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是一段刻在無數人青春記憶里的時光,是挑燈夜戰的疲憊、是考場上的緊張不安、是等待成績時的忐忑焦慮。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高考雖然辛苦,但終究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經歷,隨著時間推移,那些壓力和緊張會逐漸消散。然而,卻有這樣一群人,高考給他們留下的不僅僅是回憶,更是一道難以愈合的心理創傷。高考前埋頭苦讀,期望著終考鈴一響就沖出考場放飛自我。 然而真的結束后,卻在多年后常常午夜夢回,做夢都夢到高考,卻發現自己遲到、看不清試題、最后一道大題怎么也做不出來。 如果你也有這種情況,那么可能你已經進入了“高考PTSD”狀態。這,很可能就是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在作祟。
那么,高考究竟為何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心理問題呢?
01,什么是PTSD?
估計不少人對這個好奇,其實,PTSD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指的是創傷后應激障礙。一般來說,遭遇到能夠威脅到個體生命、身體,或者精神世界完整性的創傷性事件。 也就是說心理上產生了長期且難以消除的不良反應。
02,高考也能導致PTSD?
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什么是PTSD,這時,你可能要問,比起犯罪、戰爭、災害,區區一場考試,那不是小場面嗎?這還真不一定。相比于軀體傷害客觀而顯而易見,心理創傷的情況往往因人而異,有非常主觀的個人判斷在里面。比如對張三來說丟了錢包只是下個月再買游戲裝備,對于李四來說可能就是下個月吃不上飯,這輩子都不想去丟錢包的那條街了。
同理,很多同學被灌輸了高考無比重要的概念,從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一天起就是奔著最后那幾場考試去的,真到了那一刻,壓力可想而知。開考鈴一響,你嚇得一記哆嗦,監考老師向你展示開封的試卷,你感到一陣口干,卷子傳到你手里,你接過這張決定命運的紙,手抖成帕金森……這都很正常。
03,如何應對高考帶來的PTSD
當然,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高考不一定會帶來PTSD這么嚴重的后果。 但很可能多年以后,你已經不再記得書里的李雷和韓梅梅,但猛然看到我的頭像,還是會呼吸一緊,想起當年背英語課文的痛苦。
這是因為這些事在你腦海里形成了情緒記憶。你不僅記住了事情本身,大腦還儲存了當時強烈的緊張感,不排除部分學霸會有快感。 情緒信息存在記憶增強效應,能持久而強烈地被記住。難怪課后作業都是叫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畢竟情感上來了,記得更牢嘛。 而對于廣大考生來說,解決辦法就是正確的看待高考。
其實高考,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只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個岔路口。既然已經走過了這一步,那么接下來,勇敢地走出下一步就好了。
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它不僅影響著患者個人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我們應當提高對PTSD的認知水平,消除對心理疾病的偏見和誤解,鼓勵那些遭受創傷后出現心理問題的人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