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運城市多地公安交警部門同步發力,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停車亂”問題掀起整治熱潮。全警動員織密管控網,宣教并舉樹牢文明觀,一系列精準施策讓城市交通秩序煥發新顏,更讓文明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違法停車整治
河津
全警聯動出硬招
“同志,這里不能停車,請您盡快駛離。”清晨7時,河津交警大隊的民輔警已開始忙碌。自6月27日起,河津交警大隊打響主城區交通秩序整治攻堅戰,80%警力每日投入路面,17個執勤點位覆蓋學校、醫院、商圈等重點區域,“定點查處+流動巡邏”“白天整治+夜查行動”的組合拳讓違停車輛無處遁形。
在該市蓮池公園周邊,民輔警正將隨意停放的電動自行車一一歸位。“對現場駕駛人先勸導教育,嚴重影響交通的堅決處罰,對駕駛人不聽勸告或車輛長時間占道違停、無牌無聯系方式的機動車及無牌老頭樂電動車實施強制拖移措施?!眻糖诿褫o警介紹,這種“一勸二罰三拖”的梯度處置方式,既體現執法溫度,又彰顯整治決心。
▲電動自行車“歸位”
垣曲
靶向治理固成效
“以前菜市場門口堵得水泄不通,現在買菜騎車一路順暢?!痹h居民王女士的感受,道出了當地交通整治的成效。針對主次干道、農貿市場周邊的亂停亂象,垣曲交警大隊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剛柔并濟的舉措讓停車秩序顯著改善。
執法之外,宣傳同步跟進。在社區、商超門口,民輔警發放的“文明出行倡議書”被居民爭相領取,交通事故警示案例讓騎電動自行車的大爺連連感慨:“以后要戴頭盔、守規矩,對自己和家人負責?!?/p>
垣曲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大隊正推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通過增設停車標識、優化泊位規劃,從源頭緩解“停車難”。同時,鼓勵市民參與監督,形成“交警整治+群眾共治”的良好氛圍。
▲打響整治攻堅戰
鹽湖
動態管控保暢通
進入7月,鹽湖區持續高溫,但民輔警整治熱情絲毫不減。在我市中心城區商業圈,民輔警采用“高峰站點、平峰巡線”模式,動態清理違停車輛。
行動中,民輔警緊盯重點區域,完善交通標志標牌,嚴查機動車停車不入位、占用非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同時,持續全面清理“僵尸車”,對轄區主干道及人行道(特別是綠化帶、背街小巷、建筑工地等周邊道路)的“僵尸車”開展全面排查,對亂停亂放的車輛,通過查詢車輛信息,通知車主移動車輛,對停放長久無法移動的“僵尸車”,一律采取拖移處理,為市民出行創造安全、文明、和諧的道路通行環境。
“以前晚上開車經過這里得堵半小時,現在10分鐘就能通過?!背鲎廛囁緳C李師傅的話,印證了整治效果。
如今的街頭,亂停亂放少了,整齊停放多了,擁堵路段通了,市民笑容多了,精細化管理讓城市交通“活”了起來,訴說著這場交通整治帶來的變化。
運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
將持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整治成效鞏固,讓規范停車成為習慣,讓文明出行點亮城市。
記者 樊朋展 張蕊彤 劉凱華
記者感言
整治不是簡單的“一罰了之”,而是透著剛柔并濟的治理智慧。對現場違停司機的耐心勸導,是規則意識的溫柔滲透;對堵塞消防通道車輛的果斷拖移,是公共利益的堅定守護;從增設停車標識到鼓勵市民監督,更彰顯著從“末端治理”向“源頭疏導”的深層考量。
交通是城市的血脈,文明是城市的底色。當“規范停車”從執法要求漸變為市民自覺,當“一盔一帶”從宣傳口號融入日常出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交通秩序的改善,更是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這場持續進行的整治行動,最終指向的,正是每個市民對“安全、有序、暢通”的樸素期待。這,便是民生治理最生動的注腳。
記者 樊朋展
【來源:運城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