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今年以來銀行股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如今,銀行股已成為各路機構壓箱底的優質品種。
那么,對于廣大個人投資者而言,銀行股該如何巧妙布局方能收獲理想的回報呢?
銀行ETF:便捷的銀行股投資工具
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銀行ETF無疑是一種極為便捷且高效的投資銀行股方式。銀行ETF是一種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它緊密跟蹤銀行指數的表現,通過投資一攬子銀行股,實現對銀行板塊的整體投資。
在眾多銀行ETF產品中,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的產品通常具有更高的投資價值。例如,華寶中證銀行ETF(512800),其規模龐大,流動性充裕,能夠較好地跟蹤中證銀行指數的走勢。今年以來,銀行ETF(512800)份額規模增長92.88億份,截至7月8日,份額規模已達143.32億份。
需要一提的是,投資者在選擇銀行ETF時,應綜合考慮產品的規模、流動性、跟蹤誤差等因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港股通金融ETF:拓展投資視野
除了布局A股銀行股外,港股市場中的銀行股同樣具有獨特的投資價值。對于有條件的投資者而言,布局港股銀行股ETF不失為一種拓展投資視野、優化資產配置的良策。
例如,港股通金融ETF(513190),今年以來份額增長超10億份。該產品除了布局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大行H股外,還布局了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保險龍頭。
銀行股投資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既充滿了機遇,也伴隨著一定的挑戰。投資者應充分借鑒機構的投資策略,深入研究銀行股的基本面,結合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合理選擇投資方式。無論是直接投資銀行股,還是借助銀行ETF、港股金融ETF等工具進行投資,都需要謹慎決策,科學布局,方能在銀行股的投資中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收獲理想的投資成果。
部分主動型公募產品也可關注
除了被動投資金融行業的ETF產品外,部分主動投資的混合型公募基金也因為重點布局銀行股,在近年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
比如金信智能中國2025混合,該產品從2017年以來,就將倉位逐漸向銀行股轉移。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產品十大重倉股中,有9只都是銀行股,還有一只為中國平安。
從業績來看,2019年以來,該基金連續6年取得正收益。成立以來累計收益187%,近三年累計收益高達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