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案件評查匯報正在山東省淄博周村區法院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與以往傳統的書面評查模式不同,此次評查“復盤式”深度體檢,以“抽絲剝繭”的態度深入挖掘案件被發改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起因違約責任及團購費認定問題被發改的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我們對發改根本原因的假設是法官先入為主的主觀印象與認知局限對事實認定產生影響。”法官助理們通過構建全流程時間線、半結構化訪談等工具的運用深度還原案件審理全過程,真實呈現每一處細節,對發改案件原因進行大膽假設、驗證,深入剖析案件審理中非理性因素對法官的影響。同時,以案件反映出的法官缺乏對市場交易慣例的了解為切入點,法官助理們深入思考、積極探索,“我們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商品房銷售模式、營銷手段,希望從不一樣的視角為糾紛化解提供思路。”通過深挖發改原因與衍生思考,法官、法官助理在思想的碰撞中實現對問題根源的精準定位和能力提升的明確指導。
本次匯報采用“依次匯報+提問點評+現場打分”的形式,九個案件評查團隊依次上臺,圍繞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等類型案件進行了評查成果展示。各團隊通過情景再現、實地走訪、AI模擬、視頻記錄、現場互動等豐富方式,運用“失敗學”的理念,全面深入剖析了評查案件發改的核心原因及分析論證過程,分享了評查過程中的體會與感悟,并對下一步如何避免發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院領導作為此次活動的評委,結合實際工作對每組的展示進行了點評與提問,現場其他干警也對匯報小組的展示內容進行了提問和感悟分享。展示結束后,現場干警結合匯報效果與問答情況進行了綜合打分,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并頒發榮譽證書。
淄博周村區法院外聘專家、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蔣海濤現場為干警進行點評與指導。蔣海濤博士以時間脈絡為軸,對本次案件評查活動進行回顧與總結,他表示,此次活動主要目的在于“從案件中來,到案件中去”,從發改案件中發現、挖掘價值點,學習、運用指導審執工作實踐,希望大家及時深入思考、總結在活動過程中的經驗與啟示,實現靈活運用。
院黨組書記、院長丁文在匯報會上表示,案件質量評查是對于提升案件質量的一次突破性研究,要總結此次匯報的收獲,并在工作實踐中運用,達成以能力提升帶動案件質量提升的實效;要形成攻堅克難精神,對于工作中遇到的痛點、難題,要不斷深入鉆研,勇于突破,進一步提升認知水平和工作潛力,增強審判能力,努力減少案件瑕疵。
此次案件評查,以法官助理為評查主體,從證據采信邏輯、自由裁量尺度等細微處入手,還原案件審理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實現了“紙面審查”向“實質提升”的邁進,是圍繞解決“三大矛盾”和聚焦“兩個中心”工作的有力舉措,切實提升干警對疑難復雜案件的識別和處理綜合能力,實現干警業務能力、審執案件質量的“雙提升”。(淄博市周村區法院 通訊員 王涵琳 王瑛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