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畢若旭)一年前,土生土長的杭州姑娘鮑升吉從浙江樹人學院畢業,以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身份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成為北京路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干事。在此之前,她從未到過新疆,對新疆的印象大都來自電視等媒體和書籍中的講述——美食眾多,風光無限,質樸自然。
選擇參與西部計劃,是因為她在大學期間曾經到浙江余杭的徑山書院做暑期調研,了解了當地的發展,并結識了一些在徑山鎮從事農業開發、農莊建設等行業的前輩,現在大約四五十歲的他們,就是在年輕時來到徑山。如今徑山有了很好的發展,而這些前輩的人生也是和當地的發展同頻共振的,他們成了鮑升吉心中的標桿。另一個原因,是她非常喜歡的兩本書——《我的阿勒泰》和《一個人的村莊》,都出自新疆作者之手。“我很好奇,是什么樣的土地讓他們寫出這樣的文字。”
“想干點事”和“想到新疆好好游歷一番”的雙重追求,讓鮑升吉最終選擇了新疆。她的工作主要是參與開展文藝、體育類活動,并組織轄區居民、職工參與。除了活動的策劃、籌備,也有一些非常瑣碎的工作,比如給來社區舞蹈室排練的叔叔阿姨們協調排練時間和場地,一旦有時間或人員上的沖突,還要擔綱“調解員”的角色。
鮑升吉(左)參加共青團伊寧市委員會組織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參觀本土企業的活動。受訪者供圖
鮑升吉主持伊寧市社工部組織的新就業群體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活動。受訪者供圖
一年的工作讓鮑升吉感慨,在任何地方做基層工作都不容易。“走到居民的生活當中去,遇到的問題一定是瑣碎繁雜的。”但另一方面,基層工作也是真情流露的,是用真心去換真心。最近她參與組織的一場廣場舞大賽“戰線”拉得很長,將近1個月的活動組織讓她感到疲憊,但一位參與活動的阿姨送給她的兩塊雪餅,又觸動了她心中柔軟的角落,讓她感到這種疲憊也很值得。“這里的叔叔阿姨們把我當作孩子,對我就和對自己的女兒一樣。”
看遍大美新疆的愿景,也在一一兌現。利用假期,她去了吐魯番、喀什、帕米爾高原,還到阿勒泰體驗了滑雪。伊寧的大型商超、娛樂設施、體育館等配套都比較完善,周末和朋友聚餐、轟趴、劇本殺,都可以實現。她還體驗到一種全新的聚會方式——在新疆,年輕人喜歡相約爬山,到山頂的草原上坐上一天。“這是一種更貼近自然的休閑娛樂。”
短短一年時間,這個南方姑娘的口音里已經夾雜了濃濃的“馕言文”,“蠻好”和“沒sa(啥)”標識著她的來處和新歸屬。“新疆的風景確實漂亮,我對這里的生活工作都滿意。我很幸運地被分配到了伊寧,這里的氣候環境都非常宜人,領導、同事們對我也都非常好。”她眷戀和來自五湖四海的西部計劃志愿者結伴上下班、過完年相互帶特產的熱絡,和朋友提起年長同事時會用“我辦公室的姐姐”代稱。她喜歡這些看似平凡但意義非凡的友誼,來自山西的室友帶給她的超級好吃的餅子,和居民叔叔阿姨向她問起的“在單位都能吃些sa(啥)”,就是她最簡單而真實的幸福來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