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鄉村的巷陌之間,敦化市公安局丹江派出所秉持著“為民服務無小事,點滴細節暖人心”的信念,用腳步丈量著轄區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傾聽著群眾的每一次訴求。始終以耐心化解矛盾,以速度回應急難,讓“平安”二字如同清泉般流淌在每個角落,浸潤著百姓的日常生活。
窗口服務,便捷與溫情的融合。為了讓群眾辦事更便捷,丹江派出所深耕流程優化,積極推進“一窗通辦”落地見效,將戶籍管理、身份證辦理和簡單的車駕管等業務整合為“一站式”服務——群眾只需取一次號、排一次隊,即可辦結多項業務,跑腿次數和等待時間大幅縮減。今年高考前夕,考生李同學不慎遺失身份證,家長急得滿頭大汗地趕來求助。民警見狀,立刻啟動“綠色通道”,為李同學優先辦理了臨時身份證明。從受理到辦結僅用10分鐘,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讓李同學得以安心參加考試。這樣的“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早已是這里的常態,為方便上班族和在校學生,還推出“預約服務”“錯時服務”,利用周末、下班后的時間加班辦理業務,精準解決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難題。據統計,今年以來通過這兩項服務辦理的業務已超200件,群眾滿意度高達98%。
法治宣傳,規則與溫度的交融。“民心警務”中的法治宣傳,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播撒法治種子。民警化身“法治宣講員”,走進社區、學校、企業,結合真實案例講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在社區,他們支起“法治小攤”,以“你問我答”互動,解答鄰里糾紛、家庭財產等法律疑問;校園中,用“情景劇+模擬法庭”的形式,為學生們講解自我保護的實用知識,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明晰行為邊界。對商戶,則送上“法治大禮包”,用通俗的語言解讀合同規范、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經營法律風險。在一次社區文藝匯演中,反詐小品《守住你的錢袋子》引得大家陣陣歡笑,一位大爺稱贊道:“這樣的宣傳好,我們看得懂、記得住。”今年以來,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20余場,覆蓋群眾3000余人次,轄區內民事糾紛調解成功率提升15%,法治精神正悄然融入群眾的日常言行。
貼心幫扶,溫暖與希望的延續。始終牽掛轄區內需要關懷的群體,將“惠民服務”精準送到他們身邊。針對孤寡老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者,推行“專人對接”服務模式,民警定期上門走訪,了解生活需求與困難,協助辦理戶籍業務、代繳水電費,幫忙打掃房間、代購生活用品。70歲的張奶奶獨居,行動不便且患慢性病。民警走訪時發現老人買藥不便,便主動承擔起購藥任務,每周都會利用休息時間到醫院為老人取藥,叮囑她要按時復診,偶爾帶些新鮮水果到家中,陪老人說說話解解悶。每逢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還會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團隊,為有需要幫助的居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與慰問金,拉家常時耐心傾聽訴求,記錄下待解決的問題。截至目前,累計幫扶群眾50余戶,解決實際困難80余人,從細微處傳遞關懷,成為群眾心中的“暖心所”。
這些融入日常的貼心舉措,正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著每一份期待。接下來,敦化市丹江派出所將繼續把群眾需求放在首位,讓溫暖滲透在生活的點滴里,讓安心常駐于轄區的街巷間,以更細致的服務、更扎實的舉措,持續傳遞民生溫度,凝聚起共建和諧家園的強大合力。
通訊員:馮利友 侯玉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