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知東匯西:中美青年共話未來”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由美國國際學生會議“第五屆中美學生會議”項目組織的25位中美青年代表將由北京啟程,前往西安、蘇州和上海進行參訪與對話交流,并在蘇州參加“中美未來外交官”夏令營。
該活動由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北京周報社)、美國國際學生會議和西交利物浦大學共同主辦,西安交通大學協辦,旨在推動中美人文交流,增進兩國青年相互了解,夯實中美友好關系的民意基礎。
于運全致辭。(圖源/北京周報)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運全在致辭中表示,中美關系雖然歷經跌宕起伏,但雙方的青年始終為推動兩國關系友好發展注入暖力量。
“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不確定不穩定性明顯增強,歷史處在又一個十字路口。青年更應深化對話,共同攜手面對。”于運全指出:“未來的世界充滿了未知與可能。希望各位青年朋友堅持開放包容的心態,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差異,攜手并肩為兩國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貢獻青春力量。”
唐偉康 (Kurt Tong)致辭。(圖源/北京周報)
美國前駐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大使、美國國際學生會議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唐偉康(Kurt Tong)分享了他在20世紀80年代參與美國國際學生會議的經歷。他表示,自己人生中最持久的友誼正是始于這段經歷,相信此次活動也將成為青年們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希望青年代表們通過此次活動成長為未來的領導者和真正的傾聽者,保持開放心態,互相尊重,在交流中深化信任。”唐偉康說。
李雅芳致辭。(圖源/北京周報)
“溝通能夠消除隔閡,增進相互理解,建立跨越時間、空間和國界的真正聯結。”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北京周報社)主任李雅芳表示:“我相信,這段共同的旅程將在每位青年代表心中播下友誼的種子。終有一天,它們將綻放出連接太平洋兩岸的友誼之花,匯聚成推動國家間交流、共塑未來的持久力量。”
“第五屆中美學生會議”主席可蘭?涅維斯?諾埃爾(Kiran Alexis Nieves-Noel)代表中美青年代表團在發言中表示:“青年可以帶著清晰的視野引領未來,以堅定的聲音發出真誠的呼喚,跨越大洋,在政策無法觸及之處搭建起理解的橋梁。”
“當我們即將踏上北京、西安、蘇州與上海的旅程時,請記住,我們并非是被動的觀察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參與塑造我們共同的未來。”諾埃爾說:“每一座城市、每一次對話、每一個挑戰,都是拓展思維、加深理解的機會。”
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志凱作主旨演講時表示,非常高興能看到美國青年代表能親自來到中國、了解中國。“兩國人民應當始終如兄弟姐妹般友好。我們希望共同建設一個美好的未來,這不僅是為了中美兩國,更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中美青年代表在活動現場共同演唱中文歌曲《北京歡迎你》和英文歌曲《親愛的卡洛琳》 。(魏堯攝)
啟動儀式現場,中美青年代表還共同演唱了中文歌曲《北京歡迎你》和英文歌曲《親愛的卡洛琳》。隨后舉行的兩場主題圓桌論壇分別圍繞“教育合作”與“未來經濟”展開,現場嘉賓和青年代表就科技創新、AI治理等話題進行了交流,為青年參與全球事務、推動中美關系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責任編輯:李芳芳
設計排版:盧一凡
歡迎訂閱!
復制鏈接至TB:
【淘寶】https://m.tb.cn/h.Uk9jgPF?tk=K2kRdfgvr8z CZ0001
「《北京周報》全年電子雜志訂閱 1—52期 PDF文件
贈筆記本禮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