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黃昏,貴州省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禮堂前的梧桐樹撐展翠綠傘蓋,沙沙作響的葉片篩落斑駁燈影,為夏日的校園增添了靈動與生機,也仿佛是在歡迎前來為該校師生上法治課的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檢察院“學姐籬笆墻”護航團的“學姐”們。
“學姐籬笆墻護航團”成員。
隨團而來的學姐游喻婷說:“一會兒我將上臺‘開講’,雖然這堂課只有3名檢察官講授,但我們‘學姐籬笆墻’護航團11名成員全部來了,大家相互鼓勵,補缺補位,把優質的法治知識傳播給學生、傳播到學校,以檢察之力護航學生健康成長,校園安全平安。”
深耕法治建設 撒播法治之光
貴州(清鎮)職教城是全省規模最大的職教集群,現有16所院校入駐,在校學生逾15萬,在全國形成“北有天津海河職教園,南有貴州(清鎮)職教城”的規模效應。學生年齡一般在15歲至22歲之間,年齡跨度大、背景多元,管理難度較高。近年來,清鎮市人民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職教城學生涉及盜竊、幫信、掩隱等犯罪的比例相對突出,校園霸凌、故意傷害等問題頻頻發生。
說起成立“學姐籬笆墻”護航團,清鎮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羅英文頗有成就感:“我們對職教城學生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工作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成立‘學姐籬笆墻’護航團是有的放矢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學姐”在職校開展“大法治”課場景。
針對職教城學生存在的問題,清鎮市人民檢察院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擔當,于2024年6月成立“學姐籬笆墻”護航團,院黨組挑選11名能吃苦、有情懷、講奉獻的女干警組成“學姐籬笆墻”護航團,送法到各職教院校。學姐們均是在不耽誤自身執法辦案,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的情況下,利用學生晚自習時間進校園。她們克服“工學”矛盾、“人案”矛盾、家庭困難等,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傾情為職教城學子撐起一片法治藍天。“‘學姐’們講課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她們很有親和力,我們在寓教于樂中學法、懂法、守法,好期盼她們下次再來。”貴州傳媒職業學院學生王明欣說。職教城的老師也感言:“‘學姐籬笆墻’護航團的法治課融思政教育、法律普及、心理疏導為一體,學生喜歡,老師也喜歡。”
“‘學姐籬笆墻’護航團與時俱進解新題、答難題,既要扎牢職教學子保護的‘籬笆墻’,照亮他們需保護的每一個‘隱秘的角落’,守護好每一個‘少年的你’,又深化助推綜合履職,主動融入職教城社會管控、綜合治理大格局,在檢察監督辦案中找準職教城發展面臨的難點堵點,做好黨委政府的法治參謀。”清鎮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余睿如此評價。“學姐”們的努力和付出,映射出新時代每一名清鎮檢察官勇挑重擔、勇毅前行的“特質”。
羅英文說,法治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法律行為,更要關注心理健康,在清鎮市人民檢察院黨組的支持下,11名學姐工作之余進行學習考試,取得了“心理咨詢基礎培訓合格證書”,不僅能釋法說理,還能察言觀色問癥結,善解人意解心結,成為學生們信得過的“知心姐姐”。
成立“花季藍盾” 打造法治樣板?
除了要竭力呵護貴州(清鎮)職教城的學生成長成才,還要護航全市各中小學學生的健康成長。清鎮市人民檢察院為了做好這項“作業”,院黨組創新成立“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以“每個學子背后都是一個家庭,每個家庭背后都有我們,每個我們背后都有良知”的司法理念,用“檢察藍”護衛清鎮市境內的每一名學生。
“創新成立的‘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實現了檢察力量整合、未檢保護全覆蓋,有效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高效聯動。”清鎮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謝彪說。
“學姐”在講課時與學生互動交流。
“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于2024年6月揭牌成立,標志著在黨建引領下的法治教育工作開啟新征程、邁上新臺階。在“學姐籬笆墻”護航團的基礎上,清鎮市人民檢察院10余名檢察官、院班子成員擔任轄區中小學、職校“法治副校長”,結合“開學第一課”“六一兒童節”“憲法宣傳日”等時間節點,到學校為學生開展法治課堂50余場,覆蓋學生1.8萬余人次。工作室還與網癮戒除、心理輔導、校園反詐等機構建立協作機制,以檢察履職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到平安校園建設中。
“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把創特色、創經驗、創品牌融入每一次法治宣講,常態化開展“透過業務看政治講忠誠”講評、“清檢楓韻大家談”交流及“每周實訓”素能等活動,著力提升團隊辦案能力、說課能力和創先爭優動力,旨在為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學子提供高質量的法治服務。
對“靶”有的放矢護 “未”成效明顯
“學姐籬笆墻”護航團作為“紅楓·花季藍盾”旗下重要工作團隊,一經成立就迅速啟動護航工作,彰顯青春活力,凸顯工作。針對職教城學生的學法、知法、守法觀念不強問題,護航團精心設計集法治、道德、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百問百答和選擇題型,與貴州裝備制造職業學院于2024年6月底聯合舉辦首屆職教城校園普法競賽,清鎮職教城除在外實習學生外,在校學生逾5萬人參加學法競賽,競賽成績合格率近90%,極大地激發了職教城學生學法、守法、護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填補了職教城的普法短板。清鎮市委對檢察機關線下線上普法力度和成效高度認可。
為持續深入做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以法治宣傳教育為核心,創新工作方法,豐富宣傳形式,通過開展“黨建+法治教育”系列活動,有效將職教城學子納入法治教育,實現了法治宣傳的全覆蓋,以檢察履職助力職教城向好發展。為解決傳統課堂教育受眾學生少難題,工作室依托各職教院校直播教學系統,以同步直播授課的方式拓寬覆蓋面,以有獎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形式豐富法治宣傳教育,通過獎品鼓勵、模擬法官檢察官等方式,提升普法、學法、守法、用法實效,讓學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法治知識。
“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的檢察官在鄉鎮學校開展普法活動。
針對職教城學生“搓麻”“泡吧”等不良興趣愛好引發的違法犯罪案例,“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自編、自導拍攝的法治教育微電影《賭生》,相繼得到多家媒體轉發、全網瀏覽量達60余萬,榮獲貴州省2024年網絡法治優秀案例,獲評最高人民檢察院2024年全國優秀檢察網絡作品“網絡正能量優秀作品”。《賭生》成為“學姐籬笆墻”護航團送法進校園的精品課件,以案示警、以案釋法效果良好,受到追捧。
針對未成年人早戀、酒店需落實未成年人強制報告制度問題,“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今年5月拍攝的微電影《青梅劫》,起到于無聲處起驚雷的警示教育作用。針對職教城學生陷入電信詐騙問題,“紅楓·花季藍盾”工作室以辦理的職教城學生參與電信詐騙真實案例為題材,于今年6月初啟動拍攝的微電影《迷青》已殺青,進入剪輯階段,將成為警示學生的又一精品力作。
每一份汗水澆灌的是希望的種子,每一分收獲都沁潤汗水,每一步前行都凝聚力量,清鎮市人民檢察院以“紅楓·花季藍盾”黨建品牌為載體付諸的護“未”行動,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花香蝶自來,梧高鳳必至”的化學反應,辦案團隊獲評“全省青少年維權崗”,未成年人檢察部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稱號等榮譽。
“‘紅楓·花季藍盾’守護的不僅僅是學子背后的萬家燈火,更是家國未來和民族希望。清鎮市人民檢察院將始終以‘如我在校’的情懷開展未成年人護航工作,為平安清鎮、法治清鎮建設提供必要的檢察力量,不斷為‘檢察藍’增添亮麗成色。”羅英文說。(圖/文 安昌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