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今年白酒板塊的中報披露時間,怎么比往年都要晚呢?”這是近期有投資者向懂酒哥反饋的情況。從財務數據的披露安排來看,在20家白酒企業中,水井坊將率先于8月2日披露財報,該公司在去年于7月27日披露中報,這么一算,同比晚了6天。迎駕貢酒、今世緣的情況更甚,和去年相比,它們均推遲了13天才披露財報。
這一情形讓懂酒哥回想起小時候,倘若是考試拿了高分,恨不得一路小跑回家向家長報喜。可2025年中期已至,各酒企卻紛紛推遲發布財報,這是不是意味著上半年的經營狀況不太樂觀呢?
過半企業預計推遲中報,“禁酒令”陰影還未消散
2025年,在A股的20家上市酒企當中,有一半企業預計披露中報的時間會比2024年同期有所推遲。從酒企所處的市場環境來看,二季度起實施的“禁酒令”給酒業帶來的影響仍未消散。
隨著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在價格出現下滑的9款酒類產品中,不乏高端白酒的身影,像飛天茅臺、國窖1573、酒鬼酒內參、紅西鳳等都位列其中。其中,飛天茅臺的市場零售價在跌破2000元大關后,其價格也在持續走低。截至2025年7月9日,“今日酒價”公眾號名酒批發價信息顯示,53度飛天茅臺散瓶市場價為1850元,較前一日下跌30元。
在千元價格帶的產品里,第八代五糧液零售均價較上一周下降了9元/瓶;青花郎降低了約5元/瓶;國窖1573的下跌幅度相對較大,相比之前下跌了約19元。值得注意的是,多款千元價格帶產品的市場零售均價已經連續兩期下滑,即便618大促結束,售價也仍未出現回升的跡象。
這一現象背后,一部分是受上半年“禁酒令”的影響,導致商務接待場景大幅減少,部分宴席(包括升學宴)也紛紛停辦,這使得高端及以上酒水產品出現了滯銷情況。為了促進銷售,部分終端門店不得不采取降價促銷的手段。
從白酒個股的經營情況來看,歷年三季度并非銷售旺季。而在中秋國慶來臨之前,白酒市場將在較長時間內處于銷售淡季,屆時白酒價格或許會延續當前的下滑趨勢。
對比2012-2014時期,兩輪白酒調整周期有何不同?
縱觀本輪白酒行業的調整,很容易讓大眾聯想到2012年至2014年的那輪調整,但實際上,這兩輪調整間有著很大的差異。
2012至2014年的那輪調整也是從限制“三公”消費的禁令開始的。經過3年的去庫存階段后,白酒市場反而迎來了長達數年的漲價周期。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基建項目如火如荼地推進,房地產行業開展供給側改革,各地為了招商引資舉辦了密集的宴請活動。這些宴請中存在不少公關應酬,從而帶動了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的需求增長。
反觀當下的環境是許多地方的基建項目都暫停了,地方隱形債務較多,各地都在緊縮開支、努力還債。隨之而來的便是居民的購買力、消費能力逐漸弱化。
從反映庫存情況的存貨周轉天數這一指標來看,在可分析的16家白酒企業中,瀘州老窖、老白干酒、金種子酒等7家企業在2025年一季度的存貨情況,已經超過了2012年至2014年同期水平,創下了階段新高。
擴產違背稀缺性特性,高端化在于喝好酒
在茅臺與五糧液的引領下,2017年到2020年期間,各大知名酒品牌業績與股價雙雙豐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高端化,成為酒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的關鍵策略,各家酒企紛紛推出高端產品,資本也爭相涌入這一領域。
然而,隨著白酒產能的不斷擴張,一些問題逐漸浮現。產能擴張不僅違背了高端白酒稀缺性的特質,而且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有所下降,高端白酒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再加上“禁酒令”進一步升級,政務消費渠道受到嚴重擠壓,高端化之路開始遭到質疑。
從次高端白酒價格大幅跳水,到如今茅臺鎮加速淘汰那些缺乏品牌競爭力的醬香白酒企業,整個行業在調整期面臨著大洗牌。能夠守住千元價格線的產品屈指可數,價格倒掛現象促使酒企不得不控制貨源,穩價去庫存成為當前的首要目標,白酒高端化也逐漸回歸理性。
不過,盡管目前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階段,但那些能夠在每輪調整中存活下來的酒企,其市場占有率也會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少喝酒、喝好酒”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對于白酒產品而言,高端化的關鍵在于靜下心來,用心釀造高品質的好酒。只有這樣,白酒企業才能在高端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持續提升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