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馬南被吊銷美國綠卡”一事,在網上引起了很大波動。
究其來龍去脈,事情起因是一個顯示美國IP的“上海盧灣凱哥”發的一句話:“美國移民局已經吊銷了司馬南的綠卡。”后經過網絡的廣泛傳播發酵,最終形成了聲勢浩大的新聞。
之所以這條消息被很多人信以為真,是因為6月20日,美國使館簽證處發布了一條信息:“即日起,所有申請F、M 和J類非移民簽證的申請人,必須將其社交媒體賬戶的隱私設置調整為‘公開'狀態,以方便進行必要的審查。此舉旨在根據美國法律確認其身份并判斷其是否符合入境資格。”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之前曾表態說,如果申請人的行為表現出“對美國公民或美國文化”的敵意,包括對美國政府、機構或建國原則的敵意,申請人可能會被拒發簽證。而川普之前就簽署過行政命令,開始驅逐可能對美國公民、文化、政府、機構或建國原則懷有敵意的外國人。
如果根據司馬南在國內社交媒體上說過的話來判定,無疑是“對美國公民、文化、政府、機構或建國原則懷有敵意的外國人”,所以,吊銷他的綠卡,禁止其入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話雖如此,但實事求是地說,這是條假新聞。
因為,如果司馬南連綠卡都沒有的話,何談“吊銷”一說?
一位網友指出,如果有了美國綠卡,就意味著是美國的永久居民,要把美國當家,至少一年要回一次美國。不然移民局、海關就會認為你已經放棄了美國綠卡,綠卡就會永久失效。只有極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不用一年回一次美國,比如被美國公司派到國外去工作,但是一次申請只給兩年期限,后面要一年一年去續。顯然,司馬南也不符合這個條件。
根據美國移民法規,綠卡被吊銷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刑事犯罪:若綠卡持有人觸犯美國法律(尤其是暴力犯罪、恐怖主義相關行為),政府可通過移民法庭程序撤銷其身份,需提供充分證據。
支持恐怖主義:包括在社交媒體發表、轉發或點贊涉及暴力、恐怖主義的內容,均可能被認定為違規。
虛假陳述或隱瞞事實:在綠卡申請或入籍過程中隱瞞重大信息(如犯罪記錄),可能被追溯撤銷身份。
長期離境:離開美國超過規定時間(通常1年以上未申請回美證)可能被視為放棄永久居留權。
看司馬南的言行,似乎并無觸犯上述條款的地方。
司馬南被曝在美國擁有多處房產(如加州),每年需繳納高額房產稅(約10萬美元),屬于能為美國帶來資金的投資人群。美國當前政策傾向于驅逐非法移民,而非剝奪此類高資產人群的居留權。
其實關于司馬南有綠卡的傳言不是現在才有的,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了。司馬南綠卡傳聞十年不衰,每次翻出都能引發熱議,反映公眾對“表里不一”的天然抵觸,尤其當對象是依靠道德標榜獲利的大V時,這種情緒會被更加放大。
一、“反美”人設與赴美行為矛盾
司馬南長期以“反美斗士”自居,批判美國政治及價值觀,但被曝2010年在美國購置房產、送子女赴美留學,并參加美國大使館活動。面對質疑時辯稱“投資需要”,被批將“愛國”異化為流量生意,形成“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的雙標邏輯。
二、偷稅漏稅與法律道德的雙重潰敗
司馬南通過隱匿收入、虛列成本、違規套取稅收優惠等手段,偷逃個人所得稅及增值稅462.43萬元,其企業少繳所得稅75.32萬元,稅務部門依法追繳并處罰款,總計926.94萬元。
司馬南高調批判薇婭偷稅“道德淪喪”,自稱“依法納稅是愛國底線”,標榜“集體利益至上”,卻為私利逃避公民納稅義務,損害國家稅收公平,典型的“既當婊子又立牌坊”。
其實,司馬南最大的危害是對民營企業的非理性批判及利用民粹情緒牟利。司馬南指控聯想“賤賣國有資產”,稱其股權交易致13億元流失,但專業人士指出其混淆財務報表概念,實際交易價格甚至高于凈資產。渲染“資本家剝削論”,引用過時數據稱“500家民企納稅不敵一家中石油”,被批斷章取義。以情緒化敘事制造“愛國VS賣國”二元網絡對立,助長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迎合部分群體不滿情緒。
從司馬南的過往來看,其本質上就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投機分子。
司馬南早年以“反偽科學斗士”成名,后轉向政治評論,立場多次反轉:國外節目中批評中國政策,回國后卻以“愛國”姿態抨擊西方。對同一人物如莫言、柳傳志或先捧后貶,或先踩后扶,被指“順風倒”以亂中取栗。將“愛國”作為流量變現工具,通過極端言論吸引粉絲,構建商業版圖,卻未在行動中踐行所宣揚的價值觀。
總結一下,司馬南在法律層面逃避公民義務,在道德層面踐行雙重標準,在公共層面煽動對立牟利;以“正義”之名行投機之實,將“愛國”之道變掙錢之術。議與事形成疊加效應,最終擊穿公眾容忍底線。
司馬南現在是徹底臭大街了,但類似司馬南這樣的人物還大量存在,還是網上繼續招搖撞騙,國人對此不可不提高百倍的警惕,千倍的小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