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消息,2025年7月2日,布魯塞爾。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此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的第十三輪高級別戰略對話。中歐關系歷經半個世紀風雨,本該是總結過往、規劃未來的重要時刻,歐盟卻拋出一份“要求清單”。
歐盟擺上談判桌的,是三個直指中國的核心訴求:一是要求中國“立即停止所有對俄羅斯軍工援助”,并警告此舉“嚴重威脅歐洲安全”;二是要求中國“結束所有稀土出口限制”,聲稱中國管制措施讓歐洲企業“面臨嚴峻風險”;三是要求中國拿出“重塑中歐貿易關系”的具體方案,以解決歐盟眼中的“不對等”問題。歐盟以“不允許不答應”的姿態強硬施壓,仿佛手握尚方寶劍。
歐盟(資料圖)
歐盟的強硬姿態背后,是地緣政治困局的投射。俄烏戰場上俄軍近期在蘇梅、盧甘斯克等地推進迅猛,歐洲安全焦慮驟然升高。更令歐盟雪上加霜的是稀土供應鏈的脆弱性——中國作為全球稀土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其出口政策直接影響歐洲新能源與高端制造業的命脈。而中歐貿易關系失衡,歐盟對華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亦使其急于尋求“公平”調整。
然而,歐盟的焦慮并非中國造成,將矛頭直指中國實屬病急亂投醫。王毅外長在會談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歐洲現在面臨的種種挑戰,無論是未來、現在還是過去,全都不是來自中國。”這句話既是對歐盟“甩鍋”行為的澄清,也是提醒歐盟需理性面對自身結構性問題的根源所在。
面對歐盟的“三要求”,中方并未陷入具體議題的糾纏,而是站在戰略高度予以回應。王毅外長在對話中強調了中歐關系的本質定位:“雙方不是對手,更不是敵人”,合作才是中歐關系的“主基調和壓艙石”。中方提出三個原則性條件: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堅持伙伴關系定位、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這三條原則,恰恰是解決歐盟當下訴求的鑰匙。
歐盟(資料圖)
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中方尤其劃下清晰紅線。王毅特別重申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強調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早已從事實和法理上徹底解決了臺灣代表權問題,要求歐盟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這既是歷史與法理的定論,也是中歐政治互信不可逾越的基石。
歐盟的尷尬處境恰在于其戰略自主性的缺失。經濟上深度依賴中國市場,安全上卻又依附美國意志。2024年特朗普重啟對歐關稅戰,強壓歐盟購買美國能源;而中國連續18年穩居歐盟最大貿易伙伴。這種撕裂狀態使其對華政策呈現出矛盾性——一方面卡拉斯等官員訪華尋求合作,另一方面歐盟卻又在G7等場合配合美國渲染“中國經濟威脅”。歐盟能否擺脫這種“精神分裂”,將決定其未來的國際角色。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中歐這場戰略對話,表面是具體訴求的交鋒,實則是發展道路的選擇。歐盟若沉迷于“價值觀外交”的虛幻優越感,甘當美國戰略附庸,不僅無法解決自身困境,更將失去多極化世界中的關鍵席位。而中國始終倡導的相互尊重、合作共贏、踐行聯合國憲章宗旨的多邊主義,正是打破零和博弈的可行之道。
歐盟提出要求時姿態強硬,卻難掩其自身戰略困局的根源——安全焦慮與經濟依賴并存,價值傲慢與利益訴求相互撕扯。當實力無法匹配野心,談判桌前的虛張聲勢不過是一戳即破的紙盾牌。中歐關系的真正出路,在于歐盟能否真正領悟王毅那句直指本質的提醒:“歐洲的問題,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是來自中國。”拋棄“甩鍋”心態,以平等姿態尋求合作,才是歐盟走出困境的唯一正道。全球南方國家早已看清:一個固守霸權舊夢的歐洲,終將被多極化的時代浪潮拋在身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