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云變幻的國際經貿棋局中,每一步落子都蘊含深意,牽動各方神經。近期,越南的一系列操作,著實讓人驚掉了下巴。前腳剛與美國達成那備受矚目的貿易協議,后腳就火急火燎地對中國出招,仿佛迫不及待地要給特朗普送上一份 “投誠大禮”,這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盤算?
美越交易,城下之盟?
7 月 2 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興奮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這份協議堪稱 “霸王條款” 云集:越南出口美國的商品,需繳納 20% 關稅,而美國商品進入越南市場卻能享受零關稅,如此不對等的安排,讓越南經濟瞬間陷入被動;更狠的是,任何經越南轉運至美國的第三國商品,將被征收高達 40% 的懲罰性關稅,明眼人都能看出,這無疑是沖著中國來的,試圖斬斷中國商品借道越南規避美國關稅的可能;此外,越南還需配合美國海關核查生產線,確保 “越南制造” 商品的本地增值率超過 30%,否則就會被貼上 “非法轉運” 的標簽,經濟上遭受重創。
這份協議被越南媒體私下里稱為 “新西貢條約”,著實是無奈之舉。要知道,越南對美出口額占其 GDP 的 30%,一旦不妥協,特朗普威脅的 46% 關稅足以讓越南制造業瞬間 “崩盤”,大量工廠停工、工人失業,經濟陷入混亂。在強大的美國經濟霸權面前,越南如同風雨中的孤舟,只能選擇暫時妥協,期望能換來一絲喘息的機會。
對華出手,意圖何為?
就在美越協議達成的短短幾天后,7 月 6 日,越南貿易部發布聲明,宣布對原產于中國的部分熱軋卷鋼產品征收高達 27.83% 的反傾銷稅,有效期長達 5 年。這一舉措,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中越貿易關系中掀起軒然大波。
從表面看,越南鋼鐵產業虧損嚴重,美國對進口鋼鋁加征 25%-50% 關稅,致使越南對美鋼鐵出口受阻。但越南卻將虧損責任一股腦兒地推到中國出口上,企圖通過加征關稅來轉移國內矛盾,為自身鋼鐵產業 “止血”。可實際上,2024 年中國向越南出口了 865 萬噸熱軋卷鋼,占其進口總量的 74%,是越南鋼鐵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越南本土企業生產每噸鋼材的成本比中國高 180 美元,且技術標準不達標,加征關稅后,不僅無法提升自身鋼鐵產業競爭力,反而會讓下游制造業成本飆升,削弱整個國家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更深層次來看,越南此舉更像是在向美國交 “投名狀”。在美國要求越南監管所有經過越南轉運的商品,并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的壓力下,越南對中國熱軋卷鋼加征關稅,試圖以此證明自己 “去中國化” 的決心,換取美國市場的 “入場券”,以及在政治、經濟上可能獲得的支持,比如更多美國投資、在南海問題上的偏袒等。
中國反制,越南承壓
面對越南這一 “背刺” 行為,中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中國商務部迅速表態,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并警告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很快,中國對越南的大米、咖啡等農產品加征反傾銷稅,同時在技術領域采取限制措施,限制稀土出口和無人機電機磁鐵等關鍵材料的供應。
這一系列反制措施,讓越南經濟感受到了切膚之痛。越南農產品出口受阻,大量農產品積壓,農民收入銳減;技術領域的限制,更是讓高度依賴中國原材料和技術的越南電子產業陷入困境,生產線減產、成本飆升,許多企業面臨倒閉風險。越南本想通過討好美國獲取利益,卻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經濟上陷入了兩難的尷尬境地。
未來走向,何去何從?
越南在中美貿易博弈的夾縫中,試圖通過親近美國來獲取發展機會,卻忽視了自身經濟對中國市場和供應鏈的深度依賴。中國不僅是越南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巨大,在投資、技術等領域也為越南經濟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如今越南為了迎合美國,損害中國利益,不僅破壞了中越長期建立的友好合作關系,也讓自身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從長遠來看,越南若不能重新審視自身在國際經貿格局中的定位,平衡好與中美兩大經濟體的關系,繼續盲目跟隨美國的貿易政策,最終可能失去中國這個重要合作伙伴,又無法從美國那里獲得足夠的補償,導致經濟發展陷入停滯甚至衰退。而對于中美越三邊關系而言,越南的這一行為無疑增加了地區經貿局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未來走向究竟如何,值得各方持續關注。或許,越南在這場大國博弈中,該重新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符合自身利益的正確道路,而不是被短期利益蒙蔽雙眼,做出讓自己陷入困境的錯誤抉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