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22日自然之友玲瓏計劃第6期招募發布伊始,我們共收到了247位候選人的報名表,項目組也馬不停蹄地與其中大部分伙伴進行了線上交流,我們驚喜于候選人們豐富有創意的計劃、參與氣候議題的決心和使命感,也讓我們更加確認,公眾參與氣候變化議題的價值和智慧所在。
玲瓏計劃第6期仍在招募中,倒計時3天,歡迎掃碼報名!
掃碼報名玲瓏計劃第6期
面試環節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預計7月下旬郵件告知所有報名者最終入選結果,請耐心等待。如有疑問,歡迎咨詢玲瓏小助手:微信號linglongjihua
在報名之前,或許你想了解更多:
截至6月30日,共有196位候選人投遞了報名表。196位候選人,來自天南海北,跨越了31個省市,天南海北共赴氣候變化行動;也有15位處在異國他鄉的同胞報名。候選人中,女性占比達到76%。
這些候選人來自各行各業:景觀設計師、戲劇藝術總監、服裝可持續課程教師、律師、二維動畫師、醫務社工、氣候金融轉型主任、污水調試工程師、直播運營、藝術療愈師、NGO……
其中,有28%的候選人表示本人或親友經歷過極端天氣事件,并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經歷。
候選人們極具創意和公益精神,在各個議題方向上提出創想:
尤其令我們感激的是,候選人中有39位愿意成為自然之友月捐人,支持自然之友在應對環境問題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我們期待與更多對氣候議題感興趣、迫不及待想要開展氣候行動的伙伴結識、交流。倒計時3天,玲瓏計劃第6期等你來報名!
LINGLONGJIHUA
解鎖更多氣候行動的可能性
玲瓏六期,招募倒計時
報名玲瓏計劃6期
面試環節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面試結果將于7月底郵件告知所有報名者,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添加玲瓏計劃小助手微信咨詢(微信號:linglongjihua)
“我們的花園、街道和一方天空都是我們感知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因跟它們的聯系而擴大了認知。如果在自己樸素的后院里就能助力保護和珍惜自然界,那么我們就能讓這個星球變成一個很棒的地方,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蒙提·唐《我的世界是一座花園》
1
聚焦公民氣候行動者在行動計劃設計階段和開展初期的核心需求與挑戰
過去的一年里,或許你和她們經歷過同樣的極端天氣事件:
(注:下圖按冬-春-夏-秋排序)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親歷者故事
*感謝【氣候變化與健康創變營】以及伙伴“騎竹子自行車逐夢的SKY”提供的故事和照片
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頻頻發生,越來越多的個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當你感到焦慮、無力,抑或是想要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時,你是否感到:
如果你是這樣的伙伴,請看過來!
2
玲瓏計劃第六期將設計5大模塊,有思路、有方法、有陪伴地支持你回應氣候變化領域的真問題:
模塊1:【必修】
扎實的項目能力提升工作坊
? 公共敘事工作坊
? 氣候傳播工作坊
? 項目策劃與設計工作坊
? 風險社會+社會調查工作坊
“從項目行動角度來看:伯駒老師的《項目策劃與設計》工作坊一語點破關鍵,很厲害。公共敘事和田野調查方法的課程,給我非常直接的啟發與幫助。氣候傳播工作坊引導我看到了各種可能……”
——玲瓏5期伙伴反饋
模塊2:【必修】
專業導師1V1項目輔導
公益大咖和氣候專家重磅加持,助力項目成功。
(以下為本期部分導師名單,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動瀏覽
陳鎣婕
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氣候與能源項目主管,長期跟進全球氣候治理,連續多年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撰寫深度分析文章。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氣候適應、能源公正轉型和綠色金融等。
胡瑋
氣候變化與鄉村振興領域項目資助工作者,主要負責項目管理、評估和傳播等工作,與行業研究學者、公益伙伴和媒體等相關方合作共同探索適應氣候變化更好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晉軍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環境社會學等。
寇家歡
上海森與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多家公益機構長期顧問,專注領域:伙伴社群構建、團隊發展支、個人內在可持續探索。
樂園+何弦
播客”不成氣候“主播,一檔主要關注氣候變化、空氣污染等大氣科學議題與時事熱點、社會生活的相交點的播客。
劉閏輝
城市規劃從業者,美國注冊規劃師。專注于推廣和倡導可持續交通與城市發展。曾擔任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美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和瑞士橡樹基金會項目官員。
盧輝
廣東省肇慶市公立醫院副主任醫師,玲瓏計劃三期伙伴,目前在肇慶地區開展鄉鎮地區“老年人群體和殘障人士氣候適應提升”項目。
王彬彬
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氣候未來全球創新實驗室發起人。
吳驍
諾路環保創始人,自然之友零廢棄項目顧問,北京百特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理事,關注領域:大型活動及場域的零廢棄及減碳方案、青少年環保教育。
張伯駒
銀杏基金會 秘書長,自然之友 理事,關注領域:政策倡導、議題網絡或行動網絡的建立與運營。
張達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長聘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能源轉型與氣候政策分析。
張薇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體驗中心項目主管;玲瓏計劃二期伙伴,正在實踐把氣候教育融入“教育戲劇”的公益項目。
模塊3:【選修】
豐富的氣候變化基礎知識
課程體系+案例分享
按需選修,幫你打通氣候知識的“任督六脈”。
“通過課程學習,我能夠獲得全面而系統的氣候行動相關知識,包括氣候變化的現狀、原因、影響以及應對策略等。這為我在開展自己的氣候行動項目時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使之能夠從更宏觀、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和規劃項目,避免了行動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玲瓏4期伙伴反饋
“課程中豐富的實踐案例分析和經驗分享,為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我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成功氣候行動項目是如何策劃、實施和管理的,學習到其中的創新思路、有效方法和最佳實踐,從而啟發自己在項目中的創新和實踐,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和影響力。”
——玲瓏4期伙伴反饋
模塊4:【選修】
不定期好玩有趣的社群活動
獲得一個溫暖的社群,與多元背景的伙伴進行跨期互動,激發你的氣候行動靈感。
模塊5:
順利畢業、獲得支持的伙伴
開展項目實踐
5000-50000元小額資金+自然之友平臺資源鏈接+實踐期一月一會【社群互助】,實現你的氣候行動創意。
“大家對于氣候變化覺得有點遙遠,我把它變成一個大家能夠共創的,是可以唾手可得的可以做的事情。我聚焦在媽媽群體以及她背后的家庭社群來去開展項目,把食物浪費和氣候變化的數據整合成一種好玩的方式,讓社群去有所了解……”
——玲瓏4期伙伴反饋
“我真的是因為漣漪項目而開始關注極端天氣的,魔都的結界擋住了災難也擋住了對風險和氣候變化的認知。當我聽到普通的身邊的人現場講述故事的時候,聽到他們的語氣,故事的細節,并且把他們轉化成戲劇呈現在舞臺上,我才意識到,啊,原來天氣會如此劇烈地影響人的生活……之前我從來不關注氣候類新聞,但這次摩羯登陸海南的時候我就一直關注著,看到了很多令人心碎的視頻,同時get了很多防范方法,這次在上海來臺風之前,我就第一時間自己囤了水和吃的,做好了停水停電幾天無法下樓的最壞準備……這個項目真的很有意義,至少讓我爸媽不會第二次因為臺風餓肚子。”
——玲瓏2期伙伴項目受眾反饋
3
我們希望找到這樣的你
不論你是高溫熱浪下堅守崗位的交通警察、外賣員、快遞員,還是在暴雨冰雹中趕“早八”的打工人,無論你是牧區的牧民、農田里的農人、大學的教師,還是醫生、律師、全職媽媽、各領域的專業人士,我們都期待找到你!
現在,玲瓏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向這樣的你發出邀請:
1、「有動力」你曾經經歷過或正在經歷氣候變化導致的影響/未來職業發展與氣候變化有關聯,希望推動問題的解決;
2、「有想法」你已經在氣候變化議題中開展行動(并處于初創期);或你已經有了初步的行動計劃。且在未來一年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實踐;
3、「有認知」和我們一樣,知道人類活動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相信普通公民的參與對氣候減緩和氣候適應非常重要;
4、「有策略」善于利用自身社會影響力、或已有的公眾動員渠道及能力發起公民氣候行動;
5、「有公共精神」具有公共、開放的公益精神的個體行動者。
*注:玲瓏計劃只面向個人申請者,不限年齡與身份(企事業單位、NGO從業者、自由職業者或者學生等皆可)
4
費用說明
? 自然之友為通過面試的伙伴提供全額獎學金。除特殊需求外,無需支付額外費用。
? 所有報名玲瓏6期的伙伴,均可獲得玲瓏5期氣候變化知識課程學習資源。
5
玲瓏計劃6期項目日歷
點擊可查看大圖
*注: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將會調整具體安排
視頻制作:企鵝
《我們是這樣一群人》
我們共同相信氣候問題迫在眉睫
需要立即展開行動
我們反對山林不再蒼綠,海洋不再奔流
我們選擇把對周圍世界的關切變成行動
我們信任彼此之間
對彼此和自然的在乎
我們選擇連接在一起
將個人的行動化為更強大的集體力量
我們是這樣一群人
(摘自玲瓏5期“公共敘事工作坊“伙伴共創《火的敘事詩》)
我們邀請你和我們走在一起
關心附近,即刻行動
成為這樣一群人
邀請你來做災變職業測試
當我們的地球升溫3℃,你的工作會變成什么樣?快掃碼測試,get你的新職業!
(歡迎你把自己的新職業在評論區曬出來~)
看見ta們真實的氣候行動
來看看這些玲瓏伙伴在做的事和對氣候的思考,你會找到自己與他們的共鳴,從而點燃氣候行動的信心和勇氣:我也可以!
1
中國環境報
為了老年群體應對高溫,她準備從社區入手
玲瓏伙伴 | 陳暢
“老年人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應對高溫應該采取什么策略?經過近一年的項目實施和方案設計,玲瓏伙伴陳暢最終提出的應對策略,也與常規的提升老齡人口自我防護意識和素養、加大科普宣教力度等建議有所不同。”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陳暢的氣候行動
用“教育戲劇”提升孩子們直面氣候議題的勇氣
玲瓏伙伴 | 張薇
“玲瓏伙伴張薇將教育戲劇與氣候變化議題深度融合,把山林螢火、草原生靈等主題的教育戲劇帶進社區和學校,讓孩子們在戲劇的虛構情境中體驗真實困境,探索應對之道,加深對周遭世界的認知,從而建立面對氣候議題的勇氣。”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張薇的氣候行動
2
果殼自然
什么行業排放了最多的溫室氣體?答案你想不到
玲瓏伙伴 | 劉鍇
“什么行業排放了最多的溫室氣體?答案可能讓很多人出乎意料:建筑行業。建筑業的碳排放都從哪兒來?在屋頂多種樹,能降低建筑的碳排放嗎?”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劉鍇的氣候行動
他腿上十幾公分的疤,可能是被輪椅燙的
玲瓏伙伴 | 張溫
“清明節剛過幾天,西安的溫度就飆升到三十幾度。祥哥聚會完回到家才發現,自己的腿被燙出一道十幾公分的傷口。十年前因一場意外導致神經受損、沒有痛覺,這讓他感覺不到燙傷的發生。
這幾年與殘障群體的接觸讓玲瓏伙伴張溫意識到,氣候變化給殘障人士帶來了更多的障礙和風險,但他們卻常常被遺忘了。”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張溫的氣候行動
3
不成氣候
熱浪頻發,如何為戶外工作者撐一把“涼傘”
玲瓏伙伴 | 于坤、王雪晴、邵雪娟
“高溫熱浪對人群的影響也存在著顯著的不平等。環衛、建筑、交通運輸等部門的戶外工作者首當其沖,其身心健康、生產力甚至收入生計都可能因極端高溫受到損害。
如何更準確地理解和感知高溫天氣中戶外工作者的處境和風險,繼而在上至法規政策、下至個體行動等方面更好地保障他們的權益?”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于坤、王雪晴、邵雪娟的氣候行動
氣候持續異常,我還有菌子吃嗎?
玲瓏伙伴 | 李睿俊、潘雪玉
“云南的雨季來了,菌子季也如約而至。拜訪云南的餐桌、集市和森林,也走近真菌這種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生命形式。我們也會了解到,古老的菌子和傳統的采集文化,正在如何受到來自商業活動和氣候變化的威脅。”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李睿俊、潘雪玉的氣候行動
掃碼關注“不成氣候No Such Climate”播客
4
地球的周末
氣候領域的“獎學金”,想幫你開始行動起來
玲瓏伙伴 | 方容、劉斯銘、車車、吳琪
“‘可持續’不應該是一個專有詞匯,而是應當成為一個觀看世界的鏡片——我們生活中每個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有更綠色、更環保的解法。
食物、咖啡、滑雪與時尚。相信四位玲瓏伙伴這些再日常不過的事情,對你來說,也可以成為一種打開新視角的“信息差”——讓你看到,那些原本習以為常之物,依然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迭代”空間。”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方容、劉斯銘、車車、吳琪的氣候行動
5
開放編集室
(“地球的周末”播客欄目)
真的有人在意衣服的來處和去向嗎?
其實答案已經在你衣柜里了
玲瓏伙伴 | 吳琪
“時尚,來自我們內心對美的向往。看到產業的問題,并不意味著要否定它,而是要用創新和創意去解決問題,用魔法打敗魔法。玲瓏伙伴吳琪在這一期節目為我們呈現這樣的圖景:‘美’ 誠然帶來了問題,但‘美’也正在通過自身找到解法。”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吳琪的氣候行動
6
Origin進化論
日常最愛的飲料,你是茶派,還是咖啡派呢?
玲瓏伙伴 | 方容
“隨著這兩大飲料的消費發展,越來越多與它們相關的自然,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被發現,且受到重視。于是,你可能心里會有一個疑問:如果從可持續的角度出發,到底是喝茶還是喝咖啡好呢?”
掃碼了解玲瓏伙伴方容的氣候行動
7
添藍
用「郵差慢遞」方式回應氣候危機、獲得資助,有創意的你也可以
玲瓏伙伴 | 張志超
“外賣、快遞……現今人們的生活無不被‘快’包裹。開放式騎行讓人更易感知環境變化(季節更替、街角對話),產生自發停駐的沖動,這種‘慢觀察’帶來精神放松,也幫助人們更好去跟外界產生互動和連接。
在玲瓏伙伴張志超的期待與行動中,「郵差慢遞」應運而生,通過連接騎行愛好者(郵差)成為連接“綠色個人”(有閑置袋子)和“綠色商家”(需要袋子)的紐帶,讓更多二手紙袋得以循環使用。”
觀看視頻了解玲瓏張志超的氣候行動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用「郵差慢遞」方式回應氣候危機、獲得資助,有創意的你也可以
玲瓏計劃6期正在招募中
(7月13日截止報名)
歡迎掃碼報名
期待你也加入玲瓏大家庭
致 謝
? 了解更多往期伙伴故事,尋找氣候行動靈感,可點擊自然之友公眾號主頁#玲瓏計劃目錄查看
報名玲瓏計劃6期
面試環節仍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面試結果將于7月底郵件告知所有報名者,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添加玲瓏計劃小助手微信咨詢(微信號:linglongjihu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