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借多年來對表演藝術的執著堅守,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深受觀眾喜愛。
然而,張譯在路演中的表現卻時常遭人詬病,甚至屢次陷入爭議。
直到陳凱歌的一番話,才徹底揭開了這背后的隱情,更給所有男演員敲響了一記警鐘。
1、“三丑之一”成影帝
如今的張譯,可謂是演藝界當之無愧的頂流男演員。
他憑借爐火純青的演技在影視領域屢獲殊榮。
不僅將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三金”影帝收入囊中。
更是成為華表獎歷史上首位“二封影帝”的男演員。
然而誰能想到,這位光芒萬丈的實力派,曾幾何時也是“劇紅人不紅”的典型代表。
張譯出生于哈爾濱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音樂老師,母親則是語文老師。
物質條件雖不富足,但良好的家庭氛圍卻滋養了張譯的藝術氣質。
高中畢業時,張譯信心滿滿地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他也憑借出色的成績拿到第三名。
然而命運卻仿佛給張譯開了一個玩笑。
當時的廣院在東北只招收兩名學生,他遺憾落榜。
不愿放棄夢想的張譯孤身來到北京尋求機會。
他前往中戲,被老師嫌棄“丑”,來到軍藝,又因身體瘦弱沒能通過體檢。
1997年,19歲的張譯在朋友的幫助下,進入到了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
當時隊里有一個“長相排名表”,張譯憑借自己的“驢臉”,被大家稱為“三丑之一”。
話劇團時期,張譯始終無戲可演。
在拍攝話劇版《士兵突擊》時,他被選為主演的“替補”,如果主角生病,他就可以上場。
張譯為此興奮了許久,把劇本研究了一個透。
只可惜劇組演員都非常健康,他終究沒能得到上場機會。
原以為演員夢會就此終結,但命運卻在此時迎來轉折。
2005年,電視劇版《士兵突擊》準備開拍。
張譯聞言,向導演康洪雷毛遂自薦,還寫了一封長達3000字的自薦信。
也許是看中了張譯的潛力,又或是被他的真誠所打動,最終,張譯出演“史班長”一角。
自此,張譯開始逐漸走向大眾視野。
之后,張譯陸續參演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雪花那個飄》《北京愛情故事》等熱門影視劇。
在這些作品中,他不斷挑戰不同類型的角色。
從真漢子到小男人,從知識分子到生意人,張譯展現出了寬廣的戲路。
他的演技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但卻始終難以“大紅大紫”。
2、路演表現引爭議
2018年,張譯迎來了演藝生涯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
他主演的電影《紅海行動》上映,這部展現大國風范、強軍征途的新主流電影大獲成功。
張譯在片中飾演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隊長楊銳,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付出了諸多努力。
在拍攝期間,他不慎摔傷骨折,但為了不耽誤劇組的工作,骨折后的第三天他就返回劇組。
憑借在《紅海行動》中的出色表現,張譯在演藝界一路高歌猛進。
《八佰》《金剛川》《我和我的家鄉》等重量級影片接連上映。
張譯也成為中國第五個突破百億票房大關的演員。
2023年,張譯在“掃黑題材”電視劇《狂飆》中出演人民警察安欣。
他將角色從充滿熱血到歷經滄桑卻依然堅守正義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收獲觀眾的一致好評。
此后,張譯參演的《三大隊》《無價之寶》《以法之名》等作品密集上映。
他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奉獻了精彩的表演,持續展現著自己作為優秀演員的實力和魅力。
然而,就在張譯躋身演藝界頂流之際,他在路演中的表現卻遭到了部分網友的質疑。
在電影《無價之寶》的武漢路演現場,張譯全程“黑臉”,態度冷漠。
這讓許多觀眾感受到了被忽視與不尊重,網絡上對他的批評聲浪也隨之涌起。
事實上,這并不是張譯第一次因路演陷入爭議。
他經常缺席路演,有時即便到場,也只是寥寥數語就匆忙離開。
近日,《以法之名》的各位主演都忙著為新劇宣傳,而張譯卻因為“缺席”登上了熱搜。
值得一提的是,6月初,張譯還出席了自己“客串”的電影《蠻荒之地》的發布會。
可到了自己主演的電視劇,他卻顯得極為“不重視”。
一時間,網上關于張譯缺席路演的猜測愈演愈烈。
3、堅守演員初心
“比起跳舞,我更想和大家聊一聊關于電影的感受。”
在電影《三大隊》的路演現場,面對粉絲要求跳舞的請求,張譯毫不猶豫地拒絕道。
在當下演藝圈,電影路演正逐漸呈現出過度娛樂化的趨勢。
觀眾在路演現場提出的問題,往往脫離電影本身,更多地聚焦于演員的私人生活和八卦緋聞。
對于像張譯這樣對表演藝術有著較高追求,希望專注于電影藝術探討的演員來說。
這種過度娛樂化的路演氛圍是他所抵觸的。
陳凱歌作為電影界的資深導演,曾用“戲比天大”四個字來評價張譯。
對于張譯屢次缺席路演的行為,陳凱歌非但沒有批評,反而給予了高度贊揚:
“能讓觀眾與角色共情的最好辦法,就是演員減少自身曝光度。”
陳凱歌的評價,也給演藝界眾多演員敲響了警鐘。
對于演員而言,路演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積極參與路演,以熱情真誠的態度與觀眾互動,能夠提升電影的知名度與票房成績。
另一方面,演員也不能為了迎合商業宣傳的需求,而放棄對藝術的追求與堅守。
作為演員,應當牢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在演藝生涯中,應當始終將對表演藝術的熱愛與對角色的敬畏置于首位。
而非屈從于商業誘惑,淪為只知追逐名利的明星。
張譯在路演中引發的爭議,折射出演藝圈在路演環節存在的諸多問題。
我們有必要反思與完善,讓電影路演回歸本質,成為連接電影藝術與觀眾的橋梁。
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電影行業朝著更健康、更繁榮的方向發展。
部分參考文獻:
中國青年網|《張譯:認真對待每個角色不留遺憾》
光明網|《張譯和秦昊,你選誰?》
揚子晚報|《電影《三大隊》單日票房奪冠,張譯來寧解讀“程隊追兇三重執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