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默克
昨天甘肅天水聯合調查組對褐石培心幼兒園的通報,真的是編得一點不用心,直接將觀眾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經偵查,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同意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7月3日凌晨,公安部門將其藏匿的剩余顏料查獲。經檢驗,查獲顏料含鉛(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
大哥,知道什么是彩繪顏料嗎?那是指油畫、水彩、丙烯等顏料,通常是管裝或瓶裝的,有油和膠,是濕的,黏糊糊的,怎么加到食物里?用油畫筆一筆筆畫上去嗎?
人日、新華之類的官媒立即發布“監控視頻”,說后廚人員在往面粉里添加顏料粉狀物。
大哥,這種袋裝的東西叫合成礦物質顏料粉,不能直接用于繪畫,所以不叫彩繪顏料,通常包裝極其簡陋,也不會給你明確標識什么“不可食用”,因為誰都知道這玩意不能吃。
拼夕夕上這玩意長這樣。
關鍵是,誰都知道這玩意有毒,絕對不能吃,園長知道,廚師肯定知道。
天水市公安局局長郭慶祥向央視“介紹”說,培心幼兒園園長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為進一步擴大生源,增加收益”,同意后廚人員在面點非法添加彩繪顏料。
長期往面點里添加礦物質顏料粉,是要毒死人的。你都把孩子們毒死、毒殘了,還怎么“進一步擴大生源增加收益”呢?難道是毒死一批、再來一批、再毒死一批么?這幼兒園園長是打算將整個麥積區乃至整個天水市的兒童全毒死,以便“擴大生源 增加收益”嗎?
天水局長和央視的意思大概是,添加礦物質顏料粉,將玉米卷腸包和三色紅棗發糕弄成這樣“鮮艷”,可以讓園里的孩子們吃著更開心,從而通過口耳相傳,吸引來更多孩子。
但是,把包點顏色弄得很鮮艷,不需要添加有毒的礦物質顏料粉,添加食用色素就行了。
食用色素在淘寶和拼夕夕都成堆的賣。店家明確標識了可食用,很安全,是果蔬粉,價格也便宜,拼夕夕80克才8塊錢。
人家長這樣。紅色的是甜菜粉,綠色的是菠菜粉,紫色的是紫薯粉,黃色的是南瓜粉。
按照店家的視頻,出來的饅頭、餃子和點心顏色是這樣的。
按照用戶上傳的圖片,出來的蛋糕包點顏色是這樣的。
很鮮艷吧,可食用,無毒,也不貴。幾百塊錢夠培心幼兒園用半個月一個月的了。
園長和后廚人員難道都是腦抽了,擺著安全無副作用的果蔬粉食用色素不用,非要去買會毒死人的礦渣顏料粉來給玉米包和發糕上色?
再說,按照通報,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的玉米卷腸包和三色紅棗發糕,不是幼兒園“擴大生源 增加收益”專用的么,換言之,也就是專門制作出來提供給孩子們吃的。
那為何幼兒園的老師們也中毒了?
澎湃新聞昨天早上的新聞,褐石培心幼兒園多名老師跨省到西安醫院做檢測,均確診血鉛超標。正常人血鉛值應為200微克左右,有老師的血鉛值卻高達395微克。
難道老師們都去偷吃了這兩種“專供”孩子食用的玉米包和三色發糕?
那園方默認老師們都吃是咋回事?打算毒死一批老師再換一批,“擴大師源 ”?
此外,根據《南風窗》、《楚天都市報》等媒體報道,天水本地在幼兒園進行了一次集體體檢,由當地政府各部門的干部電話通知家長,說體檢結果都很正常。
一個幼兒園園長有多大能耐,她讓廚師在食品里添加有毒顏料粉,竟然由政府各部門的多名干部為其遮掩,在電話里向家長們篡改檢查結果,把有毒說成無毒,這合乎情理么?
這屆網友似乎不太容易被如此低智的通報忽悠,看各大門戶央視推送后的高贊質疑評論就知道了。
早就有人扒出來,天水麥積區20年前就發生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血鉛超標事件。
2006年1月,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吳家河村的村民們聯名向《西部商報》反映:最近幾年該村200名小孩都出現了厭食、嘔吐等癥狀,一個14歲孩子到村邊小河游泳,全身便出現紅皰,耳朵流膿,嘴周圍發青發黑。2005年10月,村里的50個孩子去做了化驗,結果無一例外,體內鉛超標。村民們說,禍患就來源于村中的兩座鉛鋅廠。
央視12套于2006年4月跟進報道。然后當地就開始表演檢測報告及格了。蘭州醫學微量所麥積區分所的檢測,是53個孩子全部鉛超標,而麥積區政府不認可該報告,自己讓天水疾控中心重新檢測,說49名兒童尿鉛正常,只有一名臨界值。村民干脆集體跑到西安醫院做檢測,結果是211人鉛嚴重超標,68人鉛中毒。
村民們說,村里近幾年分別建了鉛廠、鋅廠,“鉛廠建成后,污染非常明顯,原本清澈的河水長期處于黑色污染狀態;晚上11時過后,一旦吹起北風,整個村子就被鉛廠里排出的滾滾濃煙所籠罩,氣味非常嗆人”,“自從建了這兩個冶煉廠后,糧食和蘋果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差,2005年秋,果樹上只稀稀拉拉地結了一些果子,其中一部分還是爛果。村民們到城里去賣菜,城里人只要聽說是吳家河村的菜就不敢買了,說吳家河村的菜有毒?!?/p>
村民還告訴記者,不但吳家河村的空氣和食水污染,離此不遠的地方,就是供應天水市幾十萬居民飲用水的自來水公司抽水點,“污染水源可能會危害天水城市居民?!?/p>
無獨有偶,2006年8月,甘肅徽縣水陽鄉上千人到西安進行血鉛檢測,其中不但373名兒童中90%以上血鉛超標,成人中也普遍超標。當地村民和鄉黨委書記親口對記者說,群體性鉛中毒、血鉛超標,是因為在離村幾百米有一家生產鉛錠的冶煉廠。該廠名為“徽縣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宏宇鉛冶煉廠”,年產5000噸金屬鉛。事后,官方以冶煉廠煙囪為中心,確認周邊一兩公里為受污染范圍。
據百度地圖等,天水市麥積區吳家河村離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不過13公里,而徽縣離天水市直線距離也就幾十公里。
網友發現,離褐石培心幼兒園西面兩公里左右,就有一家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壩鉛鋅礦天水轉運站。
離幼兒園東邊不到3公里,還有一家天水東興礦業公司貨場,該公司以轉運重金屬為業。
東興礦業是小微企業。白銀有色集團公司是上市國企,注冊資金七十幾億元,據百度百科:“具備礦山采選1000萬噸、銅鉛鋅冶煉60萬噸、黃金15噸、白銀500噸的生產能力”,“主要產品包括陰極銅、鉛錠、鋅錠、銅材、鉛材、鋅材、貴金屬制品和電線電纜等多個品種,Ibis牌鋅錠、鉛錠在LME注冊,Ibis牌陰極銅、鋅錠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
根據天水市科普網2022年11月的文章介紹,“天水市礦產資源豐富,主要金屬礦產有金、銀、鐵、銅、鉛鋅礦產”,“全市已發現礦床、礦(化)點335處,其中大型礦床28處,中型礦床30處”。其中,“鉛鋅礦主要在張家川之北秦家園一帶分布及麥積區甘泉將軍洞一帶”。
2006年吳家河村集體鉛中毒事件以后,天水市有沒有出現非法排污現象呢?
2019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接到甘肅天水群眾舉報,派記者前往調查,發現張家川縣一家化工染料廠排出墨綠色污水,污染了四十多公里長的清水河河道,該河最終流入渭河,而渭河流經麥積區。記者還發現渭河兩岸麥積區一帶挖沙采礦成風,采礦后的污水直接排入渭河,麥積區的河長對此一問三不知。后來,多名廠方責任人被判兩年到四年徒刑。
該事件足以證明天水市一直是污染重災區,當地領導對污染現象放任自流。記住,按照官方的說法,染色顏料里很大可能是含鉛的。
回到幼兒園中毒案。
央視、人日、新華等官媒配合天水官方,放出監控視頻,指控是后廚人員在揉面粉時添加顏料粉。
但僅在兩天前,《三聯生活周刊》公號發表文章,其中家長明確告訴記者,褐石培心幼兒園的食品都是采購的,有專門的食品供應商,根本不是自己做的。
事件引起公眾關注后,園方和相關部門卻對外改口聲稱,這些食品都是后廚“自己做的”。
話說,在幼兒鉛中毒問題上,天水當局已經改口多次了。第一次是說檢測結果正常,結果被西安醫院打臉。第二次是說后廚是往食物里放添加劑,但媒體采訪的專家馬上說沒哪種食品添加劑是含鉛的,當局幾天后才說那不是添加劑,是后廚非法添加化工顏料,這是自己打自己臉啊。第三次,就是當局堅稱這些含鉛食品是幼兒園后廚做的,還爆出“監控視頻”為證,但家長早就說過,食品都是從供應商那采購回來的。
事實證明,“甘肅天水聯合調查組”的通報非常奇怪,與常識和家長們的爆料完全不符,很難讓人信服。
既然官方通報不可信,那么問題就接踵而來了:
鉛含量嚴重超標的玉米卷腸包、三色紅棗發糕的供應商是誰?
供應商是直接在這些食品里面添加有毒礦物顏料,還是原料里就含有毒素?
這些食品究竟是否有毒?
有毒的會不會是自來水和空氣污染?
如果是自來水和空氣污染導致孩子們鉛中毒,那非法排污的究竟是哪家企業?
通報是否在為哪家企業打掩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