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長期堅持學習,是教師群體中較為常見的現象。根本原因是,教師在價值認同的層面更多地依賴于“讀書高”的傳統,在這樣的學習價值觀下,教師只會把學習當作“負擔”,很難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因而,建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非常重要。
在教育一線,我們會發現,高學歷和專業對口未必會在教學上效益突出,許多教師跨專業執教憑借自己更加主動的學習,往往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益。實際上,學習不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工具,也是自身職業生涯體驗的重要通道。
那么,教師如何保持高昂的學習狀態呢?
學習,是一個不斷自我肯定與否定的過程。加強對自我學習心理的研究,關注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內心沖突,強化對放棄心理的自我批判,是教師能夠將學習進行到底的動力。一些教師經常反思工作實踐,撰寫教育隨筆,發表文章、討論問題,進而倒逼自己深入學習,就是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有效手段。
當然,教師的學習與課堂教學是深度融合的,吃透教材備好課、科學制訂學生管理方案等都是很重要、很直接的專業學習。比如,教師善于將碎片化學習內容串聯起來,融入系統的備課中,轉化為更有深度、更有價值的研究,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總之,教師只要有認識自我的好奇心和創新自我的沖動,敞開胸懷,擁抱學習,就一定能進入專業發展的深層領域,在自我覺悟的路上越走越遠。
(作者單位:遼寧省凌源市萬元店中心校)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10日 第03版
作者:韓慶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