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村里有個70多歲的王大爺,別看他腿有點殘疾,他以前可是個捕蛇高手!
捕了一輩子蛇,手上的老繭比樹皮還糙。現在老人身體依然很硬硬朗,沒事的時候他總愛坐在大槐樹下,跟我們講蛇的那些事兒。
那天有人問他:“大爺,蛇這東西神出鬼沒,有沒有啥人家是它們不敢去的?”
王大爺咕咚咕咚抽了口水煙,吐出煙圈說:“咋沒有?蛇精著呢,有些人家它打心眼兒里犯怵,這輩子都不會踏進去。”后來王大爺還給我們詳細解釋了蛇最怕去的這3類人家!
聽著像老話,細琢磨全是生活智慧。
(1)常殺生、愛吃蛇的人家,蛇繞著走!
“先說頭一類,那些常年殺生,尤其是愛吃蛇肉的人家,院里基本見不著蛇。”
王大爺這話一出,有人就笑:“這不是怕報復嗎?”
他擺擺手:“不是迷信。蛇鼻子靈得很,能聞出特別的氣味。常年處理活物的人家,院里、墻角總帶著股血腥氣,蛇對這味兒敏感,覺得危險;更別說那些殺過蛇、燉過蛇湯的,蛇能聞到同類死亡的‘信號’,就像咱們聞到硝煙味會躲,它們也懂趨利避害。”
村里以前有戶人家開屠宰場,院里別說蛇,連老鼠都少;還有愛捕蛇吃的,據說蛇從他家墻根過都得加快速度。
王大爺說:“這不是蛇記仇,是它們的生存本能——危險的地方,躲遠點總沒錯。”
當我們問王大爺家里有蛇進入過沒有?王大爺神秘的說:你們猜猜看!
(2)養鵝養狗的人家,蛇進不來!
“再就是養鵝、養狗的人家,蛇最怕這倆‘門神’。” 王大爺年輕時在山里見過,大鵝追著蛇啄,蛇嚇得直往石縫里鉆。
為啥是鵝?他解釋:“鵝這東西看著溫順,其實兇得很,領地意識強。蛇一進院,鵝老遠就伸長脖子‘嘎嘎’叫,撲騰著翅膀沖過去,它那硬嘴啄一下,能把蛇鱗啄掉一塊。
更關鍵是,鵝糞里有種特殊的酶,蛇沾一點皮膚就會發炎,所以蛇聞到鵝糞味就繞道。”
至于狗,就更不用說了。農村的土狗警惕性高,夜里稍有動靜就狂吠,蛇剛爬過籬笆,狗就能發現,上去又撲又咬。
王大爺說他見過好幾次,狗把蛇逼到墻角,蛇縮成一團不敢動,最后被主人用竹竿挑走。“有這倆‘保鏢’,蛇哪敢來串門?”
這一點我也是認可的,我家好幾次有蛇進來,然后被狗給逼退出去了!尤其是養貓以后,我看到貓咬死幾條蛇!
(3)家里干凈整潔的人家,蛇沒興趣
“最后一類,是那些愛干凈的人家。”
王大爺說這話時,眼神瞟向村東頭的李嬸家——她家院里連柴火都碼得整整齊齊,窗臺上的花盆擦得锃亮。
村里很多人家都讓他幫忙抓過蛇,唯獨李嬸家里卻沒有!
“蛇進家圖啥?要么找吃的,要么找藏身的地方。”
他說,亂堆的柴火垛、墻角的雜草堆、院子里的破缸爛盆,都是蛇的“安樂窩”,里面藏著老鼠、青蛙,正好當口糧。
可干凈人家不一樣:院子掃得光溜,柴火離地三尺,墻角沒有雜草,連排水溝都沖得干干凈凈。
“蛇進來一看,啥吃的沒有,連個能鉆的縫都找不到,待著沒意思,自然就走了。”
王大爺笑著說,“有些人家抱怨總進蛇,先看看院里是不是堆了半米高的垃圾——那不是招蛇嗎?”
聽王大爺說完,才明白這些說法根本不是迷信。蛇怕的不是“人家”,是危險的氣味、厲害的守護者,還有“無利可圖”的環境。
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說到底是教我們順應自然規律:要么讓蛇覺得危險,要么讓它沒理由留下。
夏天蛇多,與其怕蛇,不如學學這3類人家——要么管好自己的行為,要么養只鵝或狗當幫手,最實在的還是把家里收拾干凈。畢竟,蛇再狡猾,也抵不過人類的生活智慧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