事化管理學校“淘汰”的自我否定中。
此圖為AI生成
聽小虹說了那么多,Lucy認為,親子關系和學習障礙都是必須解決的。
但相對來說,解決親子關系的問題更迫切一些,因為她必須回到原生家庭里生活,家庭氛圍、跟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她是否能夠順利走向康復。
于是,Lucy決定先用3PT處理小虹與父母的親子關系。
其實,客觀來說,自從小虹生病后,她的父母付出了很多,對待女兒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轉變。
但小虹還是覺得,父母的改變不大。這不是小虹故意挑刺兒,也不是她撒謊,而是她主觀上確實是這么認為的。
這說明,父母對她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實在太多了,她父母的自我反省、改變、提升也確實不夠大。
Lucy利用3PT進入了小虹的內隱記層面,找到了以下的心理創傷事件,大部分與小虹媽媽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關。
第一個創傷事件是小虹在北京安定醫院出院時,小虹的爸爸、媽媽非常高興,還送了女兒一條寵物狗。
這是小虹夢寐以求的禮物,她印象中,這是爸媽第一次送自己禮物。
但小虹在高興之余,又覺得可悲和心酸。
她認為自己在住院期間一直在演戲,足足演了3個月,才得以順利出院。她知道自己沒有真正康復,這一切都是假的,只是父母不知道。
她心里無奈地想,“我只有這樣欺騙父母,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禮物”。
第二個創傷是在小虹小時候,她的媽媽經常干預她交朋友,總告訴她該跟哪些小伙伴保持距離。
小虹感覺這非常沒有自由,“我媽好像一直監視我,想把我封閉起來”。
而且,因為小虹媽媽的介入,很多小伙伴都不愿意與小虹玩,她一直沒有知心好友,她被拒絕了很多次之后,也漸漸心灰意冷,不想交朋友了。
第三個創傷是小虹生病后,她非常不愿意與父母說話,甚至不想搭理父母。
因為她覺得只要媽媽一開口,家庭氣氛就會壓抑緊張。
媽媽有可能會抱怨社會上、工作上的糟心事兒,也有可能會跟爸爸吵起來,也有可能會更糟糕的——媽媽開始數落她。
所以,小虹一看到爸爸、媽媽說話就覺得害怕,干脆一句多余的話都不想說。
而且,小虹的媽媽總是對她說,“你得這個病已經很丟臉了,千萬不要出去到處說,別人幫不了你,還可能會笑話你。”
小虹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她知道很多大眾對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帶有歧視,她希望女兒學會保護自己,別遭到傷害。
但她這種表達方式太不妥了,這句話對小虹的傷害很大,她也確實擔心會被人歧視。
這種強烈的“病恥感”,導致她每次想找同學聊天時都猶豫再三,最后還是放棄了。
第四個創傷事件發生在小虹在5、6年級時,媽媽認為她的頭發是自然卷,長頭發不好看,命令她剪短發。
所以,小虹在17歲之前一直都留著男孩子的發型。小虹覺得媽媽一直在“控制”她,“我連自己的發型都沒有選擇的權利,我沒有真正的自我!”
第五個創傷是小虹在6歲之前,她幼兒園上學、放學都是姥姥和姥爺負責接送的,媽媽工作太忙了,連幼兒園的家長會都沒出席過,這令小虹非常失望。
第六個創傷事件是小虹上小學6年級時,她本來在那所學校上得好好的,結果媽媽被臨時調到另一所學校當校長,她就被媽媽帶到新的學校去了。
這件事媽媽沒跟小虹商量過,只想著女兒跟著自己肯定會更容易受照顧,自己也能更方便地督促女兒學習。
可在小虹看來,媽媽只看重自己的工作,一點都不考慮她的感受。
而且,她更想留在本來的學校,那里有已經熟悉的老師和同學,何況媽媽不在那里當校長了,她反而沒那么大壓力了。
在這次3PT中,暴露了很多小虹媽媽對女兒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小虹媽媽的工作能力很強,做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說話也比較直接、急促,她其實有一顆善良、要強、富有責任感的心。
雖然我明白小虹媽媽對女兒的種種做法,初心都是為了小虹好。
但她確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總認為自己認為就最好的,用不著跟小孩子商量。
而且,她容易把工作中管理下屬和學生的作風帶回家中,對待丈夫和女兒的語氣總是命令式的,一副“你們就得聽我的”的態度。
這不但使夫妻二人容易起矛盾,也令女兒非常壓抑。
其實,很多家長容易把工作角色和作風帶到家里,尤其是當老師或者當領導的父母。
在面對子女時,他們沒有意識地及時切換到父親、母親的角色,沒能給孩子營造溫暖、有愛的家庭氣氛,在無意中對孩子造成了大量疊加性心理創傷。
這次3PT后,小虹與母親的親子關系有所緩解了,我們也為她們母女倆感到開心。
隨著3PT的進行,小虹在成長過程中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不斷浮現。
但她還有非常罕見的“病理性學習成癮”問題,總是一學習就不愿停下來,這純粹是因為小虹非常熱愛學習嗎?
當然沒有這么簡單!在下一篇案例文章中,我們為大家揭秘“學習狂”是如何形成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