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王超先生的書法作品,就像閱讀柳青的《創業史》,一種鄉村田野的風味撲面而來,如品茗香茶,一股現實主義的氣息頓生馥香濃郁,一腔濃烈的鄉土情、骨肉情,讓人心馳神往,如癡如醉。
魯西南平原,孔孟之鄉,這片文化底蘊豐厚的沃土,勤勞的人民,淳樸的民風,不僅賦予他博大的胸懷,而且鑄就了他矢志不渝的品質,培養了聰穎好學的性格,錘煉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王超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廢寢忘食,日夜伏案,汲取古人書法之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藝術特色。王超先生的書法,有形有神,形神兼備,作品的抒情夸張,賦神于形,令人浮想翩翩,柔中有剛,雄渾大方,方圓相濟,暢想映照,筆筆顯示出強勁的腕力和心力。
觀王超先生的書法作品,入情入理,情理相融。他把濃郁的感情,巧妙地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做到了大張大馳,張弛互濟,收放有度,這突出地體現在他書寫的長卷中,洋洋灑灑,氣勢奪人。其字形結構縱橫相間,隨字賦形,一任自然,不求態而無態不備,不求美而美蘊其中。其章法呼應布白之巧妙,追求氣質神足,恰到好處的空間分割,使人深刻地領悟到書法藝術創新與固守臨界點和落腳點的高炒。
王超先生的書法之所以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讀者群,最重要的是其在作品中融入強烈的情感和思想,書自情濃品自高,以形賦神,以神傳情,形神兼備,雅俗共賞。一切偉大的作品都是情感的產物,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云:“為情而造文”。
王超先生以情為基石,精心造訪書法藝術殿堂,也彰顯了其人品之高尚,其精神之強大,我們期待王超先生以勤奮為筆,以努力為槳,飽蘸濃濃情感,濃墨重彩,在書法藝術的園地里默默耕耘,迎來更加美麗絢爛的春天,讓我們為之期待!
作者:濟寧市報告文學·時代先鋒雜志社 副總編 楊俊文
供稿:濟寧市報告文學·時代先鋒雜志社 總編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